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億“巨型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1800億資產的泛海控股,繼去年出售百億資產後,今年又欲拋售10億美元海外資產。頻繁出售資產換取流動性的泛海,近日遭到標普下調評級,但其後又被撤銷是怎麼回事?


01

評級下調後又撤銷


3月13日,標普表示應泛海控股(000046.SZ)要求,撤銷其“CCC”發行人信用評級和該公司未償付高級無抵押債券的“CCC-”發行評級。評級撤銷前,標普將泛海控股評級列入負面影響信用觀察名單。


10天前,標普將泛海控股(000046.SZ)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下調至“CCC”,未償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下調至“CCC-”,並將泛海控股評級列入信用觀察名單,有負面影響。


標普認為,泛海控股短期債務到期壓力相當大,還款風險不斷增加,並且資產處置的延遲使得為即將到期的債務提供足夠資金留下很少的時間緩衝。


《小債看市》注意到,就在評級被下調的第2天,泛海控股的控股股東泛海控股集團旗下的“11泛海02”發生價格異動,較前日收價跌幅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像泛海這樣評級被下調後又撤銷的案例實在少見。


《小債看市》統計,目前泛海控股國內主體和相關債項的信用評級均為AA+。國內存續債券11只,餘額為121.48億元。


其中,14億規模中票“17泛海MTN001”將於今年3月20日面臨回售,近日有消息稱泛海在勸退回售投資者。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17泛海MTN001”基本條款


除此之外,泛海控股還存續境外債5只,其中兩隻合計4.11億美元高級無抵押票據陸續將於今年7、8月份到期;一隻2.8億美元高級無抵押票據將於今年4月30日面臨回售,因此泛海短期面臨的償債壓力巨大。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存續境外債


02

賣子求生


據官網介紹,泛海控股成立於1989年,於199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金融、能源、綜合投資、資本經營等。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泛海控股官網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泛海控股的控股股東為泛海控股,持股比例為68.49%,穿透後公司實控人為盧志強,持股比例54.31%。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股權穿透圖


2014年,為擺脫單純依賴房地產業務的發展模式,泛海控股開始大力發展金融、戰略投資等業務板塊。


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泛海控股營業收入來自金融行業佔比已超80%,其中保險行業貢獻37.09%、證券行業貢獻27.77%;而來自房地產行業的營業收入佔比僅為18.83%。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營業收入構成


可以說,如今泛海控股已經從一家房地產公司變身為金融為主業的綜合性公司。


但是,自泛海控股從房地產轉道金融行業以來,其盈利能力持續下滑。2017和2018年已經連續兩年出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的情況。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淨利潤情況


2019年前三季度,泛海控股房地產銷售營收11.3億元,同比下滑43.65%。但由於2019年其出售北京和上海項目形成投資收益,因此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有所回升。


目前,比較糟糕的是泛海控股國內房地產項目集中於武漢,新冠肺炎將對其項目和結轉形成較大負面影響,盈利能力將大幅下滑。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可售及擬建項目情況


截至最新報告期,泛海控股總資產1820.72億元,總負債1479.68億元,淨資產341.04億元,資產負債率81.27%。


近年來,泛海控股資產負債率一直高居不下,2016-2018年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5.17%、85.36%和86.60%;即使扣除房地產業務預收款項後,資產負債率仍維持在80%以上,分別為82.95%、84.72%和83.10%,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小債看市》分析債務結構發現,泛海控股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截至2019年9月末,泛海控股短期借款169.79億元,一年內到期非流動負債141.34億元,短期負債合計311.13億元。


除此之外,在泛海控股的非流動負債中,長期借款217.26億元、應付債券288.07億元,長期債務在總有息債務中佔比超60%。


但在可用資金和現金流方面,泛海控股在償還債務後流動性吃緊。


截至2019年三季末,泛海控股賬上貨幣資金僅剩180.82億元,較2018年年末216.4億元下滑16%,除去受限資金,泛海控股可動用貨幣資金也就在百億元左右。


盈利能力下滑,前兩年泛海控股的經營性現金流也一直大幅流出,2016和2017年分別流出152.29億元和192.58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27.12億元,經營性現金流較弱不足以補充流動性,因此泛海非常依賴外部融資。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經營性現金流情況


2020年以來,泛海控股先後發行兩隻公司債“20泛控01”和“20泛控02”,共募得資金16億元;除此之外,其還申請了31億元的銀行貸款。


除了債券融資,在泛海的外部融資圖譜中,其一共有租賃融資1次,應收賬款融資4次,定向增發3次,銀行借款7次,股權質押15次以及信託融資1次。


但是,外部融資所募得的資金有限,相對於泛海控股龐大的債務來說杯水車薪。


於是,泛海控股不得不陸續出售資產維持現金流。


2019年上半年,泛海控股將上海董家渡項目和北京泛海國際居住區相關項目以總價125.53億元出售給融創中國,今年又將10.06億美元拋售美國舊金山項目。


但目前,由於疫情影響,泛海控股完成海外資產出售的截止日期有所推遲,這增加了其回款以及償還短期債務的不確定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泛海控股的對外擔保規模十分龐大。


截至目前,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實際餘額為580.5億元,佔淨資產的288.56%,主要是對控股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之間的擔保。


因此,總的來說泛海控股現金對短期債務的覆蓋不足,面對千億負債和300億短期債務,其將持續面臨流動性緊張和較大再融資壓力。


03

“泰山會”大佬


“泛海系”實控人盧志強被市場形容為“中國資本市場深潛的一頭巨鱷”,並被稱為“八大民營金融家”之一。


1985年,34歲的盧志強從山東濰坊科委機關辭職下海,成立了一家教育培訓公司,憑藉他在事業單位中積累下的資源,很快挖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盧志強早期照片


隨後,盧志強敏銳地捕捉到房地產業初現端倪的“氣息”,果敢躍身而入創建了山東泛海集團,把觸角由教育培訓拓展到房地產開發等領域。


1988年,盧志強來到北京註冊成立中國泛海控股,註冊資本高達40億元人民幣,這也是其日後發展的旗艦企業。


1995年,盧志強加入了國內頂級資本傢俱樂部——泰山會,泰山會成立於1993年,會長為聯想實控人柳傳志,會員單位包括聯想、四通、遠大、復星、巨人等15家中國頂級企業。

1800億“巨型民營集團”評級下調後又撤銷,泰山會大佬資金緊張


後來通過“泰山會”,盧志強的人脈越來越廣,與萬達王健林、大連一方孫喜雙、億利資源王文彪以及用友科技王文京等人成為合夥人。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金融業向民營資本開了一道門縫,盧志強也是因為“泰山會”、全國工商聯的雙重機緣,在1996年有機會參與了中國首家民營銀行民生銀行的發起設立。


2014年以後,盧志強在金融領域如魚得水,先後成為民生銀行、海通證券、民生保險、民生證券、民生典當的大股東,逐漸搭建起泛海的金融王國。


目前,盧志強實際控制泛海控股、民生控股(000416.SZ)兩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中泛控股(0715.HK)、中國泛海金融(0952.HK)兩家港股上市公司。


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盧志強以35億美元財富排名第617位。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排名第5位。 2019年10月胡潤百富榜發佈,盧志強家族排名第30位,財富值700億元人民幣。


但是,如今泛海所面臨的債務壓力,以及短期內籌藉資金的時效壓力,都不得不讓大佬盧志強捏一把汗。(作者微信:littlebond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