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一德格天1


《水浒传》的好汉去饭店都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特别的豪爽,有的人好奇,一个人能吃的下二斤牛肉吗?其实这并不是影视剧的夸张,二斤牛肉多吗?在古代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大多数人都是从事农耕生产,跟现代机械化生产并不一样,换言之干的都是体力活,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人吃三碗大米饭并不稀奇,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机械代替人的劳动,所以吃的少也很正常。

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一百零八条好汉,这里面有一百零五位是男性,他们大部分都是人高马大身材魁梧的人,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也非常豪爽,和文质彬彬的文人大相径庭。这些好汉常年游走于各地,他们见多识广,而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能够行侠仗义也需要有武艺才行,小说中所描写的好汉们功夫都不差,武松就是一个典型,他的力量可以和老虎想抗衡,否则也不可能会将凶猛的老虎打败。但是有这样的力气也需要有充足的食物来补充才行,因此可想而知这些好汉们的食量都很大,吃下二斤牛肉是完全有可能的。

另外在小说中出现的其他好汉也是一样身材魁梧,而这些都需要吃下很多食物才行。再来看当时的二斤牛肉究竟有多少,其实按照斤两换算之后就会发现,宋朝时期的一斤等同于如今的六百克,所以二斤牛肉就是不到两斤半的分量。这么多的牛肉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真的没有办法一顿之内吃完,但是古人和现代人不同,当时的人无论是种地还是劳作,都是拼体力,没有体力就赚不到钱也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所以当时的男子饭量很大,现代人无法想象也无法相比。像武松这样的英雄好汉平日耗费的力气更多,所以他们一顿饭可以吃下二斤牛肉,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更何况,即便是现代社会,还有很多人饭量异于常人,他们被称作为大胃王,因为他们一顿饭可以吃下普通人几倍的饭量,而且还不会感觉撑得慌,在现代社会都存在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就更加平常了,所以水浒好汉去饭馆一次吃二斤牛肉是完全有可能的。


历史课课代表


两斤牛肉多么,在这里咱不讨论古代吃牛肉的合法性,管他让吃不让吃,小说里就这么写了,咱就当牛肉是英雄好汉的标配主食。

那么问题来了,两斤牛肉多吗,说实话,这个要辨别着来看。以前在学校食堂吃饭,我们大部分男生都是五两饭,后来去同学学校,我跟人家说吃五两饭,同学当场就惊了,说我们一般就二两,能吃的三两。我体格子不大,如何吃的下五两饭。后来同学去打饭,我看了一下,人家二两饭跟我们那五两差不多,我们一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计量标准不同,我们学校用熟米饭计量,他们是生米饭,标准不同,所以产生了差异。

一般来说,现在生牛肉煮熟,出品率也就是六七成,也就是说一斤生牛肉煮熟也就六七两。这样问题就来了,好汉们吃的牛肉是怎么算的呢。按照当时的情境描述,都是说切两斤熟牛肉上来,这些好汉们性子豪爽,也不会盯着店家的斤两去看。但直接说切两斤熟牛肉,这里应该指的就是做熟以后的牛肉进行称切,不然也不好称量换算呢。这样看来这样两斤熟牛肉大概相当于三斤到三斤半,一次性吃这么多牛肉,这饭量确实很大了,但是如鲁智深,武松那样的壮汉,其实再多两斤也吃的下。



如果非要细推两斤牛肉算今天的多少,可以再细究一下,有人说古代一斤十六两,跟今天的一斤可不同,那不得八百克。确实,古代斤两是十六进制的,但是古代度量衡的两跟今天的两也不一样啊。根据相关记载,古代一斤换算成克,每个朝代都有不同,宋元时期一斤约等于今天633克,两斤熟牛肉大概就相当于今天接近两千克,四斤左右,这个量今天的大吨位的摔跤手和相扑运动员吃起来也是没问题的。

当然不要说那些专业人士了,对于吃饭这事民间高手也是颇多,并且永远不能拿体型外貌去揣度。高中时候有个同学,个头不高有点壮,吃起东西来不要命。最夸张一次一顿早饭四碗牛肉拉面外加十根油条,虽说牛肉面里牛肉没几片,但是面条实实在在的,正常人一碗饱。照他那架势,一顿饭真给他两斤熟牛肉,我毫不怀疑他可以完全吃下去。我自己仍然记得六七岁时,就是北方村里包的那种大包子一顿饭我可以吃四个,现在两个我都吃不下。

小说里描写两斤牛肉,主要还是虚指,听起来好听而已。通过对牛肉的描写,也可以反映出不同好汉的性格和经历。像武松,鲁智深吃饭直接来几斤酒几斤肉,豪爽大方,喊起来也霸气。不管怎么说,牛肉也不是寻常百姓可以吃的,好汉配牛肉,越吃越有劲。比如同样是梁山好汉,像宋江就要酸溜溜的吃鱼,还要专门挑鲜活的鱼来做醒酒汤,还要挑金色鲤鱼,吃起来才爽口。结果他贪口吃多了,居然半夜拉肚,搞得死去活来。后来好了他又跑出去喝醉了,题了个反诗直接被抓了。看看这就不一样了,宋江跟武松,鲁智深等人的差别透过吃食就可以反应出来。

现在看水浒好汉里吃牛肉的场景,其实十分羡慕,那种豪情是今天很难体会到的。就算自己买几斤牛肉自己家里做一做,一个人吃恐怕也没有胃口吃得下那么多。如果跑到店里呢,比如说那种高级点的烤肉店,人家拿着雪花牛肉拿着天平刀过来,一点点切下来放天平上论克称,称一下几百上千就没了,如果没钱看着那克数变化肝儿都要颤。这样的饭吃下来,一点不爽气,哪里还有吃牛肉的痛快。


一览众河小


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喜欢用美食表达爱、相信付出爱是让自己幸福的最好方式,更多美食问答,请关注觅源良食,让我们给您答疑解惑!

刚刚上大学,让我最开心的事情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因为我,从小就非常羡慕可以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的同学;

那时的大学食堂,需要先购买饭菜票,然后才能去窗口排队打饭,窗口的上方挂着一个醒目的小黑板,用粉笔书写着当天供应的菜谱,我读大学那会,食堂吃饭,花上4-5元钱,算是比较奢侈,多数时候,我的午饭都在2元钱左右;

食堂打饭,米饭和菜是分开的,需要告诉打饭的师傅,我要二两米饭、一份番茄炒鸡蛋、一份粉蒸肉,类似这样,我第一天打饭,要的是二两米饭,逐渐从二两加到三两,最后直到我大学毕业,在食堂打饭,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打四两米饭和两个小菜,才勉强能吃饱;

节假日回家,爸妈爱问,学校的伙食如何,吃的好不好?我如实的将食堂的情况告诉爸妈,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吃这么多,四两米饭还外加2个小菜,爸妈嘲讽我吃的多,之后回想起学校的伙食,可能是油水少,所以米饭才吃的多;

现在的我,估计是吃不下四两米饭的,对于题主的这道问答题,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吗?换位思考,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物以稀为贵,吃牛肉在宋朝是违法的事情,水浒传里的好汉每次下馆子,都能够吃到牛肉吗?

昨晚,我就看到了题主的这道问答题,想到中国的古代,牛多半属于生产工具,吃牛肉属于违法的事情,宋朝的达官贵人爱吃羊肉,普通百姓的状态是吃不起羊肉,不能吃牛肉、不会做猪肉,认为牛肉最好吃,在整本小说中,给我们留下了好汉经常吃牛肉的印象,除了好汉们自己杀牛吃之外,其实全书,好汉们下馆子吃牛肉,也就是10次以上,不到二十次,大多时候下馆子吃的都不是牛肉,但凡是吃牛肉,酒馆多数在偏僻之处;

除了大名府的那家酒店之外,不是偏僻的地主庄园、就是野外黑店,印象深刻的章节,拳打镇关西,郑屠抢来的那家酒店,就没有销售牛肉,卖的是猪肉,宋朝有类似工商登记的法律,登记在册的酒店几乎是不卖牛肉的,所以,水浒中的好汉,除了在法外之地,比如梁山、野外黑店等,其实,想吃牛肉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为什么好汉们都喜欢吃牛肉了?

耕牛,在宋朝时期,是百姓的重要生产工具,法律是禁止宰杀耕牛的,但是宋代百姓,认为牛肉为最好吃的肉类,羊肉和鱼肉稍差,猪肉最不屑,好吃的牛肉不让吃,带来一件高风险高利润的买卖,巨大的利润驱动,远离大城市的人就会冒险杀牛,所以能吃到牛肉的地方多半是偏远之处、法外之地,普通百姓哪里吃的起,而且普通百姓也没有这个信息来源,只有反抗朝廷的好汉们才会在偏僻之地、野外黑店出没,好汉们喜欢吃牛肉,是在向外界传输着两层意思,一是我就敢吃,天不怕地不怕,我有特权、二是,牛肉也确实好吃;

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我读大学那会,四两米饭外加2个小菜,总量也在6-7两左右,水浒中的好汉都是练武之人,比常人吃的多,那时肯定的,牛肉属于美味,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到,偶尔一次,多吃或者吃撑,想必也不是没有可能;

水浒四大名著之一,简单的说,是一部英雄传奇的长篇小说,就好比很多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各种轻功、武功招式等都是杜撰的,主要是为小说中的人物服务,有时不合乎常理也是正常的,所以,水浒中描写好汉吃牛肉的环节,我觉得也有可能是为了凸显好汉们的人物性格、英雄气概的表现,适当的夸张,也算是为小说人物服务;

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写到最后,还想啰嗦几句,老婆对我这篇问答,提出了她的一点想法,说我没有在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到底能否吃下?

我反问老婆,下田耕种的农民伯伯你看到过没有?重体力劳动都是很能吃的,老婆接过我的话,说:农民伯伯吃的都是米饭,不是牛肉;

我心里默默的说,天天都吃牛肉,农民伯伯也舍不得、也没有必要啊,居家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康饮食合理搭配才是正途,只有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才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们吃下两斤牛肉,我觉得真不算事,想想李逵,浔阳江畔的小酒馆,吃下的那么大一盘肉,应该不止两斤吧?

现实生活中,一餐吃下两斤肉的人,我真没有看到过,不过想想我们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是我看到的太少而已,所以,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我想还是有可能的;

另外,小说中的人物,有时不合乎常理也是正常的,水浒中描写好汉吃牛肉的环节,我觉得也有可能是为了凸显好汉们的人物性格、英雄气概的表现,适当的夸张,也算是为小说人物服务;

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们留言,大家一起聊一聊您的看法,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分享带来快乐,我们在评论区等您;



我们尽量做到恰如合适、通过原创图文,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为您分享一道道菜肴,它们美味、漂亮、营养,您要什么样的美食,在这里希望我们能够给您!

觅源良食


本期导读: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请问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一个人完全可以吃完二斤牛肉的,但也区分牛肉是怎么做的,因为要是牛肉烹饪方法不对的话,那么不要说二斤牛肉了,能吃完一斤牛肉就不错了,所以一个人要想快速吃完二斤牛肉

那么这些牛肉就必须是酱牛肉,卤牛肉,纯牛肉了,因为只有在吃这些牛肉的时候,才能专心致志的对付这些牛肉,才能快速的消化这些牛肉,至于其它的牛肉烹饪方法,估计不可能吃完二斤牛肉的



因为在制作牛肉的时候,要是加点土豆配菜之类的,那么我们在吃牛肉的时候,就不可能做到专心致志的对付这些牛肉了,而一但不能做到专心致志的对付牛肉了,那么就要分心对付其它配菜了,

而一但分心对付其它配菜了,那么就是很容易吃饱了,而一但我们吃饱了,那么也就不想再吃任何东西了,所以一个人要想稳妥的吃完二斤牛肉,那么牛肉的烹饪方法就是至关重要的


而且根据我查到的资料来看,那些水浒好汉在吃牛肉的时候,也多是点的酱牛肉纯牛肉,基本没有点牛肉烧菜的,而一但没有点牛肉烧菜了,那么这些水浒好汉在吃牛肉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快速吃完了

何况这些水浒好汉又多是运动达人的,而只要是运动达人了,那么他们的身体就是很需要蛋白质的,而牛肉这种肉食品又是高蛋白的肉食品了,所以他们在吃这些牛肉的时候,就可以做到一边消化一边进食了

而只要能做到一边消化一边进食了,那么吃个二斤牛肉也就是小意思的事情了,至于那些不喜欢运动的人,就不可能快速吃完二斤牛肉了,估计连二斤牛肉也是吃不完的,因为这些不喜欢运动的人,

对于营养需求那是不强烈的,而一但对营养需求不强烈了,那么在吃牛肉的时候消化就会变慢了,而一但消化变慢了,那么吃不了多少就会感觉饱腹感了,而只要有饱腹感了,那么也就吃下去了


七哥美食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宋代1斤相当于今天600多克,2斤也就是1公斤多的样子。

那么问题来了,1个人吃得下1公斤多的牛肉吗?

负责任的说,绝对吃得了。

大家注意,无论是景阳冈的武松,还是鲁智深,吃饭的时候都只是喝酒和吃肉,没见谁吃过饭,最多吃一些熟菜(蔬菜)过过嘴。

也就是说,他们其实一顿饭吃的就是肉而已。

在古代,肉食还是比较少的,老百姓主要都是素食。就算毛泽东时代一个月也不过2两肉的配给。

要不然,也不会老百姓对土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么羡慕了。

而常年不怎么吃肉,肚子里面就没有油水,偶尔吃一顿自然会吃很多。

萨沙有个远房亲戚,中年汉子,身材高大,从江苏偏远农村来南京旅游。

80年代初我老爸接待他去秦淮河游玩,中午去吃了著名的金陵小笼包(当时已经不用粮票了)。

这个亲戚一口气吃了4笼半,共30只小笼包。把我爸惊得目瞪口呆,怕他吃撑了。

大家算算,30只小笼包得多少肉,放今天谁能吃得下去?

但当年农民在家常年不怎么吃肉,肚子里面没油水,吃起来就这样。

况且,在宋代后期吃牛肉虽然不犯法,但毕竟也是很稀少,不容易吃到的。牛肉在那个年代,属于高级饮食,武松之流也就是偶尔吃一吃。

大家可以看到,水浒书中史进给鲁智深吃几块干肉烧饼,在当时已经算是不错的饮食了。

既然偶尔吃一次美味,自然能吃多少吃多少。就像大家去吃高档自助餐,平时只能吃1斤饭的,此时绝对能吃到2斤。

另外,武松和鲁智深之流都是当时的大汉。尤其武松,身高至少1米85以上,体重接近200斤。这种大汉本来就很能吃,一顿吃1公斤肉也不算什么。

大家可以去看看运动队摔跤、柔道运动员平时怎么吃东西,保准吓你一跳。

而这些运动员平时也就是训练训练,武松、鲁智深这种走江湖,平时都需要长距离徒步,还要背着行李之内,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


萨沙


记得当兵那几年,超重的体能训练,就没感觉饱过。三百斤的油桶,一个人能从地面搬到卡车上。一顿饭最少十个馒头,面条能吃半水桶。记得有次执行任务回来,首长奖励,每人一只烧鸡,一根火腿肠,炒菜随便,啤酒随便,馒头米饭随便。 真的吃光了,一斤多的烧鸡,二斤的火腿肠,米饭馒头没算,四大盆菜吃光了。啤酒没喝。 现代人吃不了,不代表古代人,古代人没有机械,全凭人力,力气小了,能做什么。 听老人讲,修理海河时期,本村一个小伙子,身高一米九以上,从小到大就没吃饱过,力气大到什么程度,一个人,能扛起马拉的大车走几里地。政府要求每村出人整治海河,小伙子被挑上,村里出粮食,让去的人吃一顿饱饭。烙大饼,腌咸菜。当年算最好的。一张饼二斤多点,别人都是吃了一张多,小伙子自己吃了八张,最后说算了不吃了。可惜,最后死在整治海河上。自往上数,抗战时期,我们村一个老国军,一个人一根棒子,敲死了三个日本兵,夺了三把枪逃走。抗战结束,参加过抗美援朝。老人90多去世,去世前一顿饭都比现在的人吃得多。


大嘟嘟熊王子938


先说个真事。解放前我们村最大的财主,家里雇有许多长工,有一天财主吩咐一位身体壮实的长工,赶着二头骡马驮着家里的农产品到县城的集市上去卖,长工赶着骡马一打早就到了二十里外的集市上,到中午的时候农产品售完了,壮汉长工就想到饭店买些饭菜来吃。当长工到了一家卖熟肉铺前,见香喷喷的猪肉就流起了口水,虽然觉得有些吃不起,但谗虫上来了,下了狠心,就要了两斤熟猪肉,店主可能觉得他一副穷酸样,就调侃了一句“二斤熟肉你能吃的完吗”,长工也气愤的说了一句“别说二斤,就是五斤我也吃的完”。这下店主也来劲了,就说“如果你能吃下五斤熟肉,我就不要你钱了,如果你吃不下,五斤肉钱一分也不能少”。

这不,俩人顶起了牛打起了赌。于是,店主就切了五斤熟猪肉,放在了长工面前,长工为下饭又要来了一斤散酒,就吃了起来,也许是怕出五斤猪肉钱,长工愣吃一顿吃下了五斤熟猪肉,喝下了一斤酒。五斤肉是吃下了,但也把长工吃了个脸青紫,店主见势不妙,敢紧将长工扶上马背,老马识途,驮着长工返回村里。这时天气已晚了,老财主心焦,就到村口等,见马驮着长工,长工脸色青紫,话也说不上来了,就吩咐别的长工将其扶下,并泡了浓茶,让长工喝下,这才缓过劲来。这件事至今村里人还当做故事来讲。

还曾听一位曾上过朝鲜战场的老战士讲,抗美援朝时,运到前线的熟猪肉,是无法再加工的,面对残酷的战争,战士们的体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战士们吃这已冰冻的猪肉,也就只能就些生蒜来吃,一个人一顿可吃二、三斤猪肉。

大集体时,农村兴修水利,劳动强度很大,一个男壮劳力,如果让敞开来说,一顿饭可吃下一臂玉米面饼子。何为一臂玉米面饼子呢?就是将手臂张开,从手掌开始放二两面一个的饼子,放一臂到脖子上。这得用多少玉米面粉制做呢,总得有二、三斤面粉吧。

过去,劳动强度大的壮汉是很能吃的。《水浒传》中,李達、武松、鲁智深这样高大魁武的壮汉,力大无穷,又是练武之人,大都是很能吃的,不吃那来的打虎和倒拨垂柳的神力呢。更何说,那时人外出大都是步行,行程中的饭店可没有现在这样多,走了许多路,又饥不渴,到了饭店坐下,梁山好汉这些练武之人,要上几碗水酒,要上二斤牛肉,是完全可以吃个精光的,有时恐怕还不够呢。那怕那时是一斤十六两,那时二斤折合现在三斤多了,但对于李達、武松、鲁智深来说,也定能吃完。

这样的吃法,是不是所有梁山好汉都能吃下去呢?也不尽然,不言女将,就说梁山头领宋江、卢俊义就难以一次吃下二斤牛肉,卢俊义虽棍棒天下第一,也是力大无穷,但卢俊义曾富甲一方,天天山珍海味,让他一次吃二斤牛肉,恐怕难为了他。能一次吃下二斤牛肉者,一是练武的壮汉,二是生活并不富裕的人,没机会年年岁岁顿顿都有牛肉吃。这样的吃法,谈不上科学养生,挣扎在生活线上的人,那来的上谈养生呢。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立水来回答。

应该是能吃得下的。

10年前我在一个建筑工地打零工,当时,有一些工友看着身材很瘦小,很能吃,我在哪里见过最能吃的,一顿能吃12个馍,外加一盆面条,馍是那种北方自己家蒸的馒头,跟外面卖的不一样,相比较要大,而且要实一点。而卖的馒头一般是4个300克左右,12个相当于900克,按照这个来计算,他们的一顿的摄入量应该在2.5斤左右。

小时候,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在过去缺吃缺穿的时候,人们很少有吃饱的时候,而那时他们的饭票合到一顿8两左右,所以,当时一个顺口溜叫:要想吃饱饭每人1斤半。

但是,这个话题放到现在确实有些夸张,在北方人们正常的摄入量一般都是5两白饭/顿。南方就更少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南方找一个同学玩,吃饭的时候我们三个,他们说我们人多,应该得要一桶米饭,听着挺夸张“一桶”,谁知道饭上了之后,当时我就瞪眼了,这一“桶”估计也就5两左右。可见在男方人的饭量更小一点。

相反对于水浒的好汉,一般都是块头比较大,加上练功,自然而然的食量也会大,所以,对于当时的环境,我感觉二斤牛肉应该不算多。


立水


坐办公室的永远理解不了重体力劳动者的饭量!记得九十年代中期,我带着一帮哥们儿装卸汽车。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靠人力,每天大概就是装卸三四百吨吧。十四五个人的装卸队,就有八九个饭大得惊人。北方的海碗羊肉泡馍,每顿饭得四碗汤十五个饼子,饭前饭后的体重能差十几斤。至于一百二三十个饺子,四两的馒头吃八个外加三大碗菜两碗汤,那都是说还干活呢别吃得太饱。

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们这代人也老啦。二斤牛肉算个屁啊!就是我,五十二啦二斤半牛肉我还要加点主食才能饱呢。记得有一次我们吃涮羊肉,每个人都吃了六斤。


猛48751607


现代社会机械取代了很多繁重的劳动力,可能很多人根本已经不清楚过去的劳工的饭量了。

我妈妈的伯伯,也就是我的伯外祖父,以前是地主家的首席劳工。

说白了,就是第一苦力,没人能比他干活多。

我这位伯外祖父身高一米八多不到一米九,体重近200,注意,一点都不胖,浑身都是肌肉。

他一顿饭,至少二斤锅饼,锅饼是压缸面做的,很实,比现在外面能买到的那种锅饼实的多,我小时候吃的时候吃的腮帮子疼。

而且,这二斤锅饼只是主食,他还能吃很多菜,因为年代久远,我母亲也不记得了,这个就没法说了。

而我…当初下井在煤矿干活的时候,一顿饭经常8个油酥火烧,一个大概多少两我也不知道,不下力的普通人一般两个就饱了。

而现在,我已经离开煤矿十年了,自从不下力后,饭量也开始递减,是的,我现在最多三个油酥火烧。

所以我一直认为,人的饭量,是跟体力的消耗有些直接关系的。

两斤牛肉我觉得不夸张,有时候偶尔我去潮汕吃牛肉火锅时,自己一个人也能干出一斤多吊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