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曾侯乙,姬姓,氏曾名乙。是戰國時期的一名諸侯王。說起曾侯乙這個名字,大部分人應該是非常陌生,史書上也對其沒有太過詳盡的記載。但雖然史書並沒有怎麼記載曾侯乙這個人,但他的墓中出土的寶物之多之精美卻使得他最終為我們所熟知。

因此,說起曾侯乙墓大家一定不會太陌生,因為有太多的國寶級文物都是出於此地。其中,著名的國寶級文物:曾侯乙編鐘便是在此中被挖掘出來的。曾侯乙墓的首次被發現是在湖北隨州,而這座戰國時期的古墓一經出現便在國內外掀起巨大波浪,由於其出土文物之多之精,曾侯乙墓甚至被外界與秦陵兵馬俑齊名。

然而除了曾侯乙編鐘外,專家還在這座陵墓內發現了許多重量級文物。而在這其中,最為詭異古怪的便數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四件文物。由於造型奇特怪異,加上起初無人知曉其用途,這四件文物看起來極為詭異。而之後專家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及複製時,卻又發現了其黑科技一般的製作工藝,

就算是使用3d打印技術都沒有辦法完全的復刻出它們。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詭異沉重的銅製盤龍銅鎮

實際上以嚴格意義來說,這四件詭異的文物實際上是配套的一組。而組成這一組的便是四隻沉甸甸的銅塊。這四隻銅塊尺寸大小相似,均高8釐米,底部直徑11.8釐米左右。銅塊異常沉重,整體呈半圓形,花紋繁複,工藝精美。有趣的是,整個表面還密密麻麻地盤踞著數十條神龍。

除此之外,似乎是為了方便他人移動,頂部還有一個圓形的拉環。這樣的外觀不禁讓我們想起同樣是在曾侯乙墓被發現的曾侯乙建鼓底座。雖然沒有曾侯乙建鼓底座那樣做工精緻,但相似的形狀,相似的盤龍的外形還是會讓人感到十分神似。而能以龍做造型,也足以顯示出這四隻銅塊絕非凡品。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所以起初,考古隊發現這四隻銅製鐵塊的時候也是非常訝異的。看起來普通的鐵塊,卻用到了盤龍做裝飾,這樣的不和諧感讓這四個銅塊顯得極為詭異。再加上它又不是我們所熟悉杯子瓶子鼎等的古代器具,所以起初考古隊員也也是一頭霧水,並不知道它的用途。

後來據專家進一步的調查,才最終解開這四隻做工精巧的銅塊的用途之謎。據專家說,這四隻看似詭異的銅塊應該便是所謂的“銅鎮”。我們熟悉紙鎮,但對銅鎮卻幾乎聞所未聞。到底什麼是銅鎮呢?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其實,銅鎮的作用和我們所熟悉的紙鎮很相似,都是為了防止風吹的器物。眾所周知,古人習慣在地面上放置一張席子,然後席地而坐。但若是碰上大風天氣,就容易出現風把席子的四隻角吹起來的尷尬情況。而這時候古人便會用一種相對較重的器物去壓住席子的四角來避免其被風吹起。這便是“銅鎮”。

銅鎮一般是以銅鑄造而成,以四隻為一組,相對小巧卻又十分沉重。而曾侯乙墓中挖掘出來的這四個半圓形的銅塊正好符合這個特點。由此,這四個“詭異’銅塊的作用之謎終於真相大白。而之後這四隻銅塊也被專家正式命名為;“東周銅鎮”。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東周時期的“黑科技”

我們知道,同樣是曾侯乙墓中所出的建鼓底座也是盤龍的造型。但除了都是盤龍的造型與相似的形狀之外它們也有著許多細微的相似點。在當時,專家們曾因為研究的目的嘗試過去數曾侯乙建鼓底座上裝飾著的龍的數量。卻最後無果而終,由於其製造工藝的問題,每個角度所能數得的龍的數量都是不一樣的。而與著名的曾侯乙建鼓底座一樣,這四隻東周銅鎮上的龍也是如此這般,每變換一個角度都是不同的數量,也是十分有趣。

然而真正讓專家歎服的卻是這件物品的無法完全複製。出於展示目的,專家們曾提出對這四隻銅鎮進行復制的計劃。但在最後實施複製時,他們卻發現了複製這四隻文物的困難重重,普通的用於複製文物的簡單的倒模與翻模技術根本無法複製這四件文物!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這樣的發現使得專家一籌莫展,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3d打印行業的迅速發展,專家便提出了使用3d打印來複制這四隻銅鎮的計劃方案。他們對此寄予極大希望,但正當專家們都開始認為這四隻銅鎮的複製工作終於可以得以解決時,3d打印的結果卻出乎意料的非常令人失望。

即使3d打印技術本身十分先進,但在複製這四隻銅鎮時卻是連簡單的掃描都無法完成,很多細節都沒有辦法掃描到,更別提打印出來東周銅鎮的複製品。這一下又使得專家組們非常失望。但在失望的同時專家們也不由得感嘆這四隻銅鎮的製造技術,不僅精巧絕倫,甚至當代先進的技術也無法完全將其複製,可謂是“黑科技”一般的工藝了。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中華民族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民族,千百年來,他們用他們的智慧創造出來許許多多技藝精湛美輪美奐的工藝品。與現在不同,對於古時的物質條件和科技水平來說這樣的工藝品的製作難度必定超乎我們想象。但就算如此,他們也依舊用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創造出並製作出了許多令當代人都嘖嘖稱奇,甚至連當今先進的科學技術都無法複製的精美工藝品。

並且還不止個例,我們今天所講到的“東周銅鎮”只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其他重要文物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蛋殼杯,三國時期的木牛流馬等都是連我們當代科技都無法複製的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

這座古墓與兵馬俑齊名,發現東周“黑科技”,3d打印也無法複製

但在感嘆古代匠人的智慧的同時,這些工藝的消失也讓我們十分痛心。由於戰爭,以及匠人的家族傳承製度等各種問題很多當時的工藝都逐漸失傳,讓我們無從考據,無從再次親眼見到他們的“智慧”,更別提對這種工藝進行復制。有些文物就算是勉強地用當代工藝複製也只是一場盲目的複製。在沒有了解當時的製造技術的前提下,這樣的複製真的意義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