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分餐立規矩 倡餐桌新風尚——山東部分餐飲企業恢復堂食見聞

新華社濟南3月13日電(記者陳國峰)進門先測量體溫,然後掃描二維碼登記健康信息,再對雙手和個人物品消毒。傍晚時分,陸續有顧客走進位於山東濟南杆石橋的高第街56號餐廳,經過以上三道程序後方可進入餐廳堂食區域就餐。

記者在這家餐廳的零點區看到,50張餐桌只使用了24張,以便安排客人隔桌就餐,保證足夠間距。每張餐桌均放有菜夾、公勺和一雙42釐米長的公筷,時刻提醒食客使用公用餐具取餐。“零點區每桌只接待兩人,3人以上會安排包間圓桌。”餐廳負責人侯明敬說。

濟南市民孫女士與朋友一行7人,自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出門聚餐。來到高第街56號餐廳後,他們被引導至一個可容納10多人就餐的大包間,鄰座間都保持一米以上距離。

就餐過程中,孫女士驚歎於餐廳服務的細緻入微:每道菜都配備一個分餐夾,隨菜品在隔離罩保護下送至餐桌;餐廳還為他們每人分發一次性手套,以防止在使用公筷公勺時發生交叉傳染。

“以前外出就餐也會用公筷公勺,但沒有形成習慣,以後要適應並堅持這種餐桌新風尚。”孫女士說。

高第街56號餐廳隸屬於山東凱瑞商業集團,適合大眾餐飲消費,目前凱瑞旗下已有70多家門店開放堂食。侯明敬介紹,他們於3月6日恢復堂食,從一開始鮮有問津到現在一天接待近20桌客人,客流量穩步增長。

與凱瑞這類企業“公筷公勺分餐”模式不同,一些主打中高端商務宴請的山東餐飲企業推出“分餐位上”就餐方式,並特製“分餐菜單”,配備分餐器皿,也獲得越來越多顧客認可。

“分餐位上指的是菜品加工完成後,由廚師在備餐間或服務人員在分餐檯對所有菜品進行分餐,按位上餐,用餐過程各吃各的而不交叉。”濟南藍海御華大飯店總經理史俊介紹,他們恢復堂食後,按照分餐的要求重新制定菜單、搭配菜品。

這家飯店此前生意非常紅火,時常一桌難求。疫情給他們一度按下了暫停鍵。通過“分餐位上”這一模式,目前一天接待約10桌顧客。

疫情也給山東部分高端餐飲企業帶來“疫”外收穫,此前較少顧及外賣,在疫情期間主動“觸網”,並組建自己的配送隊伍。“外賣日營業額近5萬元,下一步將作為重點業務經營。”史俊說,他們從疫情中看到新機遇,未來人們會更注重健康養生,對食材選擇、菜單搭配、餐桌禮儀等都提出新要求,這正是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在山東,部分深受老百姓歡迎的快餐店也已陸續復工。臨近中午,位於濟南泉城路上的超意興快餐店裡,顧客間隔一米排隊點餐,近20人的等餐隊伍一直延伸到店外。

記者看到,點餐檯裡所有菜品均為炒菜或燉菜,不再供應涼菜。服務人員用一次性餐具配餐,顧客或打包或堂食。店裡30張四人餐桌均改為單人桌,桌上中央貼有紅色箭頭標註就餐時的朝向。

這家店鋪3月10日恢復堂食業務,目前客流量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一半。超意興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宋業飛說,他們在山東開設的430家店中,330家已復工,其中30多家開放堂食。超意興採取的“分餐自取”堂食模式已在山東部分復工的快餐店裡推廣。

目前,“分餐公勺”“分餐位上”“分餐自取”已被山東省商務廳作為堂食分餐制的三種模式,用於指導不同類型餐飲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恢復正常經營的重要措施。山東省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也已發出倡議,在全省旅遊飯店(餐飲)行業推廣實行“分餐制、公勺公筷雙筷制”,得到全省1500多家旅遊飯店積極響應。

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山東省商務廳調度的1813家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復工1219家,開業率6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