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課題2019年度工作總結·馮鶴


道教文化: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課題2019年度工作總結·馮鶴

“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課題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啟動,預計五年完成。總體規劃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9年),統一思路、擬定提綱,開始初步資料收集。

第二階段(2020年),確定資料長編體例,確定各分卷最終提綱,全面開始資料彙編工作。

第三階段(2021年),正式撰寫,年底前交出完整初稿。

第四階段(2022年),彙總各分卷初稿,修改定稿。

第五階段(2023年),結項出版。

目前,課題工作已進行一年,基本上按照固有規劃有序推進,現就本階段工作進展、工作特點以及取得的成果作如下總結:

工作進展情況

1 統一思路,提交大綱

本年度全體工作會議,於4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召開,以2018年7月啟動大會上課題主持人盧國龍研究員所做的課題思路報告為基礎,作者提交了各自分卷的寫作提綱,並就提綱的整體架構、內在邏輯及具體內容進行詳細闡述。盧國龍研究員對各分卷的提綱提出自己的看法及修改意見,隨後大家展開充分的集體研商,互相提出修改補充建議。此次會議成果顯著,形成了三萬二千字的提綱彙編,隨著提綱彙編的裝訂成冊,整個課題的雛形已躍然紙上。

2 分卷討論,精雕細琢

全體會之後,課題組又分別召開13次分卷工作會,即 8月15日至18日在遼寧省大連市碧海觀召開的《道教通史·先秦卷》、9月20日至2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福星觀的召開的《道教通史·五代北宋卷》與《道教通史·南宋卷》、9月27日在北京課題辦公室召開的《道理通義》分卷、11月24日至25日在課題辦公室召開的《道門威儀》分卷、11月26日至29日在課題辦公室召開的《道教通史·明卷》與《道教通史·清卷》、12月6日至10日在上海市道教學院召開的《道法修持》分卷、《道教通史·兩漢卷》及《道教通史·三國魏晉卷》、12月14日至16日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召開的《道教通史·金元卷》、12月17日至20日在江西省上饒市道教協會召開的《道教通史·南北朝卷》和《道教通史·隋唐卷》分卷工作會議。會議本著高效務實的原則,時間安排緊湊,直接切入主題。盧國龍研究員與作者面對面就各分卷提綱進行交流,條分縷析,剝絲抽繭,大到對章節的設計佈局,細到個別詞語的具體運用等,都進行了修改與調整。大家都表示分卷會的召開很有必要又頗具成效,提綱進一步完善,思路更加清晰,各位執筆人對自己承擔的任務信心倍增。道教通史部分的每個分卷會議,課題組都會邀請前後相鄰分卷作者參加,對於斷代史相銜接部分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前後呼應,詳略互補,避免由於集體寫作通史可能產生的重複與遺漏的問題。

3 調研走訪,聽取建議

教義課題先後進行兩次專題調研,組織學者對齊雲山、葛仙山的道教現狀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與當地道眾交流,瞭解當地教職人員、信仰群眾和文化氛圍的基本情況,共同探討未來道教發展,如何傳遞道教教內人士肩負弘道的宗教使命,如何不斷純潔自身信仰,來提升道教信仰的神聖性。同時,課題組還利用召開分卷工作會的機會,與承辦地道教界進行交流,如與大連市道教界代表、杭州福星觀福星書院、上海市道教學院等部分道教界人士座談,在瞭解當地道教發展情況的同時也聽取他們對教義體系建構的想法。

每一地的道教情況都有自己的特點,但也都是我國道教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調研的目的就是要走出道教義理,立足道教發展現狀,探究當代道教發展方向,為課題的深入探究找準現實感。

4 專題講座,思想碰撞

為配合課題順利進行,激發大家對課題總體思路的理解和貫徹,盧國龍研究員在課題辦公室舉行了多次專題講座以及小型座談會。

6月15日,盧國龍研究員做了關於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一書的專題講座,他首先強調在做道教史的研究過程中,不能拘泥於過窄的資料選擇,要把道教置於大的歷史文化框架之內進行研究,對於材料的選擇眼界也要放寬。二是學習老一代學者勤奮嚴謹的治學精神。三是闡揚一方面儘量吸收外來之文化,另一方面又堅持本來民族之地位的“道教真精神”,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歷史時期裡體會道教是怎樣在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中發揮作用的,乃至怎樣在本課題裡呈現道教這種曾經發揮的重要作用。

12月25日,課題組舉辦了主題為“以比較宗教學視野看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的座談會,邀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袁莎、北京大學研究基督教的學者孫尚揚、研究儒學的學者胡仲平、中國人民大學研究伊斯蘭教的學者王宇潔教授等,從比較宗教學的角度理解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課題,並提出各自的建議。

5 後勤工作,保駕護航

在課題組成立寫作團隊的同時,課題辦公室也組建了。一年多來,課題辦公室召開了數十次工作會議,在前期做課題方案預算籌備以及課題開展期間,都在背後做了大量工作,為課題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寫作團隊的學者共有28位,分別來自全國不同的省市、單位,自身情況又各不相同,給日常的工作聯絡、會議籌備等事宜造成了一定困難。課題辦公室工作人員排除障礙,不厭其煩地在道教協會、會議承辦方以及作者之間進行溝通,在提交課題方案預算、發放課題勞務費、各類工作會的籌備與通知以及後期報銷核算等方面做了細緻周到的工作,這種背後默默無聞的付出,是使課題平穩運行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主要思路及特點

1 領導重視,多措並舉

本課題是中國道教協會的重大課題,是道教在新時代的創新之舉,也是道教界翹首以盼的文化工程,對於道教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張鳳林秘書長等道教界中生代領袖,以道教發展大局為重,獨具慧眼,力主盧國龍研究員擔任課題主持人,又為課題的資金協調奔波。以李光富會長為首的協會領導層更是給予高度重視,為課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也正是因為課題的意義重大,統戰部(宗教局)主管部門從一開始就給予課題高度關注,並從最開始,課題剛剛形成意向的時候就參與進來。道教處李寒穎處長多次與盧國龍研究員及協會領導進行磋商,可以說在課題的立項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完成了堅實的頂層設計。同時又使課題成為國家財政撥款項目,增強了課題參與人員的自豪感與使命感。值得一提的是,李寒穎處長在公務繁忙的情況下,多次參加分卷工作會,自始至終認真聽取作者的提綱彙報,並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中央統戰部十二局肖虹副局長與吳國生副局長多次過問課題事宜,肖虹在《中華續道藏》編纂出版工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不僅給課題工作以充分的肯定,也為課題的後續行進指明瞭方向。

上級領導的重視,以及課題本身所具有的重大意義,也引起了相關單位的關注和支持以及間接的參與。4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全體工作會,是課題組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共同舉辦的,以探討道教的本土性與當下性為主題,北京大學高等宗教研究院張志剛院長到會祝賀並講話;在上海市道教學院召開的分卷工作會上,華東師大哲學系副主任劉梁劍出席並講話;在山東大學召開的《道教通史·金元卷》工作會上,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書記李平生致辭,並表示願同課題組和道教界開展交流合作。各分卷作者所在單位均給予大力支持,說明課題的設立及開展已引起各方的重視,課題組要充分利用,形成合力,助推課題工作。

2 方向正確,立意深遠

肖虹局長在講話中強調,課題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要服務於道教文化創新發展。課題組對此非常贊同,並有自己的詮釋。盧國龍研究員認為,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課題宗旨就是要凝聚道教作為社會團體的精神,引導道教將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的共識,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已經確立的課題基本思路,揭示了道教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所呈現的精神傳統,與核心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是吻合的。此外,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各地道教界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道教中國化活動,在培訓班授課,參與有關研討等活動,為道教界的發展建言獻策,都是一個很好的展現。本年,盧國龍研究員五次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和中央統戰部舉辦的道教界人士培訓班授課,講授道教歷史中與當今時代緊密相關併產生積極作用的教義。可以說,盧國龍研究員作為課題主持人,牢牢地把握著正確的政治方向。

道教具有經卷浩繁、門派眾多的特點,然而縱觀它的發展歷史,大規模的學術活動卻並不多見。唐、宋、明、清幾朝的編修《道藏》,是對道經的收集整理歸類,要論對教義體系的研究建構,類似的做法恐怕要追溯到北周武帝編纂《無上秘要》了。此次課題立項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均在課題方案中有所闡述,此處不再贅言。可以說,課題的設立是新時代道教界開天闢地的一件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必將在道教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3 凝聚共識,集體發力

本課題是當代道教研究界的首次就教義所展開的大規模集體合作項目,也是學界與教界在教義思想領域首次開展的深入合作,具有多方面意義。

首先,樹立了道教研究界的自信。我們知道,在國內的學科設置上,哲學是一級學科,宗教學是哲學方向下的二級學科,而道教又是宗教學下的(三級)研究方向,這種學科設置產生的諸多弊端,客觀上限制了道教研究的發展,結果是道教研究在中國學術界難以佔得一席之地。盧國龍研究員2001 年就憑《道教哲學》一書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胡繩哲學獎”,他的《郭象評傳》、《中國重玄學》等著作和文章已被公認為是道教研究界里程碑式的成果。2015年,中國社科院及中國人民大學十幾位著名學者在山東青島舉辦了關於盧國龍《宋儒微言》一書的研討會,足以見盧國龍的學術成就及學術地位。本次課題思路,是盧國龍研究員幾十年研究的積累,也是他長期思考的提煉。同時,課題參與者也都是各高校及研究院所的專業骨幹,是道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然而,單個力量畢竟有限,此次一眾學者的凝心聚力,必定會給正在蓬勃奮起的道教研究界一針強心劑。在當代其他學術領域,這種眾人合力開展文化工程的情況也不多見,其成果必定令整個學術界為之側目。

其次,擁有國際道教研究話語權。研究道教的人都知道,雖然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是以現代學術方法對道教進行研究卻是始於外國。一百多年前,當法國和日本的漢學家對中國的道教作為了解中國的途徑加以研究時,道教在中國還被視作封建迷信棄如敝履,甚至歐美韓國的學者也都走在了我們前面。這種時間上的落差,以及宗教研究土壤的貧瘠,使得中國的學者很長時間裡在道教研究上沒有話語權。除了陳國符、陳垣等幾位前輩學者能夠在國際道教研究界佔有一席之地,其他能夠拿得出手的成果真是鳳毛麟角。這其中自然有語言的障礙等客觀原因,道教研究界整體水平的不高是研究成果不被認可的主要原因。盧國龍研究員此次在學術規範上嚴格要求,各分卷工作要在各自提綱的基礎上,首先對以往學術成果進行研究綜述,再做本卷的資料長編,也就是說把支持自己提綱和觀點的史料單獨集結成冊。此資料長編絕不是單純的史料羅列,而是按照規定的體例,按照提綱內容進行分類。這除了使寫作思路更加清晰之外,更是為後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史料。所謂“前修未密,後出轉精”,在課題主持人嚴格的要求、精心的安排以及大家的配合之下,必定會使道教研究的整體學術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再次,道教界主體性突顯。道教的研究對象是鮮活的存在,學界一直本著“學術需理性,信仰要寬容”的方針與自己的研究對象和諧相處,教界也儘量拋卻信仰上的差異而去理解和接納學者的研究成果。但是,因一些客觀原因,很少有道士能夠獨立進行研究,甚至沒有參與其中的機會。此次課題,除編纂委員會之外,還成立了大部分由道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在宗教性較強的分卷,如《道門威儀》和《道法修持》卷,還聘請了道士擔任諮議委員。在分卷工作會中,都有評審委員和諮議委員參與,並且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如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孟至嶺、張高澄參加了《道門威儀》和《道教通史》明卷、清卷的工作會;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吉宏忠、副秘書長周高德、劉世天參加了《道法修持》卷工作會;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誠達參加了《道教通史·金元卷》工作會,都提出了頗具建設性的意見。其他分卷工作會也均有道教界人士參加,充分符合肖虹局長所提出的“注重突出道教界主體作用與發揮好學者優勢相結合”的要求。此舉同時也開啟了一個學者和道士對話,共同研討的新渠道。

4 尋根溯源,服務道教

道教自身是有著類屬清晰的教義體系的,否則也不會有道教兩千年的教派史,以及與華夏文明同在的五千年文化史。然而這是道教內部的視角,外人的看法卻不盡然。如元代馬端臨“道家之術,雜而多端”之說,雖然讓教內人士聽著不舒服,卻也不無道理。再如南朝佛教徒謝鎮之謂“道家經籍簡陋,多生穿鑿”,雖然是道佛之爭中的論調,但也是讓人家有這個“小辮子”可以抓。自漢末至宋元,是道教經書層累疊加的歷史時期。之後的一千多年裡,有對道藏的重修,卻鮮見於教義的建構。盧國龍研究員認為,道教的教義具有開放性,隨著社會文化的歷史發展,需要階段性地開展重新建構。而如今道教所處的時代,要求宗教要對教理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的闡釋,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型發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都為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確立了前提和依據,可以說是重構教義體系的大好時機。本課題應運而生,是歷史的必然。

課題第一卷《道經通繹》,滿足了道教界希望在卷帙浩繁的經書中整理出一部“聖經”的要求,即從全部道教文獻中抽繹出一本道教經典,符合道教信仰、教義、修持、儀軌的體系性,從而便於教內外人士準確、系統地瞭解道教。第二卷《道理通義》,是道教教義體系的研述性專著,可以理解為對《道經通繹》的現代詮釋,要凸顯出概念性、邏輯性。第三卷《道門威儀》,是道教儀式的自我敘述,著眼點是將道教儀式作為中華禮樂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介紹知識,闡述各種服飾、器具、字畫符號的象徵意義,揭示道教儀式在中華禮樂文明大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卷《道法修持》,關於道教修持方法和境界的研述性專著,以完整的修道人生為基本線索和框架,諸如拜師入道、持戒誦經、修行參訪等等,既方便學道者循序漸進,也為教外人士瞭解道教生活提供入門路徑。換言之,一、二卷是對“道”的系統梳理,三、四卷是對“術”的重新闡釋。道與術相須而行,才是完美的道教。長時間來,道教之所以被人詬病為抽籤算卦看風水,應是這些術脫離了道而存在,或者是施術的人沒有把握道所致。第五卷《道教通史》,下分《先秦卷》《秦漢卷》《三國魏晉卷》《南北朝卷》《隋唐卷》《五代北宋卷》《南宋卷》《金元卷》《明卷》《清卷》。本卷的特點一是對道教史的斷代更為科學合理。道教雖然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具有自身的發展規律,與各個歷史時期的階段並不完全吻合,不能照搬通常的歷史斷代。二是建設性理解道教的出發點與立場。按照盧國龍研究員的要求,本課題道教史的書寫方式,不是慣常意義下的通史,而是對道教信仰史、社會史的建構,這種建構是建立在對史料認真仔細的篩選以及理性和專業分析之上。就是說要建設性地理解道教,關鍵是既要邏輯自洽,又要體現歷史的脈絡,追求歷史與邏輯的統一。第三是對於以往道教史寫作的糾偏,目前國內存在的道教史,由於成書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其中一些觀點以及對道教的評判並不客觀,甚至存在錯誤。本次道教史的寫作,力求克服以往學界研究和理解道教的侷限,共同達成建設性理解道教的學術目標。在有道教界人士參與的前提下,再加上學者們的學術自覺與課題組要求的學術規範,最後呈現出來的應該是一部全面客觀的道教史。

如果把課題比做一棵大樹,那麼《道經通繹》是它紮實的樹根,《道理通義》是茁壯的樹幹,《道門威儀》與《道法修持》則是似錦的繁葉,《道教通史》就是脈絡清晰的年輪。

當代道教的自身建設,最急迫的是教風建設、人才培養以及制定更為合理的戒律。教風建設的關鍵是使道士持守純正的信仰,這其中又有兩個含義,其一為信仰要堅定虔誠,其二是要對自己所信仰的理念有清晰的認知。而道教的傳承方式,在進入新時代後,由過去的師徒相授逐漸轉變為院校集中授課。目前全國共有道教學院10所,是道教界培養人才的主要渠道。而在各個道教學院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卻一直沒有統一適用的教材。其背後的原因應該是道教界還沒有對自己的教義懷有統一的認識,或者說在精神信仰的層面達到應該達到的一致性,學術學理層面也還沒有透徹地梳理出來。對於當今道教界一些對於戒律改革的呼聲,盧國龍研究員認為稱作“精嚴戒律”更為合適,即對道教戒律的產生和豐富做歷史的梳理,將作為底線倫理的“戒”與修持向上一路的“行”既做條目區分又做教義貫通,從而總結出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條目,即在“師古”與“用今”之間找到生長點。如上課題組與道教界的互動,都展現出“道教教義體系的現代建構”課題一方面遵循嚴格的學術規範,另一方面又切實關注道教現狀的基本格局,而道教界的深入參與課題,更是鍛鍊和培養人才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