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女兒去年剛上幼兒園小班,每天幾乎都是我接送,有一天我接她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對我說:“媽媽,你怎麼不用上班呀?”原來幾分鐘前,有一位媽媽是下班過來接孩子的,我倆的對話被她聽到了。

我遲疑了一下,告訴她:“寶貝,媽媽也在上班呀,只不過媽媽的工作是在家,工作內容呢,就是照顧你和弟弟。”女兒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哦,那媽媽這份工作真好啊,這樣我和弟弟就可以一直和您在一起了。”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我聽了鼻子有點酸,女兒雖然還不到四歲,但感情卻非常細膩。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起白天女兒的話,我久久不能平靜,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當初做全職媽媽的初心。

兒子在我孕期期間被檢查出側腦室增寬,本來出生時已經吸收了,但是滿月檢查又增寬了,加上大運動發育遲緩,我和家人商量,綜合權衡之下,我做出了辭職的決定,雖然很不捨,那可是我服務了將近10年的一家企業,作為有些工作狂的我幾乎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公司發展平臺很好,福利待遇也不錯,關鍵是價值觀完全符合自己,積累了快十年的經驗,哪能說放下就放下。

可人生總是這樣,有失就有得,有得就有失。人的一生中,每個階段都有當下的主要任務和次要任務,而我當下的主要任務就是陪伴孩子,照顧好孩子,尤其是兒子,促進他的全面發育,做一個健康的孩子。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迴歸家庭後,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兩個孩子身上,尤其是兒子身上,曾經走過很多彎路,把自己累得腰椎盤突出、神經衰弱。後來經過調整,我給自己總結出了三條原則:不做完美媽媽、不做超人媽媽、做個70分的“懶”媽媽。

不做完美媽媽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也是全職媽媽,有一天告訴我:她因為女兒上幼兒園不願起床,還和她無理大鬧一通,她當時因為剛找了一份工作,壓力大,而且每次上學都遲到,見到女兒一大早就鬧,氣得她狠狠地打了女兒。事後特別懊悔,在送女兒上學的路上,原本每次都會和她嘰嘰喳喳一路說個不停地女兒,竟然沉默了一路。當老師把孩子接過去之後,孩子頭也沒回,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大哭起來,覺得無比挫敗,一度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甚至覺得自己不配做媽媽。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自己這麼努力,生了女兒就一直自己帶,不懂做媽媽,就買書看、上網學習,真是把自己活脫脫地變成了半個育兒專家,可又怎樣呢?遇到孩子哭鬧還是忍不住控制自己,衝孩子發火。

完美媽媽就像一個“魔咒”一樣扣在每個媽媽的頭上,讓媽媽們喘不過氣來,甚至很多媽媽都因此而患了嚴重的抑鬱症。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曾經看到一篇報道:38歲的汪女士近3年來,辭職在家全心全意照顧即將參加中考的女兒的生活起居。丈夫常年在職場打拼,做到了公司的高層,家裡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汪女士卻經常獨自躲著哭,整夜失眠,認為自己沒用,還總說自己“拖老公後腿”。後來還出現了割腕自殺的情況,幸虧被鄰居及時發現,才未釀成悲劇。家人把她送到醫院諮詢才發現患上了“陽光型抑鬱症”。

當時醫生介紹,像汪女士這樣的“陽光型抑鬱症”,患者往往表面陽光開朗,以此壓抑內心的焦慮和負能量,多發於高學歷、高收入、高社會或經濟地位的“三高人群”,他們往往追求完美,不願傾訴,以維護自己優秀、堅強的形象,在全職媽媽中容易出現此類抑鬱症患者。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如何擺脫完美媽媽的“魔咒”?

1、接納自己:小說《無聲告白》裡有一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別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並接納自己。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媽媽從孩子在子宮內落地生根發芽那一刻起,就註定被充滿了各種期望,媽媽也因此成了“完美媽媽”的受害者。孩子聰明伶俐,懂事有禮貌,是全家人的功勞,孩子生病就成了媽媽們的錯,孩子見了媽媽沒事也哭一場,就被公公婆婆甚至老公埋怨太慣孩子。

媽媽們努力地迎合“完美媽媽”的稱號,默默地承受著一切指責,自己也越來越對自己不滿,明明自己很努力,為什麼我還是沒法教出“別人家的孩子”,明明自己很用心去理解孩子,為什麼還是衝孩子大聲吼叫。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有一次我因為連續幾天和女兒發火,心裡特別愧疚,特意諮詢了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部的一名老師,表達了我的困惑以及對女兒深深地內疚。當時老師對我說的第一句就是:“這位寶媽,看到你的問題以及對自我認識的描述,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你是一名非常有覺知、善於思考、對孩子負責,而且非常愛孩子的一位媽媽。

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的淚水都要流出來了,這是對我這個媽媽莫大的鼓勵與認可啊。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一直以來,我都是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好媽媽,也不知不覺把自己逼成了“完美媽媽”,不能衝孩子發火、不能有情緒,孩子生病會自責,孩子鬧情緒,會怪自己沒引導好。

直到我看到《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在書裡的一段自我描述,我才開始慢慢給自己鬆綁。她是這樣描述的:在我每一次沒能踐行自己所宣揚的原則時,我都會趴在丈夫肩頭失聲痛哭“連我自己都做不到,我還怎麼能到處去告訴其他父母和老師們如果更有效地對待孩子呢?”每次這樣時,她的丈夫就會用她宣揚的其他概念提醒她

  • 錯誤是學習的大好時機;
  • 關注積極方面(你用這些原則的時候要遠遠多於不用的時候);
  • 要有不完美的勇氣,畢竟人無完人;
  • 冷靜下來——然後解決問題。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沒有哪位媽媽天生就會做媽媽,是媽媽就會犯錯。

我們是媽媽,更是自己,接納自己,才可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給孩子一個更有能量的媽媽。

2、吃透育兒的真諦:孩子是每個父母的老師,是上天給予我們救贖自己、成長自己的機會。育兒即育己,沒有哪一個父母天生就會做父母,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做父母,而學習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困難,也難免會存在難題。面對難題和困難,不是自責自己的無能,而是要學著去尋找解決方法,本身這就是在提升自己的過程。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孩子們的感知力很強,他們會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看到媽媽的付出,看到媽媽如此認真、努力,讓他們學會了感恩,也學會了什麼叫努力。

記得有一位早教專家講到自己雖然是研究兒童心理教育出身,但家裡也是有一個不聽話的小惡魔,自己也會頭大,甚至發火。她說:媽媽們需要擺正心態,自己學習育兒、學習早教知識,並不是為了做一名完美的媽媽,而是能讓我們更懂孩子、更能看見孩子,更加愉快地和孩子們相處。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不做完美媽媽,就是要做到“不要過分苛責自己”。中國兒童中心的那名老師開導我說:你在反思自己時就意味著你是一個有覺醒的好媽媽,只有好媽媽才會介意自己做得夠不夠好。

不做完美媽媽,也是在告訴孩子,媽媽不完美,你也無需追求完美,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不完美。

《不完美媽媽》的作者吉爾•斯默克勒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生代育兒導師,她曾經說:如果我們能坦誠地、勇敢地、幽默地接納育兒中不完美的自己,我們必將成為更出色的母親、妻子、女人。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當媽媽們學會愛自己,接納了自己,愛生活,有了愛的態度,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不做超人媽媽

世界上最重要、最辛苦、風險最高的職業是什麼?我相信說答案是全職媽媽沒人會反對。

全職媽媽的日常勞動強度,絕對不亞於上班。勞力,更勞心,勞神,關鍵是責任重大,少則1條小生命,多則2-3條生命。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韓國演員張娜拉曾經拍過一個短視頻,還原了一個媽媽獨自帶娃的日常,無數媽媽看完都淚崩...雖然視頻是韓語組成,但是完全不影響觀看,每一個媽媽都能看懂這個媽媽的無助和辛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當媽媽這麼辛苦,難道就註定媽媽們都要這樣操勞一生嗎?

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裡最惹人注目,一致叫好的就是霍思燕和她的兒子嗯哼的親子關係。

嗯哼是個典型的處女座小男孩,對什麼事都很挑剔,可唯獨對媽媽,卻化身了一個十足的小暖男。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他會給媽媽遞水果,甚至會喂到媽媽的嘴裡,會誇獎媽媽漂亮,說媽媽是小公主,需要他的保護。

這個當時還不到5歲的小男孩,不但不覺得媽媽是超人,反倒覺得媽媽是需要保護的人。

總結起來,霍思燕很聰明的一點就是,她在和嗯哼的親子關係裡總是願意示弱,她會尋求嗯哼的幫助,而嗯哼也樂於像個小男子漢一樣給媽媽提出建議。

如何才能避免做超人媽媽?

1、學會放手給孩子:放手孩子,也是放過自己,成就孩子,解脫自己。孩子需要自我成長的機會,如果媽媽們事無鉅細幫孩子完成,把孩子保護得天衣無縫,反而是害了孩子。

如今我做全職媽媽快兩年,已經學會降低要求,告訴孩子不能做得三類事情,其他隨他們“霍霍”:

  • 危險的事情,比如玩火、玩插座、碰熱水壺、爬得太高等。
  • 影響他人的事情,比如家裡有人休息,或者別人在吃飯,孩子去打擾等。
  • 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事情,比如遊樂場禁止的行為、大聲喧譁等。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髒了、亂了,我先收拾,然後帶他們一起收拾,再到讓他們自己收拾,不僅解脫了自己,還鍛鍊培養了孩子養成整理、歸納的好習慣。

我家倆娃會經常打架,以前我只要聽到弟弟求助,我就會立馬跑多去,後來發現其實孩子們可以自己去解決矛盾的。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有一次我在洗衣服,爸爸在臥室閉關辦公,而姐弟倆在自娛自樂。忽然我聽到,姐姐大聲說“不可以”,弟弟緊接著“啊啊啊”的掙扎聲,我下意識想過去看看咋回事。但轉念一想,這樣的事情天天發生,一天還發生不止一次,如果每次我聽到就跑過去,他倆就會形成依賴性,而且也不利於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只是判定了他倆做得事情不危險,然後就靜聽他倆的互動反應,過了不到一分鐘,就聽到姐姐又開始“寶貝寶貝”地叫著弟弟,弟弟也沒再出現反抗、爭搶的聲音了,一切又恢復了和諧。

相信孩子的能力,他們有著自帶的超能力。

2、學會放手給老公:男人帶娃雖然很粗糙,但粗糙有粗糙的好處,他們膽大,敢於放手讓孩子嘗試,比媽媽更能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而且男人自帶剛毅、做事果斷的性格,也可以無形中傳遞給孩子。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可能很多媽媽會說,孩子太黏我,不願找爸爸怎麼辦?假裝自己很累,向孩子示弱,尋求爸爸幫助,孩子都有同理心,慢慢就會養成找爸爸的習慣。

我兒子剛滿兩歲,什麼事情都要媽媽,擦屁股要媽媽,衝奶粉要媽媽,就連他淘氣得把水灑在地上,拖地也得要媽媽,爸爸做堅決不行。

開始我有需必應,後來我就假裝累,身體和表情都要“表演”到位,“哭”著對我兒子說:“寶貝,媽媽累了,你看腰都直不起來了,讓媽媽休息一下吧,爸爸愛你,也可以幫到你。”試圖讓他去找爸爸,開始並沒那麼好用,他還是堅持要媽媽。但我知道這是一場博弈,我必須堅持,否則以後就真的全部是媽媽的世界了,後來我堅持了幾次,現在他遇到事情也會主動找爸爸了。

所以和孩子真的需要“鬥心眼”,向孩子示弱,不做超人媽媽,需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需要堅持,溫柔而堅定。

做一個70分的“懶”媽媽

養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艱鉅的工程,小到吃喝拉撒睡,大到輔導作業。每一步都需要媽媽的參與,媽媽們也活脫脫地變成了一名全能手,事事親力親為,卻也培養出了“無能”的孩子們。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一個事事全能的媽媽,不一定能養出優秀的孩子,而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弱雞”媽媽,很可能會養出一個省心、甚至全能的孩子。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演員海清就擁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兒子蛋妞不僅顏值高,學習成績好,而且家務樣樣行,一點也不用海清操心。

出去旅行,蛋妞會主動承擔起給媽媽洗襪子和T恤的任務。

知道媽媽拍戲很辛苦,經常提醒她要注意休息,時刻記掛著她的身體。

知道媽媽心情不好,會畫畫哄媽媽開心……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這樣一個省心、貼心、暖心的孩子,海清是怎麼養出來的?秘訣就在於海清懂得示弱“偷懶”。

據海清介紹,從蛋妞4歲開始,她就開始“使喚”兒子,讓他幫助自己完成簡單的家務。

上學後,海清讓小小的蛋妞自己背書包。

倆人一起逛街,海清會讓蛋妞幫自己拎東西。

正是由於海清的示弱和放手,蛋妞才有機會獨立,並快速成長為人人都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媽媽,你為什麼不上班?這樣回答是對全職媽媽們最美的解釋

有了孩子以後,我們總想把這世上最好的東西給他們,給他們最好的呵護與照顧,生怕孩子吃苦受累,但殊不知人生本來就充滿著荊棘與艱險,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生,放手是對孩子最好的愛,也是放過自己最好的辦法。

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專家溫尼科特曾經說過:70分父母給孩子的愛剛剛好。就讓我們一起學著做70分的“懶媽媽”吧。

寫在最後:

育兒即育己,大道至簡,堅持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不做完美媽媽;放手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拒絕做超人媽媽。做一個70分的“懶媽媽”,不僅需要媽媽們堅定的信念,更是需要智慧。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接納自己,接納孩子,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是倆娃全職媽媽,家有兒女各一枚,關注孩子成長和教育,並踐行育兒即育己的理念,努力提升自己,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歡迎關注我@陪兩小隻蝸牛去散步,共同成長和進步。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必刪!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