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小知識,大人必知

兒童健康小知識,大人必知

小孩沒有徵兆突然發燒怎麼回事

孩子在出生以後的生長髮育過程中,特別是在六歲以前,感冒發燒,呼吸道感染都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對於體質不好的孩子來說,每到季節轉換的時候,這些病都會反覆發作。嚴重時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定影響。那麼小孩沒有徵兆突然發燒怎麼回事?

小孩沒有徵兆突然發燒怎麼回事

1、空氣不流通:對於寶寶來說,抵抗力很差,如果家中的窗戶長時間關閉,沒有得到通風,那麼空氣中的汙染物就會被寶寶吸入。

2、飲水量不足:由於寶寶的飲食造成身體內部上火,缺少水分就會導致內火不能得到有效釋放,進而引發發燒。

3、季節變化:由於季節變化,寶寶穿的衣服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導致發燒。

4、預防措施不足:寶寶在成長階段應當及時按時打預防針。

5、病毒感染:由於空氣中的病毒造成支氣管炎等病症,從而引發發燒。

小孩發燒怎麼辦

1、維持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衣物

寶寶發燒時不要驚慌,注意觀察其他的症狀和全身狀態,再進行應對。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嘗試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退熱貼

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助發汗

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謹慎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

小孩沒有徵兆突然發燒怎麼回事?發燒是小孩子生病的常見症狀。如果是突然發燒,說明孩子體內有了感染,或者是因為受涼而導致。這時候要儘快到醫院查明原因,不要自行在家用退燒藥。防止退燒後把潛在的疾病掩蓋。這一點是所有家長需要注意的。


孩子特別挑食怎麼辦

兒童健康小知識,大人必知


有些孩子不喜歡吃雞蛋,有些孩子不愛吃蔬菜,而這些都是身體裡的必需品,長久不吃,身體上就會出現很多毛病。等去查微量元素,什麼都要補,可愁壞了很多很家長。那麼孩子特別挑食怎麼辦?大家從下文中找答案吧。

孩子挑食是現在大多數家庭的現狀,主要是從小沒有養成習慣。在孩子的飲食上,家長要多做點花樣。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綠色蔬菜,可以從孩子喜歡的顏色開始,然後把蔬菜榨成汁,然後做成餅或者各種小甜食,寶寶就會多吃一點。

孩子特別挑食不能哭著吃掉,這樣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反而要哄著他。如果他有學習的偶像,可以告訴他偶像就是吃這樣菜長大的。要想長大和他一樣,就不能挑食。其次父母也要做好榜樣,多鼓勵孩子吃菜,讓孩子長得更高更壯。

要想讓孩子有個不挑食的好習慣,家長還可以這樣,在家裡建一個積分表,如果孩子吃了某一個菜,可以獎勵5分,這些積分可以在週末的時候兌換孩子喜歡的玩具,這樣堅持下來,既滿足了孩子生長的需要,也滿足了孩子週末的購買慾,對孩子的身心都是非常有健康的。


兒童怎樣才是科學的餵養方式

合理的營養可以促進兒童生長髮育,健康成長,而營養不良將引起各種疾病,並對後來的健康發生影響。那麼,怎樣才算得上科學的餵養方式? 

  科學的餵養方式應該適合於每個小兒各年齡段生長髮育的特點。這對於出生後1年以內的小嬰兒尤為重要,因為這一階段小嬰兒消化代謝不完善,而生長髮育迅速,營養需要相對多,餵養不合理很容易使小兒發生營養偏異,甚至引發疾病。這一時期,母乳是嬰兒最適宜的食品,尤其是4個月以內的嬰兒,母乳是嬰兒唯一的食品及飲料來源。若由於母親或嬰兒的原因,不能堅持母乳餵養的,應選擇適合小兒的配方奶。4個月後及時添加輔食,以補充必需的營養素,併為以後飲食作過渡。 

  科學的餵養方式還應該提供充足平衡的營養,各營養素的比例要合理。營養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是產生熱能的三大營養素,三者所產熱能分別佔總能熱的50%、35%、15%,其中乳類、禽、魚、肉、蛋等優質蛋白質應占總量的50%以上。每種營養素在體內有各自獨特的生理功能,不能相互替代。此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必須合理搭配。為此上海市營養協會推薦了適合不同年齡孩子的平衡膳食金字塔,為兒童每日飲食攝入提供指導:以1-3歲的幼兒膳食4+1方案為例,具體為1-2瓶牛奶,1個蛋,1-2份禽、魚、肉,2份蔬菜與水果,2-3份谷與豆(其中1份相當與50克,1瓶牛奶為227克)。 

  最後,科學的餵養方式還應考慮小兒心理、智能發育。飲食行為的形成受不同年齡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的影響極大,父母必須熟悉個階段嬰幼兒心理發育狀況,採取相適應的餵養方法,才能形成良好的飲食行為。譬如,嬰幼兒有飢餓信息時,立即將嬰幼兒抱起,用動作和語言予以安撫,並親切地抱在懷中哺乳,使嬰兒得到足夠的口欲滿足。這種來自親人一貫的支持和鼓勵性應答,使嬰兒逐漸對母親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這種逐漸形成的母嬰間的依戀關係是小兒今後對周圍的人與物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勇於探索和進行社會交往的重要基礎。


哪些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麼做才能獲得健康

一是、堅持運動加充足睡眠。

運動有益健康,睡眠有助於體力的恢復,讓身體充滿活力。

二是、冥想。

可以幫助達成健康身體的意念要嚮往健康,人才會健康。好的意念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和頭腦。當我們想好的、積極的事情時,大腦分泌內啡肽,心情舒暢;想不好的事情就產生相反的物質,使人生病,加速衰老。

三是、膳食結構合理。

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的“三高”食物。肉類食物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這類食物應少吃為佳。適當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水果、蔬菜、芽苗等食物均含大量水分,能供給人體豐富的水分、維生素及膳食纖維,能幫助體內廢物及毒素的稀釋和排洩。

吃食物的順序。每餐應先吃水果,再吃蔬菜;每餐只吃一種蛋白,不要雞、鴨、魚、肉等混在一起;最後吃主食,且粗細搭配為最好。

保持清淡,控制食量。過重的鹹、甜、油口味,易導致血液黏稠,免疫力下降。高血壓、心腦血管病、骨質疏鬆、肝硬化、胃癌等病的發生與吃鹽過多有關。人體每日鹽的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油脂使血液黏稠。控制食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飽,減少胃的負擔。

四是、為健康投資。

有的人往往是透支健康,再花大價錢醫治。其實在生活中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應在健康時多投資,以防患病。現將健康生活方式做以下概括,通俗易懂、易記、易做到。


洪昭光教授概括的健康“三個平”:

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燕麥牛奶豆腐。

平和心態: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

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洪昭光教授概括的健康面前四種人:

聰明人:主動健康,投資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

易懂、易記、易做到。


洪昭光教授概括的保健三字經:

管住嘴,邁開腿;八分飽,八杯水。

八千步,子午睡;三分酒,不要醉。

不攀比,不受罪;能對比,準富貴。

有頭腦,沒心肺;養心湯,一百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