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初中數學,解決孩子的粗心問題?

Lucky080808


【引言】很多孩子對數學失去興趣的開始都是來源於粗心,當粗心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考試分數總上不去,題目總是做錯,慢慢的就演變成沒有興趣,不願意學習數學的狀態了。


導致“粗心”的本質原因是什麼??

很多孩子在數學題目做錯,或者是考試丟分的時候,會用粗心兩個字來總結。大家會以為,粗心,不代表對知識沒有掌握,好像是在表達,其實自己已經掌握了知識,也會做題,只是因為一時粗心導致的錯誤,潛在的意思是在麻痺自己,告訴自己,下一次不會犯錯,下一次肯定會作對的。

其實,粗心是學習中的重大問題,反映的是知識的掌握程度與熟練程度,試想,讓你來算1+1,我想沒有任何人會算錯,是因為大家對這個知識點是真的掌握了,熟悉了,在腦海中這個知識點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才不會出錯。孩子粗心,其實就是對知識掌握的還不夠熟練。有的是計算能力有所欠缺,有的是基本公式沒有理解透徹,有的是打草稿的時候隨心所欲……總的來說,分析清楚了粗心的原因,正視問題之後,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改正。



解決“粗心”問題的關鍵一招

比如孩子如果計算總是“粗心”,那麼就要加大對計算題目的訓練。

比如說公式用錯了,那麼就要花個確定的時間去弄明白公式的來龍去脈,從而才能融會貫通,不會再犯“粗心”導致的錯誤。

比如說方法不會,不過當老師一講解的時候立刻懂了,就是那種自己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老師稍微一指點就柳暗花明了,這種狀態其實還是數學方法沒有掌握。初中階段常用的數學方法是可以歸納出來的,就像數形結合、整體還元、三線八角,等等,有很多基本模型是可以歸納總結出來的。

……


以上純屬個人的一點淺見,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願您的孩子學業有成。


初中數學劉老師2020


初中數學分為代數,幾何兩大部分,大多數同學在幾何方面出現迷茫。要學好初中數學:

一,牢固掌握概念和公式,必須徹底理解

這是解題的前提,不知道概念做題就無從入手,就像乘法口訣一樣,只有熟練背誦,深刻理解,遇到不同的題型才能對號入座,靈活運用,正確解答。

二,多練習不同的題型

初中數學題型很多,只看不練是絕對不行的,要自己實操,才能起到練習的作用,達到理論實踐相結合。另外,對於幾何要有思維想象能力,特別是動點問題,抓住核心問題,畫出對應圖形是解題的關鍵。

三,學會歸納總結,分類掌握,舉一反三

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把同一類型的題歸納一套自己的解題秘笈,再遇到同類型的題,就會有清晰的思路,迎刃而解了。

初中的孩子粗心大多是因為小學時留下來的不良習慣。首先要端正學習態度,一個打內心裡牴觸學習的學生,對學習一定是敷衍了事,應付作業的,這樣費再大的勁也很難提升。要認識到這個階段是學業的轉折點,重要性,自己真正願意學才行。其次,儘量讓孩子保持安靜學習,認真審題,理解題意,先多做些基礎的題目,自己檢查,總結每一次出現的不足,逐漸提升做題速度,正確率,加深難度。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不變的真理,加油吧,少年!


數學幫小雨老師


1.一定要給他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在吵雜的環境中學習,不如讓他去玩,學不好還養成一堆學習走思、馬虎大意的壞毛病

2.一定要有錯題集,衡中的學習方法很實用,人是個定向思維模式,上次錯了的題目這次一般來說還會錯,那就需要有錯題集,反思為什麼錯,有了錯題集不單單是把錯題抄上去,一定要不間斷的翻看,提醒自己容易出錯項

3.一定要第一時間解決問題,不要拖,拖的知識點越多他越沒有信心,最後就放棄了

4.有條件的情況下,多跟班主任走走,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這個時候如果家長積極一點,老師在意一點,孩子會受益的







初中數學直播課堂


想要讓數學取得好成績,就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就像是開啟數學大門的一把鑰匙,一旦找到,數學學習起來就會非常的輕鬆…

今天,小編給同學們總結7種學習方法+5個秘笈,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試一試,成績肯定突飛猛進!

7種方法

1.主動預習

預習的目的是主動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有助於調動學習積極主動性,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養自學能力,學會看書。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2.主動思考

很多同學在聽課的過程中,只是簡簡單單的聽,不能主動思考,這樣遇到實際問題時,會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主要原因還是聽課過程中不思考惹的禍。除了我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多想想為什麼要這麼定義,這樣解題的好處是什麼,這樣主動去想,不僅能讓我們更加認真的聽課,也能激發對某些知識的興趣,更有助於學習。

靠著老師的引導,去思考解題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3.善於總結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

(1)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

(2)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

(3)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

(4)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5)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裡?

(6)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

(7)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優?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麼情況下采用嗎?

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孩子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鍊和發展。

4.擴寬解題思路

數學解題不要侷限於本題,而要做到舉一反三、多思多想,解答完一個題目,要想想有沒有其他更加簡便的方法,這樣能夠幫助大家拓寬思路,這樣在以後的做題過程中就會有更多的選擇。

5.必須要有錯題本

說到錯題本不少同學都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好,不需要錯題本就能記住,這是一種“錯覺”,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等到題目增多,學習內容加深,這時就會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了。

錯題本能夠隨時記錄自己的知識短板,幫助強化知識體系,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有很多學霸都是因為積極使用了錯題本,而考取了高分。

6.“1x5”學習法

“1×5”學習法,就是做一道題,要從五個方面思考,這點可以結合前面說到的“總結規律”“拓展思路”。五個方面分別為:

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麼。

②為什麼要這樣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還可以怎樣做,有其它方法嗎?

⑤一題多變看看它有幾種變化的形式

千萬不要覺得麻煩,學習習慣的培養最難的就是最初的一個月,這就像火箭升空一樣,最難的就是點火起飛階段,一旦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在今後的學習中就會非常的輕鬆。

7.獨立完成作業

現在很多學生用一些APP來幫助寫作業,找個照片就有答案,或者是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這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是為了圖快、求速度,如果經常這樣會養成不良的審題習慣,容易走馬觀花、粗心大意。

還有一種是為了圖方便,這會導致同學們養成“怕麻煩”的心理,一旦題目有些難度,自己就開始心煩意亂,思路模糊,因此,大家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5種提分秘籍

1.細心地發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學對概念和公式不夠重視,這類問題反映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對概念的特殊情況重視不夠。例如,在代數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數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數式)中,很多同學忽略了“單個字母或數字也是代數式”。

二是,對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記硬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繫。這樣就不能很好地將學到的知識點與解題聯繫起來。

三是,一部分同學不重視對數學公式的記憶。記憶是理解的基礎。如果你不能將公式爛熟於心,又怎能夠在題目中熟練應用呢?

我們的建議是:更細心一點(觀察特例),更深入一點(瞭解它在題目中的常見考點),更熟練一點(無論它以什麼面目出現,我們都能夠應用自如)。

2.總結相似類型的題目

這個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我們的同學要學會自己做。

當你會總結題目,對所做的題目會分類,知道自己能夠解決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常見的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類型題不會做時,你才真正的掌握了這門學科的竅門,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

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在進入初二、初三以後,同學們會發現,有一部分同學天天做題,可成績不升反降。

其原因就是,他們天天都在做重複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題目反覆做,需要解決的問題卻不能專心攻克。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的整體把握,弄得一團糟。

我們的建議是:“總結歸納”是將題目越做越少的最好辦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

同學們最難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錯誤和困難。但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學們做題目,有兩個重要的目的:

一是,將所學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

另外一個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

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地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我們之所以建議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錯誤和不會的題目,是因為,一旦你做了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現在發現原來就是同一個問題在反覆出現;過去你認為自己有很多問題都不懂,現在發現其實就是這幾個關鍵點沒有解決。

我們的建議是:做題就像挖金礦,每一道錯題都是一塊金礦,只有發掘、冶煉,才會有收穫。

4.就不懂的問題,積極提問、討論

發現了不懂的問題,積極向他人請教。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這一點,很多同學都做不到。

原因可能有兩個方面:

一是,對該問題的重視不夠,不求甚解。

二是,不好意思,怕問老師被訓,問同學被同學瞧不起。抱著這樣的心態,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學好。

“閉門造車”只會讓你的問題越來越多。知識本身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知識不清楚,學到後面時,會更難理解。這些問題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你對該學科慢慢失去興趣。

討論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一個比較難的題目,經過與同學討論,你可能就會獲得很好的靈感,從對方那裡學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有利於大家相互學習。

我們的建議是:“勤學”是基礎,“好問”是關鍵。

5.注重實踐(考試)經驗的培養

考試本身就是一門學問。有些同學平時成績很好,上課老師一提問,什麼都會,課下做題也都會。可一到考試,成績就不理想。

出現這種情況,有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考試心態不好,容易緊張。

二是,考試時間緊,總是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心態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調整,但同時也需要經歷大型考試來鍛鍊。每次考試,大家都要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適應考試節奏。做題速度慢的問題,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做題中解決。

自己平時做作業可以給自己限定時間,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慌亂。

我們的建議是:把“做作業”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做作業。但要強調的是,任何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效,同學們在學習中千萬要避免形式化,一定要追求實效。


妙常識


雖然我是一名英語老師,但我也想談一談粗心的問題,其實,我認為,粗心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不會,因為孩子沒有完全掌握知識,所以他才會粗心,才會犯錯與其說是粗心,我更願意認為他是不會。

那麼如何應該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弄懂相關的知識點,在數學方面,如果運算不足粗心多,那就是運算量訓練不足,要增大訓練量限時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