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萬+和月薪2千,你為什麼選擇了後者?

同事老李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了兩年,月薪已經超過1萬,還不算業績獎勵和年終獎。老李卻執意讓兒子回來本地五六線的小縣城,考了當地的特崗教師,剛工作時月工資才2千出頭。工作了一年多就轉了正式編制,成為當地比較吃香的“吃財政老師”,又娶了一個同樣“吃財政老師”的媳婦。老李兩口子一輩子勤儉節約,老李媳婦做小生意,攢下幾間門面,經濟條件不錯,孩子結婚時房子、汽車都買了。小兩口掙的工資不多,但只顧自己零花綽綽有餘。

我很納悶老李的兒子在大城市一個月掙一萬多,回來一個月兩千多,這個落差是怎麼適應的,老李又用了什麼招兒讓說服了兒子?

提到這個老李還是蠻得意的。兒子剛畢業的時候,他就願意讓兒子回來,無奈拗不過,就跟兒子定了個“君子協定”:兩年時間,如果能在大城市攢夠一套房的首付(80平米以上)的一半,就不再強求兒子回來,老李掏另一半首付給兒子在大城市買房。反之,兒子必須無條件回來考“編制”,公務員、事業編或者是老師。

兩年很快,兒子雖然乾的還不錯,月薪也超過了1萬,但距離“目標”還很遙遠,而且這兩年小李在大城市吃的苦頭不小,老李見時機到了,就找了個理由把兒子調了回來,深談了一次,改變了小李的想法。

老李談的核心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算賬。月薪1萬和月薪2千究竟那個含金量更高?老李把兒子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房價生活成本進行了詳細測算,最後得出證明:兒子在大城市月薪1萬所具有的購買力僅僅相當於老家的2千元還不到,如果算上購房,還要再打個七五折。

第二,看前景。雖然在大城市工資水平不算低,但發展前景卻不明朗,私營企業的不確定性太大,今天給你開10萬,明天就可能倒閉。尤其是創業型的公司,存活率更是極低,像馬雲的阿里巴巴那樣的公司畢竟只是個例。

第三,生存質量。在大城市買不起房,房租貴的嚇人,幾年的房租夠老家100平米房子的首付了。租房始終不是穩定的一個居所,還有通勤時間長,上下班有幾十公里,而在老家,幾十公里能橫穿全縣了,太多的時間浪費在路上,節奏快的讓人窒息。

第四,感情問題。年輕人在大城市不能紮根,更不敢談戀愛,這些都是成本極高的,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感情談不起,也沒有時間去談。不是你不想,而是你沒能力。而且社交的圈子很窄,大家都很忙,很多公司又不允許同事談戀愛,所以,飄在大城市的青年人慢慢熬成了剩男、剩女。

老李的兒子剛開始是十分抗拒的,後來全家人都極力反對他去大城市,輪番上陣做工作,最終老李的兒子被關在家幾個月,考了特崗教師。上班後經過一段時間,居然很快適應了。跟老李說:我覺得還不錯,感覺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了,雖然錢不多,但也顧得上開銷,同事之間也混熟了。以前掙一萬塊錢的時候感覺很累,也不開心,現在雖然只有兩千多點,但感覺挺好的,一年裡還有很多假期,好好幹下去,雖說沒有功成名就,但總算有個穩定的工作。

我的兒子大學畢業後也在大城市打拼,我勸了很多次,就是不肯回來,我知道他在外很辛苦,也想有一番作為,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有些堅持在外打拼不回家的年輕人,並不是有多麼堅毅的恆心,而是眼界高了無法放下身段。硬著頭皮咬牙堅持不過是一種逃避,不願意承認自己真實存在的差距。

月薪1萬在大城市不過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收入層次,而在老家小縣城,月薪2千你也是人人羨慕的“吃財政”的鐵飯碗。取捨並不難,全看你對生活目標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