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計師合併報表,股權支付都是怎麼背學下來的?

李成蹊


明確一點,抵消分錄是在審計底稿上所做的,可以看作是模擬入賬,不改變母公司與子公司的賬面記錄,所以用的都是報表項目,不是會計科目,所以你說的應該貸固定資產(報表上沒有累計折舊項目)。

合併日的會計報表抵消分錄:

1.把被合併企業的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

借:存貨

固定資產

無形資產

貸:應收賬款

資本公積

2.根據第1步調整的公允價值,計算影響的遞延所得稅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調減的公允價值*所得稅稅率)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調增的公允價值*所得稅稅率)

所得稅費用(或借方)

3.比較長投的賬面價值與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淨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大於是商譽不調整,小於“營業外收入”科目。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營業外收入

4.抵消母公司的長投與子公司的淨資產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看一下記憶方法,因為只要是合併報表,就必須把成本法轉換成權益法,什麼是權益法?就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隨著子公司淨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而變動,。所以第1步就先把子公司的淨資產從賬面價值調整為公允價值,說人話就是,先把子公司變成在母公司眼中的價值(公允價值)。然後第2步,既然第1步調整了淨資產的價值,也就是子公司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改變了,所以與計稅基礎的差額,就要考慮遞延所得稅的影響,假設調增了固定資產的價值,就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如果不考慮所得稅,忽略這一步。第3步,通過第1步與第2步,就把子公司變成了在母公司眼中的價值,所以這一步就按照權益法的核算原理,比較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與母公司享有子公司調整後淨資產的份額。最後第4步,抵消工作底稿中重複的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的淨資產。


會計考試草稿


合併報表和股權支付是會計考試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是會計專業學習這兩個知識點的時候也是很吃力,花了很多時間才完全弄懂。


我先回答樓主的幾個小疑問,再將自己的備考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僅供參考。

一、內部交易中固定資產折舊抵消,書本上借累計折舊,貸管理費用,而輕一借固定資產,貸管理費用。

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的抵備科目,報表上的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所以借固定資產或者累計折舊(借方減少)對報表結果來說是一樣的。

網上各種答案都會有,然後核對及對比答案很浪費時間,而且沒有意義,有疑問多看看教材,對於有疑問的知識點,讀兩遍教材原文可能就理解了。官方CPA教材是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編輯多年的心血,經過這麼多年反覆的修改,對於非最新更新的準則講解出錯的概率還是很低的,以教材為準基本沒有問題。

二、股份支付,期權涉及股利分配,光答案就好幾頁,勉勉強強看懂了,記下來了。過一個月又忘了,記憶曲線啥的涉及內容量不大玩的轉,會計三十章,這忘了看看了忘工作量就大了。

一個知識點為什麼會成為重要的考點,靠的就是內容多情況複雜及實際運用廣泛,對於這一類知識點就需要歸納總結,提取核心知識點及考點。會計考試無非就是計算寫分錄,而股份支付,期權涉及股利分配、合併報表等無非經濟業務活動多變會計分錄很多,但是都是歸納總結完其實就只有幾種情況而已,你把各種類型會計分錄歸納總結理解了,遇到題目把條件一一對應,會計分錄自然就出來了。對教材原文很多內容,不是所有的都是考點,需要通過老師課程講解及做題對重要考點進行把握,多次翻看教材及筆記,然後通過做題驗證自己對考點的理解,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

三、經常一道題看幾個小時,看的腦袋發熱,勉強看懂,但答案太長,大概意思明白了,再做題無法原樣複述,如果只是保留原理,條件增增減減,根本做不出來。

看題目花很長的時間且做不出來,根本原因是你不知道題目是在考你什麼哪一方面的知識,你沒有理解題目給出的條件是什麼意思。會計考試特點之一題幹很長、條件很多,在做題的時候你可以先看題目的問題是什麼,需要你進行怎樣的會計處理,你知道題目要考什麼,再去題幹找對應的條件進行計算和會計處理。


下面我分享自己在備考CPA考試的學習方法和應試技巧,僅供參考。

一、選擇官方教材和規模大的、資質老、正規的輔導機構。對於一個新的知識點,先看教材對知識點的講解闡述可以用鉛筆劃一劃你認為的重點或不理解的地方,看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先要知道自己接下來學習的內容和方向。

在看完教材之後可以看老師講解的教學視頻,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網課,這樣才不會出現教材和老師講解解答方法不一致。在聽完網課之後可能還會存在疑惑的知識點,這個時候可以加速再聽一次。


二、將輔導書和教材考點一一對應。看完教材聽完老師講解對知識點基本知識框架有了一定的瞭解,這時候你就需要去做題目去驗證你對哪些知識點不清楚或理解錯誤。優質的題目很少,做完題目對答案是很重要的,題目全做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自己錯在哪都不知道,所以做完題目要對每個題目中每一個選項和教材書上的知識點對應起來,你要知道這個題目考的是教材那一個知識點,教材上那些表述才是考點。如果碰到教材沒有的觀點,可以寫在教材空白的地方,在翻看教材時你可以看到之前錯題的考點。

輔導書一定要正規的輔導機構,最好和網課為同一個輔導機構,這樣可以保證自己在教材做的筆記和考點標註方向沒有錯,也可以保證題目的出錯率。

當題目答案和教材不一致或者有爭議的時候,一般正規的網課老師會單獨說明,做題建議以教材為主,前提是你對教材的理解是正確的。如果真的教材錯了,在考試時注協一般會採取不考或者正確答案、教材答案都給分的措施。

大家對這塊不用太擔心,一般很少出現官方教材出錯,官方教材才是重點。


三、歸納總結對比,多次翻看教材及筆記,加深印象。做完題目對完答案要對考點進行歸納總結,比如股份支付會計處理會因為條件不同對應的會計分錄也是有所不同的,可以對股份支付不同條件下的會計分錄進行歸納對比,再次碰到股權支付的題目看到條件時,腦海中會自動對應出會計處理。


四、對於長期股權投資、合併報表等理解難度高且極為重要的考點,可以多次翻看網課老師的視頻講解和教材,正規的網課的老師一般都會是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導師等,每一次看課程講解都會對知識點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知識點的背後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總結:一、重視官方教材;二、選擇規模大的、資質老、正規輔導機構的網課和輔導書,可以百度查詢網絡課程講解老師和輔導書作者的資質;三、對於重點且難度高的知識點,一定要耐心看教材、聽老師講解、做題,題目做不下去就聽網課,聽網課一定要心平氣和不要急躁,對於這類考點多花點時間不要緊,畢竟每年都會考且分數很高;四、對於每一個題目的每一個選項都要知道正確的表述方式,學完每一章做歸納總結;五、多看多看多看官方教材。


祝大家逢考必過,工作順利。

(大家在備考期間對時間和考試科目安排有困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自己備考的時間和考試科目安排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學思財稅


不知道題主本專業是什麼專業。我認為,只要有專科以上學歷,學習註冊會計師就不是問題!按照你的表述,我判斷你應該只是看輕鬆過關,而不聽課?如果題主不聽課,只看書我認為你的方法就不對!註冊會計師對本專業,就難度和深度而言都不怎麼友好,何況是一個非會計專業的人員。

向您說的,在合併報表中,固定資產折舊的抵消這塊你問書本上借管理費用,貸累計折舊。為什麼後邊合併的時候就變成了借管理費用,貸固定資產。由您可以問出這個問題知道您根本沒有理解合併最基本的邏輯關係。合併報表中編制的抵銷分錄抵銷的都是報表上的項目,而不是真正的會計科目!

一切的出發點應該是從集團層面,作為一個整體來看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賬務處理結果,我們應該是從個別報表中賬目記錄出發來編制調整和抵消分錄。

再說您剛剛說的借管理費用,貸固定資產是調整分錄!並非抵消分錄。調整的原因是因為在合併報表中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子公司個別報表中的賬面價值要高!從合併層面,相當於個別報表中提的這就是不夠的,這塊做的分錄是補充提個別賬面和公允價值差額應該提的累計折舊。正常個別報表層面確實是借管理費用,貸的是累計折舊!但是因為累積折舊是會計科目!合併調整和抵銷的都是報表上的項目,所以這個分錄就演化成了借管理費用貸固定資產。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對於知識的遺忘是很正常的現象!希望你不要恐慌,忘記不代表徹底忘記!只要適當回憶和總結就還是能夠記得起來這些考點!重要的是這個知識當時您學習的時候是真正理解了,消化了!

建議您,改變學習方法,不要悶頭研究,而應該是去學習那些大網校出的基礎課程,把基礎打牢了!我們都應該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遠更透,才能在其基礎上創新,改進。

註冊會計師內容最多的科目就是會計,正常基礎課一般網校都在120-130小時左右。請您認真聽一遍基礎班課程,如果還不理解,請再多聽一遍。

另外,學習方法千千萬,適合自己最重要。祝你能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財會人格格仁貴


您好,我也是非專業零基礎的備考的註冊會計師,去年剛剛通過註冊會計師的會計科目考試。首先,您需要選一個比較好的輔導班跟著老師學習,這樣會好很多。其次,會計這個課程的學習順序是有講究,教材是按照準則編寫的不適合由淺到深的學習規律。最後,注會的備考需要重複三遍以上,第一遍跟著老師學習基礎知識,對於個別不會的點不用深究,配合些習題簡單練習下;第二遍,自己看老師的講義進行學習,然後做題,做的過程中您會慢慢有感覺的。第三遍的時候,針對自己沒懂的地方進行突破,專項模塊訓練題目。


稅務顧問談稅法


靈活性學習。


用戶5399701326830


理解為主,背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