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清明現場祭掃”,恰是推行新式祭祀好時機

3月7日,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於清明祭掃服務管理的通告。通告稱:全市所有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繼續暫停市民群眾現場祭掃活動;暫停組織公祭、江祭等群體性活動。清明節期間停止所有現場祭祀活動。(3月9日《揚子晚報》)

清明節馬上就要來了,很多市民已經開始為祭祀親人做準備。然而,今年的清明節註定與往年不同。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市民紛紛到公墓祭奠親人,必定會存在隱患。因此,南京市取消“清明現場祭掃”活動,具有現實意義。

有媒體報道說:近日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舉行的一個葬禮上,由於參與活動人數眾多,新冠肺炎患者被確診了60例。雖然事情發生在國外,但是卻值得警惕。這說明,疫情當前,祭祀方式需要深刻變革。我們國家是文明古國,百姓對於清明節祭祀親人更有著濃烈的願望和訴求。而疫情當前,傳統的“現場祭掃”確實是一種潛在隱患,不管是 “聚集性的祭掃”還是“個人的祭掃”都有不安全因素。暫時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是確保安全的需要。

沒有了“現場祭掃”是不是就不能更好懷想親人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實祭祀親人的方式有很多。這個時候恰恰是推行新式祭掃方式的好時機。我們應該大力度倡導科學的、文明的、健康的、環保的祭掃方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那種對故人的思念,那種對昔日的回望,那種對舊情的眷戀,再次如滔滔江水一樣席捲心田,再次如洶湧波濤一樣拍擊心靈,再次如雲捲雲舒一樣襲擊心房。是的,懷想故人,是每一個人最純淨的情愫。但是,表達“雨紛紛”的心情,未必需要讓文明也“欲斷魂”。

在這個文明的時代裡,在這個前行的社會里,觀念也不能還是穿著長袍馬褂,也應該換上新文明的衣裳。古時候,表達對故人的思念,可選擇的途徑不多,於是燒紙也就成了唯一的表達方式。今天則不同了,我們可以用於表達心情的方式越來越多。祭奠親人,未必需要讓菸灰飄散,未必需要讓火苗跳躍。我們更應該讓思念在心頭燃燒。

文明祭奠、綠色祭奠、生態祭奠都是很好的選擇。我們可以寫一篇祭奠的文章發表在論壇上,表達對故人的思念;我們可以到祭奠網頁,為親人點燃一盞燭火,捎去我們的愛戀;我們也可以在清明節的晚上,遙望星空,讓思緒飄飛,讓默默的淚水洗盡心裡的鉛華。

懷想故人,我們可以淚流滿面,我們可以思緒飄飛,我們可以讓心田“雨紛紛”。這個思念的季節裡,我們還是少些“現場祭祀”,多些祭祀的新方式。(郭元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