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人尽皆知,军伍出身的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北宋王朝所面临的各种局势并不乐观,就外部而言,以幽州地区及北汉为首要,敌对势力如果此时乘机进犯,北宋必然受到战事困扰,届时难免会横生枝节,乃至会动摇北宋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统治地位;于内部而言,北部边界地区局势是否稳定,更是直接影响着朝廷的形势,因为对于刚刚建立的北宋政权来说内部体制的稳固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是太祖赵匡胤所面对及逐一解决的主要因素。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我们知道,周世宗柴荣统治时期,对后周政权所属的111个州、638个县进行了区域划分,先后任命了十几个节度使统辖这些地区。

而略知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以来,镇守于地方的节度使,其实都是手握兵权的一方诸侯。

后周政权初期,郭威就曾对一些居心叵测的地方势力实施了一次大手术,以致让某些图谋不轨的节度使遭受了打压。

权势的博弈,一直是利益因素支配着某些野心者的思想。

当博弈出现死局的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自然会选择妥协以求自保。

于是,割据于地方的节度使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伤害,在暂时性受到削弱或影响权力的时候,依旧保存着相当的实力,静待时机再兴呼风唤雨之势。

毕竟,自古以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人之本性"。而身为后周殿前禁军总指挥的赵匡胤自然是心知肚明,因为他也是节度使出身。

所以,赵匡胤代周称帝之后,对于割据于地方的节度使会适时选择兴风作乱是早有防备的。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此简单的问题,身为谋士的赵普都想到了,太祖赵匡胤岂能不知。

"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各据方面。京师若乱,不惟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

再有,赵匡胤在巩固皇权的同时,为了防范各地节度使兴兵讨伐其篡逆之举,遂对原后周诸藩镇手握重兵的武臣、节度使,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安抚手段。

第一种、公然反叛的则以武力歼灭,这一类代表人物为韩通、李筠、李重进等。

第二种、俯首听命的都授予高官厚禄,这一类的代表人物为石守信、慕容延钊、韩令坤等节度使。

第三种、持有观望态度,徘徊不定的皆予以监视或拉拢,这一类的代表人物为郭崇、袁彦、杨承信、杨定璋等后周旧臣。

因为其深知在乱世之中要做一个强者、智者、无需豪言壮语,只需要具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赵匡胤篡周自立之后,有些后周旧部势力采取了一种观望的态度,还有的则浑水摸鱼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更有野心勃勃者想取赵匡胤而代之。

后周旧部李筠和李重进就是后者,二人趁北宋政权初建不稳之际兴兵作乱,妄想以武力与赵匡胤一决高下。

果儿认为,赵匡胤在立国称帝之时,心里很清楚,一些手握重兵的藩镇势必会拥兵叛乱,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意料之外,其或许没有想到是一南一北两个节度使同时作乱。

昭义军李筠和淮南军李重进所镇守的地方,分别位于宋朝首都开封的西北与东南之地,若是李筠和李重进同时兴兵北宋,必然会形成南北合围之势,对于初建的北宋王朝来说,将处于腹背受敌,首尾作战的一种不利局势。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李筠(本名李荣),五代时期并州(太原)人。后唐时期,李筠效命于沙陀族李从荣麾下,屡获战功升为控鹤指挥使;

后汉时期,深得枢密使郭威的赏识,任先锋指挥使,是郭威篡汉称帝的开国功臣;后周建国后,郭威论功行赏封李筠为昭义军(潞州,山西长治)节度使。

后周统治时期,昭义军节度使管辖有潞州(山西潞城)、泽州(山西晋城)、沁州(山西沁源)等三州之军事要地,节度使驻地在潞州。

潞州靠近太行山西侧,"居天下之肩脊",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地理位置甚为重要,身系冀州、豫州之安危,因此自安史之乱以后,潞州一直是兵戈之争的军事重地。因此,潞州要地若失,宋则危殆也。

因此,赵匡胤为了安抚李筠的情绪,特派使者前往潞州驻地授其新朝之官爵。

然而,李筠不知是头脑发热还是思虑不周,以至于对赵匡胤的这种主动示好却毫不领情。就在代天子而行的使者抵达潞州之时,李筠竟然准备将天子之近臣挡在门外,但是在众人的劝说下,言不由衷地会见了新朝的使者。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你说见就见呗,干嘛非要在酒过三巡之时"旋取周祖画像悬厅壁,涕泣不已",难道是酒喝多了耍酒疯?

此举,无论是想以此表达思念后周之情,还是"令公被酒,失其常性"都令众人为之震惊。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和后周素有仇怨的北汉政权统治者刘钧得知此事后,认为有机可乘,便秘密联合李筠起兵反宋。

局外人都看出苗头了,作为局内人的赵匡胤岂能不知。所以其在获悉李筠有反叛之心,于是就手书一封对李筠言道:

"我未为天子时,任自为之;我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邪?" 《续资治通鉴.卷1》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初夏,骑虎难下的李筠决定兴兵伐宋。

首先、罗列出赵匡胤叛逆的罪状,将声讨文告发往诸郡州。

其次、扣押了监军与闲厩使,遣送于北汉,欲联盟北汉助其伐宋。

再次、出兵奔袭泽州,斩杀泽州刺史张福,占据泽州城。

根据史书记载,李筠兴兵抗宋本是源于一时的激怒之举,其并没有详尽的谋略。

起兵之初,谋士闾丘仲卿说道:

"公孤军举事,其势甚危,虽倚河东之援,恐不得其力。大梁甲兵精锐,难与争锋。不如西下太行,直抵怀、孟,〔塞〕虎牢〔二十九〕,据洛邑,东向而争天下,计之上也。"《兵垒.卷6》

李筠谋士不但一语击中要害,还结合当时的情势切合实际地分析了宋军势大李军势弱及北汉盟友指望不上的一种客观局势,并由此提出了下太行,据洛阳、争天下的建议。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不得不说, 李筠若是能采纳这个策略并予以实施的话。

一方面则可以率先抢占天井关,背靠太行山,占据河东之地为大本营,为自己赢得时间,以获取各路节度使的响应与支持;

另一方面则可以避免以弱势兵力与宋军主力过早地决战,并逐步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通告天下,与各路反宋势力形成合纵联盟之势,届时则可以全力攻宋,这样或许能实现战而胜之的目的。

可是,逞匹夫之勇的李筠却乐观地估计了局势,并说道:

"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昆弟,禁卫皆旧人,闻吾之来,必倒戈归我,况有儋珪枪、拨汗马,何忧天下哉。"《宋史.卷484》

正是因为李筠没有采用谋士闾丘仲卿的方略,以致让其陷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同时,骄傲轻率的李筠还犯了一个极其严重战略性失误,就是和北汉援军关系的决裂。

虽说,北汉政权并不是一个长久又牢靠的盟友,但是其为了能摆脱暂时的困局,北汉却是完全可以借用的一股势力。

我们都知道,北汉统治者刘钧虽说与后周积怨极深,但其放弃了个人恩怨,选择了以大局为重,为了能够联合李筠共同抗宋,故率先做出了积极的表率。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关系为什么会破裂呢?

这就要从李筠一句不经意的话说起,其在与刘钧会盟时说道:

"受周太祖恩,不敢爱死。"《宋史纪事本末.卷1》

李筠随口说出的这句话,并不是刻意针对刘钧而说的,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似单纯的一句话,让素来对后周仇怨甚深的刘钧听起来极为不自然,也由此产生了疑虑。

刘钧嘴上没有反驳什么,但却心存芥蒂,心想我是来帮你的,而你却不识抬举,故对联盟伐宋之事萌生了一种消沉的思想。

所以,刘钧不但以老弱之兵相助之,就连配合李筠作战的将领也是没有名气的宣徽使卢赞,而其真实的目的则是为了"监其军"。

由于李筠心生不满,故同卢赞相处"谋其不协"。以致刘钧多次遣人加以调解,但合作的基础不牢靠,调解也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眼见援军无指望,李筠最终选择由其子李守节驻守潞州大本营,自己率兵南进。

于是,原本就势孤力薄的李筠则更处于一种不利的局势。

显而易见,李筠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打败赵匡胤,为了能实现目的,应该笼络一切可以借用的力量,尤其与李筠这个主动上门要求合作的友军,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和北汉结成一种利益联盟体。

不过,有勇无谋的李筠却反其道而行之,信口开河,与刘钧争一时话语之高低,难道他不知道"争千秋形势"一定要学会忍吗。

从而,率性而为的李筠忘记了自己最终的目的,而作出了与自己目标相悖的傻事,所以其兵败是可以预知的。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那么,李筠公然叛宋的信心来源于哪里呢?

其一、李筠盘踞着潞州这个非常有利地理优势。因为,潞州为北宋与北汉之间的缓冲地带,亦是边防重地。

潞州以北过石会关(山西沁县)可以直趋太原,以东过壶关(山西)则可抵达相州(河南安阳)、卫州(河南汲县),直逼魏州,以南可进晋州(山西临汾)、绛州(山西新绛),又能顺着汾水一路向北翻越阴地关(山西霍县)进军太原,以南则可以纵深至怀、孟奔袭洛阳、汴州。

而潞州的西侧,是仰望太行山的泽州,过了泽州,就是天井关,以南则是绵延于太行山南麓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坂道,甚是险峻。

其二、潞州兵卒繁多,谋臣武将也不缺乏。如武将儋珪、谋士闾丘仲卿等不乏其人。

其三、李筠属于是后汉、后周郭威、柴荣时期的三朝元老,所以其主观上认为后周的遗老孤臣会支持他,同时那些效忠于北宋的后周禁军及各路节度使会倒戈相助。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文述至此,我们在看看赵匡胤为平息李筠叛乱而做出的谋略及计划:

在李筠叛乱的消息奏报至北宋朝廷的时候,宋永兴军节度使吴廷祚向太祖献计说:

"潞州岩险,贼若固守,未可以岁月破。然李筠素骄易无谋,宜速引兵击之,彼必恃勇出斗,但离巢,即成擒矣!"《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

吴廷祚平叛的策略核心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镇压李筠的叛乱,免得因长年累月的平叛行动而动摇各路割据势力尚不稳定的形势。

太祖赵匡胤遂采取了这项正确的建议,遂作出了如下战略部署:

第一、于建隆元年4月19日,命令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宋州)节度使,也是"义社十兄弟"之一的石守信与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赵匡胤的妹夫)为西路兵团正副总指挥,自西路进击,由孟津(河南盂津)横渡黄河后,经怀州(河南沁阳)一路急速行军,扼守于天井关(山西晋城南太行山口),不让李筠的叛军下太行山。

("义社十兄弟"是赵匡胤陈桥兵变篡周自立的核心骨干,也称之为"太祖义社兄弟",其组织成员为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第二、于建隆元年5月2日,命令昭化军节度使慕容延钊、彰德军节度使相州(河南安阳)观察留后王全斌为东路兵团正副总指挥,从东路西向进军潞州

第三、于建隆元年5月3日,任命郭进为洺州(河北永年)防御使、兼任西山巡检一职,以配合安国军(邢州)节度使李继勋所率领的北部兵团共同戒备北汉大军,以防范北汉出兵援李。

第四、遣折德扆统率永安军(陕西府谷)节度使为西北路兵团出师北汉,以主动征伐之举进行牵制李筠的盟友北汉刘钧。

第五、任命宣徽南院使、开封知府昝居润前往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的澶州(河南清丰)巡检,以督促当地驻军增强京师北部边防。

第六、任命原德州刺史曹翰、原耀州刺史张晖为行营壕砦使,从征潞州之役。

第七、太祖为筹集兵饷粮草,故将怀州(河南沁阳)由县级制升为团练,以原怀州刺史马令琮为首任团练使,令其与主观三司的宣徽北院使张美"日夜储粮以俟王师"。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我们结合以上的各项战略部署,可以得出判断。

太祖赵匡胤首先是以稳固大本营,确保后勤保障的同时。

以石守信、高怀德所统帅的西路军为进攻主力;

以慕容延钊、王全斌所率领的东路兵团为助攻梯队;

以李继勋的安国军、折德扆的永安军组成的北路、西北路兵团。

宋军北路、西北路兵团之作战目的则包含两层意思:

目的之一、是羁绊北汉兴兵驰援李筠的阻击梯队。

目的之二、李、折所部兵团还是东西夹攻,平息李筠叛军,歼灭叛乱的预备梯队。

综上所述,就在石守信的西路兵团会合慕容延钊的东路兵团直趋夹攻潞州时,太祖针对东北的契丹人和北汉政权也做出了部署,军队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但是,太祖御驾亲征的主力作战部队却为何迟迟不发兵呢?

因为,此时赵匡胤一直在观察各路节度使对这件事的反映,同时其在等待淮南(扬州)节度使李重进是否会与李筠同时起兵反宋的消息。

所以,赵匡胤在得知李重进的动态后,又闻知其它藩镇也没有行动迹象,决定于5月19日亲征李筠叛军。

面对不堪一击的潞州叛军,赵匡胤为何会顾虑重重?

我们可以从太祖赵匡胤御驾亲征时,别有深意地和赵光义说的几句话来加以考证。

"是行也,朕胜则不言,万一不利,则使赵普分兵守河阳,别作一家计度。"《国老谈苑》

通过这段史籍来看,则说明当时势态是极其严重的,因而赵匡胤也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

赵匡胤平息李筠叛乱的过程: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4月19日,石守信、高怀德率领西路兵团欲要出征之时,太祖赵匡胤作出指示:

"勿纵筠下太行,急进师扼其隘,破之必矣。"《宋朝事实.卷17》

根据太祖赵匡胤的指令,西路兵团从孟津渡河,疾趋怀州,抢在李筠之前占据了天井关(山西晋城)之险要,令李筠不能下太行而夺取北宋军粮补给基地怀州。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4月下旬,石守信率领的西路兵团扼守于天井关山口,李筠率三万叛军则驻守于泽州以南,据险固守。

5月初,北宋西路兵团出奇兵袭击了泽州叛军的补给交通线。

5月5日,西路兵团与叛军所部激战于长平,攻克大会寨,杀敌数千人。

随后,西路军一路向南急进,与赵匡胤会师于泽州以南。

5月19日,赵匡胤颁布诏令御驾亲征。

同时,为稳固后方之安危,任命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吴廷祚为东京留守,负责京都事务,知开封府吕余庆为东京副留守;赵光义兼任大内都点检。

又命令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屯集重兵于孟津黄河渡口之北岸的重镇"河阳"(河南孟县)。

太祖此举,一是为了策应石守信的西路兵团,二是防范叛军奔袭洛阳。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两日后,赵匡胤自开封率军亲征,三日既行至荥阳(河南荥阳)。西京(河南洛阳)地方官,左卫上将军向拱说道:

"筠逆节久着,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济大河,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诛之,缓则势张,难为力矣。"《宋史.卷255》

枢密直学士赵普也赞成向拱之谋略,并说道:

"贼意国家新造,未能出征;若倍道兼行,掩其不备,可一战而克。"《续资治通鉴.卷1》

太祖赵匡胤则采用了他们的建议,遂轻装而趋,倍道兼行。

5月29日,太祖赵匡胤与西路兵团合兵一处进击叛军,于泽州之南击败李筠之师,生擒叛军大将范守图,斩杀监军卢赞及数千北汉降兵。

李筠率残部退守泽州,凭借城墙固守。宋军主力一路纵马追杀至泽州城下,赵匡胤命各军"立栅围之"。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友军竭力血战,北汉盟军为何迟迟不援?

因为,折德扆所率领的西北路兵团,此时已急进纵深至北汉边界,一路攻营拔寨杀敌数百。

所以,刘钧得知盟军已于前线溃败,边境又屡遭袭扰的形势下,又闻报王全斌的东路兵团有可能已经兵临潞州城附近,故援军滞留在太平驿,不敢贸然行动。

公元960年(建隆元年)6月1日,泽州战场上的宋军开始攻城。但泽州城虽小,可甚是牢固,所以连续进攻十余天而未能破城而入。

恰在此时,叛军大将王廷鲁带着所部兵马自潞州归降。这仅仅是个开始,根据《宋会要辑稿.兵7》记载:

"六月一日,车驾傅泽州城下,命诸军攻之。初,吐浑府都留后汾州团练使五金德帅所部从筠至,与王师接战,兵大败,奔潞州。及帝围泽州,金德大惧,率亲信数十人斩关而出,归于行在。"

于是,李筠残部已"贼势转蹙",故固守于泽州作困兽之斗。

战契丹破汴京、追随刘知远、郭威、柴荣的后周大将为何自焚而亡?

6月13日,"泽州城逾旬不下"赵匡胤召见控鹤左厢都校,兼果州团练使马全义叩问破城之策。

"义曰:筠守孤城,若并力急攻,立可殄灭,傥缓之,适足长其奸尔。"《宋史.卷278》

太祖赵匡胤接纳了马全义之计,统帅禁军发动猛烈攻击。

"全义率敢死士先登,飞矢贯臂,流血被体。全义拔镞进,战士气益奋,上亲率卫兵继之。辛巳,克其城。"《宋史.卷278》

泽州城破,宋军生擒北汉宰相卫融,而李筠则自焚而亡。

乙酉,赵匡胤乘胜攻潞州,丁亥,筠子李守节奉城纳降。迄今,昭义(潞州)节度使李筠所发动的武装叛乱就这样被歼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