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作為有著半個江西人血統的記者,生下來爸爸媽媽就給自己起的名字加上了個江西省的簡稱“贛”字,自己也曾上網查了一下,記者的名字居然還沒發現有重名的,但是其中帶“贛”的卻還不少,而且記者的一個友人,新聞界前輩原《人民日報》的高級記者姚贛南先生也有此字,曾經問過姚老名字的來歷,原來也是與江西有關。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雨中飛抵贛州(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贛州街景(攝影:馮贛勇)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唯一遺憾的是,一直以來雖然江西去過不少地方,而唯獨有著與我名字相連的“贛州”卻一直沒去過。機會總是不負有準備的人,終於2019年5月27日傍晚時分,記者應邀參加“綠色中國行走進美麗贛州南康”的活動,在一個細雨濛濛中飛抵贛州黃金機場。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贛州留影(攝影:耿國彪)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在5月27日至29日三天中記者除了參加了綠色中國行的一系列活動,先後到贛州國際陸港、博世家居、國家傢俱質檢中心等採風外,還在閒暇之餘瞻仰了贛州著名的名勝古蹟八境臺,為此,八境臺的一系列古樸遺風景觀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八境公園(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5月29日下午,記者一行驅車來到坐落於贛州市北八境公園內,建於北宋嘉氈年間(1056-1063)的八境臺,這裡因郡守孔宗瀚築臺後繪製《虔州八境圖》,並以圖求詩於蘇軾而得名。歷代文人在這裡的題詠甚多。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八境臺(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進入八境公園,順著園中幽靜的觀光步道順道而行,園內綠樹蒼茫,碧水微蕩,樓亭對峙,清新幽靜,景色如畫。只見掩映在綠樹花草之間的紅色閣樓時隱時現,衝著這個方向大約十幾分鐘的路程,即可抵達八境臺腳下。抬頭仰望一座巍峨聳立的樓臺近在眼前。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八境臺留影(攝影:耿國彪)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古城牆簡介(攝影:馮贛勇)

登上掛滿綠色青苔建於宋代的古城牆,只見八境臺依城牆建造,共三層,臺高28.5米,總面積574平方米,朱樓碧瓦、雄麗壯觀。八境臺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因為登上此臺,贛州八景一覽無餘,所以取名為“八境臺”。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俯瞰臺下(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宋代古城有藏兵洞十餘孔,頗似南京明代建築的中華門。如今,八境臺內還設有贛州博物館,展出的歷史文物頗為豐富,臺下闢為八境公園。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綠瓦飛簷(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隨行的宣傳部同志介紹道,宋代的贛州八景是:石樓、章貢臺、白鵲樓、皂蓋樓、鬱孤臺、馬祖巖、塵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於景觀發生變化,在八境臺上所見的八景是:三臺鼎峙、二水環流、玉巖夜月、寶蓋朝雲、儲潭曉鏡、天竺晴嵐、馬崖禪影、雁塔文峰。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浩瀚江水(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從古城牆登上臺近看是綠瓦飛簷,亭臺樓閣,俯瞰遠眺贛州八景,只見高臺下的章、貢二水匯入贛江,向北奔流,古榕成蔭,氣勢磅礴。但見碧波白帆、綠樹紅樓,江風迎面撲來,無不令人心曠神怡。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八境颱風光(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史載,贛州八境臺建成時,主持建造此臺的地方官孔宗瀚曾將登臺所見繪成《虔州八境圖》,請蘇東坡按圖題詩。蘇東坡“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燦然而笑,然而嘆矣。乃作詩八首,題之於圖上”。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八境颱風光(攝影:馮贛勇)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蘇東坡遂作《虔州八境圖八首並序》、《八境圖後序》前一首詩中,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組旅遊勝境,為後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滬城八景、香港八景、臺灣八景等,不失為中國旅遊文化的一個里程碑。紹聖元年(1094),蘇東坡貶官嶺南路經贛州時,曾親臨八境臺,在遊遍贛州的旖旎風光之後,深感原詩“未能道其萬一”,遂補作後序一篇。此後歷代文人,如文天祥、王士禎、戴衢亨、郭沫若等都在八境臺題過詩,可謂千古流傳。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臺上留影(攝影:賈建新)

江西旅遊:贛州名勝古蹟八境臺一覽(圖)

贛州西津門(攝影:馮贛勇)

記者一行結束了八境臺的觀光,驅車順道而行不遠就是贛州古城五大城門之一的西津門,城門濱臨章江,城門外是渡江津口,故名西津門。這裡建有甕城,城門有兩重。古城牆在西津門至東河大橋一段,沿江蜿蜒,是江西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城牆。城牆長3664米,牆高5至7米,雄偉壯觀,氣勢非凡,給古老的贛州增添了幾分英姿。它是北宋嘉佑年間為防洪水用磚石修的,現為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牆之一。(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