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嘛?

趙傑


古詩詞中的意象代表著詩人所要表達的主旨思想,從這個角度來看古詩的意象肯定是作者當時就已經想到。柳宗元在古詩文創作方面曾經做過這樣的總結:“文者以明道”,直接點出了文章創作的最根本出發點——明道。這份道就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體現在古詩當中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象。從這一點看意象肯定是在詩人創作這一首詩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字、句作為表達意象的載體,隨著古詩的發展開始字句的推敲和雕琢。也開始出現先有意象後有字句的詩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殘詩和詩文推敲。

意向山水

唐朝前期古詩率性而為的創作

唐代前期詩人創作詩歌大多數時候是有感而發的創作,對於詞句的推敲痕跡並不是很明顯。所以初唐到盛唐的詩句在對仗方面工整性都不如中晚唐。初唐四傑中駱賓王的成名著作《詠鵝》就屬於初唐時期的詩文代表,在對仗追求上就不甚嚴格,但是意象的表達卻渾然一體。當唐詩發展到盛唐時期,率性而為,一蹴而就的古詩創作在李白手中達到巔峰。李白被稱為詩仙,古詩創作題材包含了律詩、絕句、古體詩等主流題材。但是從李白的古詩中能夠發現很多詞句後世修改的痕跡。

李白

李白的著名五言絕句《靜夜思》就是率性而為被後世修改個別字句的代表。《靜夜思》現在已知的版本已經多達五個版本,這五個版本無人知道究竟哪一個是李白原創。但五個版本卻存在一個內在的共同點——意象。五個版本個別字的修改,就是為了讓《靜夜思》的意象描寫更加唯美,更加有韻味。從本質上言這些修改都建立在不改變《靜夜思》寫景抒情的主題架構基礎之上。這種個別字句瑕疵,整體意象完美的古詩,在初唐絕不是個例,而是很常見的現象。

靜夜思五個版本

中晚唐推字句推敲

這種不拘一格率性而為的創作到了中晚唐以後逐漸發生改變。詩人開始追求字句意境、對仗和用典。也是從這時候起古詩的創作開始出現字句的推敲。最出名的就是苦吟詩人“郊寒島瘦”的賈島和孟郊。賈島對於詩句中字的追求就像他的詩句一樣“十年磨一劍”。字句的推敲就是出自賈島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中用敲還是推的探究。但是詩中推敲的使用對於詩的整體意象而言,並無太大影響,之時改變了僧人的微小動作,讓詩更有韻味。

推敲

到了唐朝晚期這種現象也越發的明顯,例如李商隱的七律《錦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對於用典的追求已經到了極致。句句用典,而且對於對仗追求痕跡極其明顯。這樣的追求讓古詩喪失了初中唐時期古詩的生機和隨行,稍顯僵硬。

莊生曉夢迷蝴蝶

晚唐的古詩創作追求一直延續到宋朝,甚至在宋朝殘詩開始經常出現。殘詩是詩人在日常生活當中偶得一兩句詩,卻不能稱為獨立篇章,於是寫下之後留待日後補全。但創作出的這些字句往往已經代表整首詩句的意象。而後補詩句的作用則是讓意象表達更為完整。如無特殊情況不會改變詩句原本意象。

宋朝對晚唐詩詞推敲的延續

宋朝著名詩人王安石和蘇軾因為續寫詩句還留下一段佳話。蘇軾無意間看到王安石書桌上放著一首寫到一半的《詠菊》詩“西風昨夜過園林,吹落黃花遍地金。”蘇軾以為王安石寫菊花滿地是錯誤描寫。就在後邊添加兩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

宋朝都城開封菊花

從這我們不難看出,王安石看見滿地金黃菊花有感而發寫出了前兩句。可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王安石沒有寫下半句,但是從上半句不難看出,本詩的意象是要讚美菊花。也就是詩的意象已經定下,所欠缺的是後半句的詞句表達。而蘇軾看到王安石詩句所增添的下半句則是在表達自己看見上半句時的想法。所續寫下聯筆鋒一轉,由讚美菊花意象改為鬥詩的字句推敲。再從蘇軾觀看王安石上半句產生的舉動來看,宋朝詩創作當中非常講究字句的推敲,達到對意象的精準描述。

字句點綴與意象

後記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詩的創作當中,詩人對於一首詩的意象表達在詩開始創作之時已經確定。對於表達意象的字句上,隨著古詩創作的發展,開始出現字句的推敲和殘詩續寫。但字句推敲和殘詩續寫一般都不會改變詩的整體意象。字句的推敲和殘詩續寫都是為了更加準確的表發意象,讓意象更加深遠更具韻味。


詩與歷史


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當時真得能想這麼多嗎?

答:直擊問題,當然古詩意象都有一定的含義,真得想象很豐富,表面都平淡無奇,內容都寓意深刻,讓人久久不能忘記,啟發人積極進取,下面就舉兩個例說明:

1,墨梅 元 王冕

五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2、現介紹一下作者:王冕(1287—1359)畫家,年少時曾放過牛,屢次沒考上“進士”。

這首詩意思是:我家洗硯池門口有一顆梅花樹,朵朵梅花都開是淡淡的墨色,自己畫上去顏色。不鮮豔,只要留清香滿乾坤。你看是想象的吧,是很豐富。寓意我追求美好事物,不用別人來誇,我就是我,我要像墨梅那樣,開出淡淡清香,我比不了鮮豔紅色,橘色,的梅花,我只留清香滿乾坤。,看圖墨梅和紅梅,橘色比較。

2、觀書有感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1、這首詩意思;半畝方形池塘水像打開的鏡子一樣明亮,天空的光彩和雲的影子,一同在鏡子裡來回晃動,要問方塘的水怎麼這麼清澈,為有源頭送來活水,才能清澈無比。意象,也就是想象很豐富,借景喻理,借池水清澈照映萬物,比喻讀書,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一個人學習也要像池水有源頭,才能有所長進,。“源頭活水”成語比喻新鮮事物發展要有源泉和動力。

最後請您觀看,“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您的活水來了沒有啊?











蘭花幸子


問題: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嘛?


前言

可以用”莫須有“來解答。

有的詩詞的確是作者有意為之;有的詩詞作者未必有意,但是讀者牽強附會;也有作者不是有意為之,但是不經意間使用了典故,這也是一種情況。

更多的情況,是譚獻的說法:作者未必這樣寫,但是讀者未必不這樣理解。

下面把這幾種情況分開解釋一下就明白了。

一、讀者牽強附會

晚唐時的花間詞人溫庭筠有一首《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清朝大學者兼詩人張惠言解讀時,看出了其中有屈原”初服“之意。

於是王國維就笑話其“深文羅織”:

“固哉,皋文之為詞也。飛卿(溫庭筠)《菩薩蠻》 、永叔(歐陽修) 《蝶戀花》 、子瞻(蘇軾)《卜算子》 ,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

另外兩首,分別是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蘇東坡《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初服之意,來自於屈原《離騷》: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脩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既然我進取不成,反而獲罪,那麼我就回來重修休整的服裝,把荷葉作為我的上衣,把荷花作為下裳。

初服,指修身潔行。

張惠言的意思是,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時候常常隱含著作者的賢人君子之志。因為他認為這幾首詞,都有作者藉此”言志“ 的意思。

王國維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他並不認為這幾首詞有這種意思。王國維認為這幾首詞都是”興到之詞“,沒有那麼多深意,張惠言想多了。

張惠言想多了嗎?也許真想多了,也許沒有想多。我們往下看。

二、無一字無來歷-作者有意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有過一段很有名的話: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人能為文章,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陳言..........

讀過這段話,首先想到的就是溫庭筠的《菩薩蠻》我們讀不出有”初服“之意,是因為我們讀書少,或者讀書不精。

因此,即使作者有深意,但是我們看不出來。

在閱讀古人作品的時候,的確如此,不僅我們有時候看不出作者用典,古代的學者也未必能看出來。不瞭解其用典,就不一定能理解其背後的含義。

南宋詞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說到:

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盌,飽得自家君莫管。”此是東坡以文滑稽耳。後讀《雲仙散錄》,載黃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門,則曰“火候足”。乃知此老雖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周紫芝初讀蘇軾《食豬肉詩》的時候,也不知道蘇軾用典。可見現代人理解古詩詞的難度。

草聖張旭《山中留客》詩寫到: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沾衣”二字出於陶潛《歸園田居》:“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知道用典的出處, 聯想到“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就明白這首詩不單描寫了山中的景色, 還有世道汙濁、山水怡情, 勸人歸隱的含義。

杜甫有一首七律《閣夜》:

歲暮 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 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周紫芝《竹坡詩話》解讀到:

凡詩人作語,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餘讀太史公《天官書》:“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蓋暗用遷語,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於此,可以為工也。

周紫芝說“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暗用司馬遷《史記·天官書》 ,其中有”動搖,角大,兵起“等詞語, 有用兵之意。

可以看出杜甫作詩,一字一詞,都非常講究,只是我們不瞭解而已。

三、無一字無來歷-作者無意

上面說到了古人作詩文,無一字無來歷。但是結合張惠言與王國維的不同看法,我們會發現,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雖然”無一字無來歷“,但是作者真得可能”無意“為之。

也就是說,溫庭筠的《菩薩蠻》可能真得沒有用典,但是溫庭筠熟讀離騷,這種”初服“之意深深的印在他的腦子裡。因此做詩詞的時候,無意之間就帶了出來。

就像很多人有口頭禪一樣,出手即是,不由自主做到了”無一字無來歷“。

《唐宋詩醇》中,就認為杜甫未必有意如此:

少陵所以獨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讀書破萬卷,偶拈來即是耳。詩三百篇豈必有所本哉。《唐宋詩醇》

陸游又有不同的認識:

今人解杜詩,但尋出處,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今人作詩,亦未嘗無出處。渠自不知,若為之箋註,亦字字有出處,但不妨......

陸游說,人家作詩其實不曾想過有什麼出處,人家作者自己不知道偶合某出處,但是我們非要給人家作箋註,瞎解釋,當然也算字字有出處......

這大概就是王國維與張惠言有不同看法的解釋了。

四、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那麼張惠言做錯了嗎?

前言裡,介紹過清朝學者譚獻的一段話: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復堂詞錄〉序》)

意思是說,作者未必有這個用心,但是讀者未必讀不出這個意思。

好比我給姚明畫了一幅畫,可是在某些觀眾的眼裡,我畫的是馬雲。還有一部分人說我畫的是趙本山。

作品一旦寫成以後,還需要讀者的認識,才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有時候並不一定是作者希望的結果。

我舉得例子有點極端,用大家常見的話來說就是: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結束語

回到題主的問題:

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嘛?

古詩的意象,有很多詞語有其特殊甚至固定的含義,無論作者是不是真得想那麼多,不妨礙讀者多角度的理解。

似乎有一個段子,某作家的文章被選入考題,要分析其中的含義。這位作者說,我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一時成為笑談。

其實沒有什麼可笑的。

這位作者假如在清朝,寫出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結果被砍了頭,不需要喊冤。

套用譚獻的話說: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你好,我是榛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嗎?我的看法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和受到的教育不同,對一件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這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們來舉個例子。韓寒文采飛揚,取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一等獎。一次語文測驗時,老師用韓寒寫的做題目,讓學生答題。韓寒心中暗喜,這次可以拿個高分了,等成績出來頓時傻了眼。這道閱讀理解題,出了八個問題,他只做對了三個,很過分的是其中一題讓寫出劃線部分作者想表達的含義,他居然做錯了。這件事情後,他多次說過: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語文總喜歡把別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比強行加上別人的看法。

如果說你對韓寒受教育水平低來懷疑的話。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例子。報社記著周南大學畢業,在2008年發表過一篇文章,在2009年被選為福建省高考閱讀理解試題。周南先生自己做了一遍試題,只得了一分,而這道題總分十五分。和韓寒一樣,有道題讓選擇哪個答案說出了作者最真實的意圖,他做錯了。

教育水平是高中還是大學畢業,都沒有改變這個理論,我們對作者思想理解偏差,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的解讀,都是自娛自樂罷了。





榛名


這我倒不覺得。就拿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其中的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說,常常被後世人從整首詩中摘出並加以引用,被大家通曉,而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其實這首詩的起源是在作者被貶二十幾年後應召回京途經揚州與同時被貶的白居易相遇時,在一次筵席中白居易寫了一首七律詩相贈,劉禹錫則以此詩作答。在這首詩中,劉禹錫有對仕途生涯的感嘆,抒發了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感情,同時回憶了二十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最後兩句又回到現實中來。

大凡詩人寫詩,都是由情即景,觸景生情,藉以抒發個的理想、抱負和複雜的情感。我所指詩中的這兩句出現在詩中的頸聯上。這兩句應該有作者回憶的成分。我的猜想是:也許在某一天,劉禹錫在閒暇之餘到附近的江邊散步。猛然間抬頭時,望見江心中有一船隻遇險,除船主與船員們在救險外,或有相識者前來相幫。但絕大多數的船還是選擇了繼續前行。走過一段路後他又發現了一棵枯木,樹葉雕零,形槁杆瘦,越往前走時卻又發現了一片片綠葉蔥蔥的樹林充滿盎然生機。整個景物就在詩人的腦海中活動起來,或許當時就詩性大發而隨口吟出也未可知。但這一時興起吟誦的詩句充滿哲理,有新世物必然超越和代替舊事物的進步思想。但詩人當時或許並末覺察出它有什麼特別。而今人的解讀賦與它深一層的含意。這種聯想合乎情理,也許正和詩人的原意有所契合而被後世認可。但一些過度的解釋也未嘗沒有。這種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魯迅的“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


寧靜致遠19541110


不管是古詩詞還是課文,還有名著,過度解讀是通病

就像寫論文,實在沒得寫了,把杜甫的“自在嬌鶯恰恰啼”的“恰恰”也拿來長篇大論!

當然老師教導我們寫論文不要大而化之,從大處著筆,這樣會導致寫得不深刻 而片面膚淺。應該從小處著筆深挖,深挖該怎麼選擇,這是一個問題。選材很重要,有的人“小題大做”就寫的很有益有用,可讀性強。這需要功底。

還聽聞一件事,一些紅樓夢學者開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晴雯玩骰子”。

當然文章的作者有作者的意思,一首詩必定包含一定意象,意象是詩眼也是詩的靈魂。讀者可以有讀者的理解,過度的理解應該收斂一些吧。

首先從教科書開始,從應試教育考試開始。允許說真話說實話,可以說長篇,不要說假話套話廢話。


文乎


好問題!

這個問題,關係到什麼樣的詩可以算真正的詩。

有個詞,叫神來之筆。我認為,只有那樣的詩,可以稱為詩!這也是,同一個人寫的詩,為什麼有的可以膾炙人口,而有的讓人一看,就感覺該扔的原因。

馬致遠的秋思:枯木寒鴉山徑,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號稱秋思之祖,不可超越。再看看他其他的詩(元曲),只有這個最好。此即是,神來之筆。

不乏好詩者,或說好著名詩人之詩者,對某些詩人的詩,無論好不好,都會竭盡全力的誇讚。也許他喜歡的只是寫詩的名人。


鶴羽


我們小學的時候,幾乎每篇課文都要總結一篇中心思想。魯迅先生的“兩棵棗樹”,也被總結為什麼作者孤獨寂寥的心情啦處在舊時代無力抗爭啦如何如何。現在想起來,不僅可笑,簡直可悲。

古人受到的基礎教育就是那樣,許多用詞典故,用現在的話說,也是“套路”。明清的文學批評家為此沒少諷刺這事兒。我們現在看來意象深遠境界高深,在當時或許只是一部分基本素養的體現,因為大家大都這麼寫。當然,優秀的詩詞作者功力深厚,觀察力敏銳,的確能發現一些尋常詩詞寫手發現不了的東西。但你若說當時的作家個個都能想的像現在的註釋、解讀說的那麼多,打死我也不信的。

有篇課文說歐陽海的,在火車開過來之前他推開了在鐵軌上的驚馬,拯救了奔馳而來的列車。電光火石之間,作者卻精細的描摹了歐陽海一大段心理活動,也真是醉醉的,把真英雄寫假了。這就是典型的過度解讀了。


史鑑人生


確實有的古詩詞是作者那時的心態情感流露,但是,也有好多信手捏來之作,我們我們不做歷史研究,大可不必追求他們怎麼想的,只要你能感悟到那份美或者悽美,甚至那份情操,能與你共鳴而喜歡足夠。任何事物,要麼來裝扮自己,要麼來梳理自己,要麼充實自己,要麼極樂之樂,要麼,痛之切痛。


我是一典


你好,我是成都秋水長天。

每次古詩的意象都這麼有含義,作者們當時真的是能想到這麼多嗎?

個人認為,文學藝術作平的欣賞本身就是一次再創作。個人的閱歷、領悟與欣賞的交角度等因素綜合下,就會每個人自己的理解。正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於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和受到的教育不同,對一件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這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也許那些經典的作品在作者創作時也許本身自己沒有意識到這麼多,但他們創作出來的意象卻切近了人類普遍內心的深層,也就觸動每個不同個體內心深處的某些點,由此生髮了不同的理解與領悟。

希望能對你有所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