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中國傳統服飾# #歷史雲講堂#


在中國古代服裝史中,有一種上下通裁,在下襬處設有一道橫襴的長衣,謂之“襴衫”。“襴”字的最早記述在北宋官修的《集韻》:“衣與裳連曰襴。”指的是古時衣與裳相連時下襬處的下裳橫幅。對於襴衫的起源,傳世文獻中有幾種說法,其中包括北周宇文護說、唐代馬周說(或唐代長孫無忌說)以及胡服說。北周宇文護說多見於唐五代;《舊唐書·輿服志》就有記載:“晉公宇文護始命袍加下襴。”而五代之後,世人多傾向於馬周說,《中華古今注》載: “至貞觀年中,左右尋常供奉賜袍。丞相長孫無忌上議,請於袍上加襴,取象於緣,詔從之。”關於胡服說,《學齋佔畢》中提到 :“後魏胡服,便於鞍馬,遂施裙於衣,為橫幅而綴於下,謂之襴。今之公裳是也。”根據學界分析,北周宇文護說更為可靠,故襴衫在北朝開始出現,而在唐代得以發展,並且更加規範化。

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圖一 【唐·步輦圖卷】局部

唐五代時,襴衫初為士人所服,後為官員常服。《新唐書·車服志》記載:“中書令馬週上議:‘《禮》無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請加襴、袖、褾、襈為士人上服’”。其吸收了北朝服制,將領型由交領改為圓領,將袖式由大袖改為窄袖。《新唐書·車服志》記載:“(太宗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為上服,貴女功之始也。一命以黃,再命以黑,三命為纁,四命以綠,五命以紫。”唐時的襴衫之襴在顏色上多與袍衫主體用色相同,如圖一為18年11月23日微博介紹【唐·步輦圖卷】,畫面左側通譯者頭戴幞頭,身穿小袖圓領襴衫。

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圖二 【五代·文苑圖】局部

圖二為19年9月7日微博介紹【五代·文苑圖】 畫面左側盤肘於松樹之上的文人身穿小袖圓領袍衫,下施橫襴,橫襴與袍衫同色。

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圖三 【宋 · 五百羅漢圖·應身觀音】局部

宋朝時,襴衫繼承前朝樣式,發展迅速,男子常服以襴衫為尚。由於受到重文輕武的影響,士大夫服飾逐漸迴歸傳統的褒衣博帶,寬袍大袖風格。襴衫也受其影響,袖式日漸寬大。《宋史·輿服志》記載:“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國子生、州縣生服之。”

圖三、圖四為19年9月2日微博介紹【宋·五百羅漢圖·應身觀音】,畫中兩位畫家頭戴烏角巾,身穿大袖襴衫。

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圖四 【宋 · 五百羅漢圖·應身觀音】局部

明代時,圓領襴衫使用更為廣泛。戴儒巾、著襴衫是明代生員的主要服飾搭配。生員是指在明朝和清朝時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入府、州、縣的學者,通名生員,俗稱秀才,亦稱諸生。明代出現無膝襴的襴衫,多以藍色布料製作,故也稱作“藍衫”。清朝張廷玉《明史》記載:“用玉色絹為之,寬袖,皂緣,帛絛,軟巾、垂帶,命曰襴衫。”並且記載了其服飾規定“自領至裳,去地一寸,袖長過手,復回不及肘三寸。”明代的襴衫衣身兩側開衩,並接有雙側擺,其領部、袖緣、衣襟側邊、底部、雙擺等處均鑲有深青或黑色的緣邊,橫襴演變為在下襬施很寬的緣邊。

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圖五 【明 · 夫婦容像】局部

圖五為19年7月29日微博介紹【明·夫婦容像】,畫像中的男子頭戴儒巾,身著襴衫,腳蹬皂皮靴。

中國傳統服飾——襴衫

圖六 明代 王圻《三才圖會》 明代襴衫。

圖六為明代王圻《三才圖會》所繪明代襴衫。

襴衫依古代深衣制度加以改動而成,將深衣腰間縫合線下移,改至袍衫的下襬位置,在近膝處加襴,依古代上衣下裳之舊制,使其符以禮制,體現了古人對於天地的尊敬以及秩序的構建。

#襴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