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陽曆到公曆的演變

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只要看一下日曆就行了,可是你知道日曆是怎樣產生的嗎?日曆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人類的遠古時代,那時人們只是計算天數,然而他們的一天與我們現在的一天概念是不同的,他們只是將日出至日落的這段時間稱為一天。而晚上則是忽略不計的。與此同時,我們的祖先也注意到了月亮的變化,先是一輪圓月,接著越月亮越變越小,最後幾乎完全失蹤了。不過在這以後,月亮又漸漸長大,就還原成一輪圓月

從太陽曆到公曆的演變


這個過程是一個很好的計時長度。但是要以此為單位制定曆法,仍感時間太短了。很快,人們就發現季節之間的安排是有規律可循的。早在公元前1600多年,古埃及人已經在尼羅河兩岸定居從事農耕,他們根據尼羅河水的漲落適時的進行農業生產。先是尼羅河水氾濫的季節,當河水退出河床,農田裡留下一層肥沃的淤泥,此時就是播種和管理莊稼生長的季節。最後來臨的是收穫季節

於是,古埃及人把這一週期看做是一年。年的概念便產生了一年可以分為三個季節氾濫季。播種季。 收穫季,每個季節的長短大約是四次月圓周期。不過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中,人們無法使年月日協調起來,由於從一次月圓到另一次月圓需要29.5天,天數自然無法與月數吻合。同時天也無法跟年吻合,因為地球繞太陽一週實際上需要365天,五小時48分46秒,此外月何年也矛盾重重

因為月亮每年繞地球12至13次,不是一個整數。為了解決年月日的矛盾,聰明的古埃及人創造了一種叫太陽曆的歷法,埃及人發現尼羅河的泛濫十分有規律,因此,有人把河水每一次氾濫的時間,刻在岸邊的岩石上,然後進行比較,他們發現兩次氾濫時間大約相隔365天。另外,還有人發現,當尼羅河水漲到古埃及首都孟菲斯城附近,是天空中的天狼星和太陽會同時出現的東方的地平線上,於是古埃及人就把這一天定為一年的開始。

一年共有365天,一年又分成12個月,每月30天,剩下五天作為年終節日,是獻給冥王奧西里斯家族出身的。一天還被分成24小時,白天12小時,夜晚12小時,這就是著名的古埃及太陽曆。由於太陽以每年比地球繞地球運行一週要少1/4天,這種差距最初是微不足道的,每四年只相差一天,但是到後來差錯越聚越多,至公元前13世紀已相差了四個月。古埃及人經過長期的觀測終於發覺天狼星和太陽同日生起的週期為365.25到公元前238年,托勒密亞歷山大大帝的部將統治埃及時。 曾頒佈詔書下令每四年增加一天,但這一規定沒有被埃及人接受,他們依然使用自己的傳統曆法。在公元前46年,羅馬獨裁者如樂愷撒決定編織新立法取代已混亂不堪的舊例。這時他的妻子,埃及豔后克里奧佩特拉來到羅馬,帶來了許多埃及科學家和工匠。愷撒請了埃及天文學家索西琴斯接受了他的建議

從太陽曆到公曆的演變


以埃及太陽曆為藍本制定新曆。索西琴斯提出,應該將一年看作365.25天,而不是傳統的365天,根據他的建議愷撒規定,新曆設立平閏年 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安排一閏年,這樣較好地解決了每年短缺的1/4的問題。愷撒的天文學家們經過精心計算,決定向一年分成長度大致相等的12個月,五個31天的大月和七個30天的小月,在古羅馬二月份是處決犯人的月份,不太吉祥

當然是天數越少越好,於是,愷撒下令把原先是30天的二月份中抽調一天加到另一個小月上,這樣一年就有六個大月和六個小月。為了紀念這次改歷。愷撒將自己單身的七月命名為愷撒月愷撒死後他的接班人奧古斯都為顯示自己的權威也模仿愷撒自己的出生月份八月改成大月。 但需要從其他月份中抽出一天他自然就答起二月的主意。 他從已殘缺的二月裡抽出一天增加到八月中這樣一年便有了七個三十一天的大月二月去除了閏年外。只有28天了。這就是羅馬帝國的心曆法。也叫如月曆,比起埃及的太陽曆是個進步,但與太陽年的時間相比,還是有微小的誤差。如月曆一直被沿用了1600年,大約有十天的誤差又被累積起來,原因是一年的長度並不是索西琴斯所說的365.25天,如果人們每四年給二月增加一天,那麼就意味著增加24小時。然而實際上只應該增加23小時15分四秒。這樣每過一年就會產生11分14秒的誤差

看起來不大,然而經過了1600年的積累,誤差就大得驚人了。一五八二年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時採納了意大利天文學家。 雷夫艾斯。的建議宣佈改歷首先撤銷了比太陽年時間遲了十天的立法日期。從原有的日曆中減去十天規定這一年的十月五日改為十月十五日同時把致閏的方法改為以公元紀年為標準如果年份數隨能被四整除同時也能被一百整除此年不算閏年。但年份數能被400整除的例外算閏年,根據這個法則,公元2000年是但2100年和1900年都不算閏年。這樣的規則要3000多年才會比太陽年多一天,這就是現今世界上通用的格列高利曆法,又叫公曆

從太陽曆到公曆的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