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為什麼會導致戰爭?

cj40448


1929年開始於美國並擴展到全世界的經濟大危機,導致了世界經濟的大蕭條。這個大蕭條加速並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實際上是必然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裡有這麼一個定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追溯一切的政治問題、思想問題和軍事問題,其發生的根源都是經濟問題。經濟出現問題,政治問題就隨之出現,最終必然會導致戰爭。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是某些希特勒這樣的人解決經濟問題的捷徑。大蕭條導致的財政收入的減少,社會矛盾的激化,國際矛盾的激化,法西斯勢力的擴張等都加大了世界大戰爆發的可能性,都有可能是導致戰爭發生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對於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是這樣認識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由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所決定的。因此,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只有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基於這樣一種理論和認識,我們認為美國30年代大危機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基本矛盾的不斷加深和資本主義經濟的不穩定性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那麼經濟的大蕭條為什麼會導致戰爭呢?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具體分析原因如下:

第一,大蕭條縮小了世界市場,列強為擴大市場必然會使用武力手段。從15世紀的新航路開闢開始,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到19世紀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這個以西方列強為主導的世界市場,把全世界的經濟連成一個整體。這意味著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要想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就必須融入並依靠國際市場。國際市場越大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潛力就越大;反之,如果國際市場縮小,那麼西方列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速度就會變慢。而經濟的低速增長會導致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任何一個西方資本主義列強要想恢復經濟的發展,必須擴展自己的市場,而西方列強擴展市場的一貫手段就是通過軍事手段進行對外擴張。英國和荷蘭的戰爭、鴉片戰爭、以及一戰和二戰,都是西方列強通過戰爭手段擴展世界市場。結論就是以戰爭拓展世界市場。


第二,大蕭條使帝國主義國家的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度減少。1929年開始與美國擴展到全世界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世界貿易下降了一半以上,甚至金本位貨幣體系崩潰。這就導致了美國和德國等國家企業大量的破產,工廠大批的倒閉,工人大批的失業。這就意味著,以美國和德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政府從企業收不到稅,從工廠收不到稅,從個人還是收不到稅。也就是說政府的稅收大幅度下降就是必然的。如果一個國家的政府財政收入大幅度下降,就意味著這個政府面臨倒臺的可能性,更加嚴重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可能被推翻,資產階級會失去對政權的控制。如果資產階級丟失了政權,那就意味著無產階級會成為國家的主人。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就必須維護資本主義制度,而要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就必須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大蕭條的狀況下怎麼才能保證政府的財政收入呢?戰爭!這是資本主義政府改善財政收入的最快捷的方式與手段。

第三,大蕭條嚴重破壞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內部的社會秩序,嚴重激化了社會矛盾。1929年從黑色星期四開始的經濟大蕭條發生以後,大批的工廠倒閉,大量的資本家自殺,大量的工人失業。這不僅導致了資本家之間的債務矛盾的激化,也使銀行裡的壞賬越來越多,尤其嚴重的是導致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造成了嚴重的社會恐慌!在這種社會矛盾極其嚴重的情況下,銀行需要政府出面支持,以維持正常運轉;資本家需要政府出面支持,把過剩的產品賣到國際市場;人民需要政府出面支持,提供工作崗位並提高收入以及提高生活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緩和社會矛盾,只有社會矛盾緩和了才能維持資本主義制度,才能保證資產階級的利益不受損害。如果這種社會矛盾不能短時間內解決,那就需要轉移人民的注意力,把這種社會矛盾從內部引向外部。怎麼把社會矛盾從內部引向外部?戰爭!



第四,大蕭條嚴重惡化了國際環境,使得一戰後形成的,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崩潰。1929年的大蕭條是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無論是美國英國還是德國都出現了商品生產過剩的局面。美國想把過剩的產品賣到英國和德國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因為經濟發達的國家人民購買力高,市場大。美國是這樣想的,德國是這樣想的,英國也是這樣想的。都想把自己的過剩產品賣到其他國家,都不想別的國家把過剩的產品賣到自己國家。因此他們採取的手段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提高關稅。這實際上違背了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自由貿易政策,違背了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出的自由主義原則。最後的結果就是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關係更加的惡化。最終西方列強是怎麼解決惡化的國際關係的?戰爭!

第五,大蕭條嚴重削弱了國際秩序的掌控著英國和法國的綜合實力,使得英國和法國無法遏制法西斯勢力的擴張。在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是可以最大化的。從根本上來說,英國和法國不希望任何一個國家在經濟危機時期做出破壞國際秩序的舉動。因為任何破壞都是對英國和法國利益的損害。但是當德國和日本開始破壞當時的國際秩序的時候,英國和法國卻無力阻止。不是他們不想阻止,而是英國和法國的力量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嚴重削弱。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和法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實行了綏靖政策。即通過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來暫時控制住法西斯勢力的擴張,以達到維護英國和法國利益的目的。這種綏靖政策,實際上減少了英國和法國的盟友,削弱了英國和法國的力量,最終導致了第2次世界大戰的加速爆發。1938年9月的慕尼黑陰謀發生的一年以後,也就是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六,大蕭條導致了軍事工業為代表的重工業的極度發達。以德國和日本為代表的法西斯國家,為了解決經濟危機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決定發展軍事工業。發展軍事工業不僅可以解決工人失業的問題,還可以通過政府的財務解決一部分的生產過剩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加強自己國家的軍事力量。通過強大的軍事力量對外發動侵略戰爭,而戰爭又會進一步的推動並擴大軍事工業的發展。……這就形成了一個曾軍事工業到戰爭的循環,法西斯幻想通過這樣的循環來解決經濟危機帶來的財政危機和社會問題;同時法西斯也喚醒,通過這樣的循環,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保障資產階級的利益。

第七,大蕭條導致了西方列強和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的激化。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是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為了把多餘的產品賣出去,西方列強大量的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輸出產品。這種大規模的商品輸出,嚴正的衝擊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工業。引起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資產階級的反抗。中國在1927~1937年間,進行了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在運動中進行了貨幣改革,這次貨幣改革是把中國的貨幣由銀元改為法幣。為什麼這麼改?就是因為國際白銀的價格上漲。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嚴重損害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實際上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對中國進行的掠奪。這種掠奪導致的關係惡化使得美國英國等國家無法有效的阻止法西斯的擴張。法西斯的擴張最終會導致什麼?戰爭!



第八,大蕭條使得資產階級的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大蕭條使得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環境嚴重惡化,資本嚴重萎縮,生產嚴重萎縮,貿易也嚴重萎縮。最終受害的是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解決生產過剩的問題。也就是說資產階級需要更廣闊的商品傾銷的市場。德國資產階級需要傾銷市場,英國資產階級需要傾銷市場,美國資產階級也需要傾銷市場;但是世界市場是一定的。德國佔的市場多了,就意味著英國和美國佔的少了。反之亦然。這就使得各國的資產階級之間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衝突。不同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會採取什麼樣的辦法?戰爭!

第九,大蕭條加強了社會主義蘇聯的實力,導致英國和法國有意的縱容法西斯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國家看來,他們永恆的敵人是社會主義國家,是蘇聯。蘇聯的存在,使得資本主義國家有可能變為社會主義國家。這已經危害到了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英國和法國等國家需要一個弱小的蘇聯。但偏偏在1929年的經濟危機中,蘇聯快速的崛起。到1937年左右,蘇聯在斯大林模式之下經過兩個五年計劃之後,成為了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業強國。僅次於美國。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認為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好!在英國和法國的眼中,強大的蘇聯嚴重的威脅了資本主義自由世界。但當時英國和法國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無法遏制婦聯的強大。因此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想要禍水東引,即引導德國進攻蘇聯。這樣既能削弱德國的力量,也能學著蘇聯的力量,還能使得英國和法國繼續掌控世界。可惜這個一石三鳥的計策沒有成功,二戰開始以後,希特勒首先進攻的是英國和法國。英國和法國怎麼解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戰爭!


總之,經濟上的大蕭條一定會導致財政危機和社會矛盾,一定會導致各國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一定會導致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而這些矛盾的綜合一定會導致戰爭的爆發。所以大蕭條一定會導致戰爭,1929年的經濟危機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符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規律。這實際上是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表現。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取代。但是我們希望再次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要通過和平的手段解決。歷史事實證明,戰爭不僅不會解決經濟危機,反而會毀滅人類經濟建設的成果,毀滅人類文明的成果。現在我們要在WTO的完全協商一致的原則下,通過談判解決經濟問題。畢竟和平與發展才是現今世界全球化下的主流。


歷史緯度


二戰時期的日本、德國、意大利都是因為國內經濟蕭條而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那麼,經濟蕭條為什麼會導致戰爭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意大利兩國的經濟嚴重衰退;奧匈帝國更是直接解體,不復存在;日本雖然作為戰勝國從中分到了一部分利益,但也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損失65億日元(當時1美元=2.63日元)。



隨後在1929年~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中,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均遭到重創,物價飛漲,經濟蕭條。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緩解了經濟危機,而另一個強國蘇聯因為是社會主義國家沒有被牽扯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只有日本、德國、意大利是因為本國經濟蕭條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在這次危機中,日本、德國、意大利的工業生產劇烈下降,大批企業破產,失業人數激增。此外,農副產品價格下跌,農業生產陷入癱瘓。大批工人失業和失去土地的農民生活困苦不堪。工人奪取工廠,農民奪取土地的事情不斷髮生。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和緩解經濟危機,這三個國家先後走上了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積極對外發動侵略戰爭。



在德國,納粹黨領袖希特勒上臺,並制定了法西斯擴張的策略,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在日本,以軍部為核心的法西斯勢力也迅速抬頭,並發動了入侵東北的九一八事變;在意大利,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上臺,併入侵埃塞俄比亞。


在嚐到了侵略擴張的甜頭後,德國、日本、意大利三國政府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由此全面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史的荒野


一個國家崛起,必然會被先發國家遏制,經濟絞殺是最省成本的方法,後發國家的軍隊必須要保護商隊,於是就叮咣五四的幹了,這是一戰。幹到都筋疲力盡,民生凋敝,就該休養生息了,怎麼搞?做買賣貿易,投資生產,當你國內千瘡百孔生活維艱的時候,你的投資會優先投在哪?於是都閉關鎖國,貿易壁壘出現,問題是歐洲都是小國,內需不足以保證經濟持續增長,如德國,是個典型的工業國,有強烈進出口衝動的國家,其他國家也類似。當時的美歐兩強才是對等的經貿合作伙伴,雙方的資本都找不到出路,沒了投資的慾望,於是都吃糠咽菜。當沙赫特從美國融到大額美元,買了大批物資回到德國時,德國的軍事實力馬上就被激活。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壓榨,加上那個來自布勞瑙的裱糊匠的鼓動下,德國戰車發動了,這是二戰


水釆田3


一戰後的法國被德國攪和的一團糟,再加上兩國曆來的世仇,以至於在《凡爾賽和約》(以下簡稱《合約》)中制定了許多苛刻的條款,從而更徹底地“閹割”好戰的德國(魏瑪共和國)。倍感“委屈”和高傲的德意志民族因為無力償還戰爭賠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英美兩國為了自己利益,並不願眼看著法國在歐洲大陸一家“獨大”,同時也是為了盤活美法德之間的“三角債”,開始大量為魏瑪政府貸款,進行投資。 “救活”德國,才能償還法國的戰爭賠款,最後,法國才能償還美國的借款。

短短5年,在美國的“扶持”下,憑藉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日耳曼人精明有效的工作效率,到了1929年,他們完全走出了困境。經濟總量超過了當時的英、法兩國,並躋身國際聯盟,成為與英、法、美平起平坐的大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場由華爾街股市崩盤引發的經濟危機爆發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時間最長的大蕭條,迅速席捲全球。對結束一戰不久,都在“療傷”的歐洲各國來說,無疑是沉重一擊。那麼各國是如何度過危機?為什麼德、美兩國能迅速擺脫大蕭條?

羅斯福新政。

這場由美國引發的危機,受到的傷害最重。“黑色星期四”這一天,股票一路狂洩,金融體系崩潰。約5500家銀行倒閉,13萬家企業破產,工人失業人數達1700萬,加上胡佛政府的放任自流和不干預,致使全國整體水平倒退至1913年。

“臨危受命”的羅斯福不負眾望,他一改過去的自由競爭,強調政府幹預並引導市場。他通過《聯邦證券法》成立了證交會,整頓股市;放棄金本位,保障美元的國際信用;加強金融監管,解決信用危機。

同時,以工代賑的救濟方式,建設基礎設施。失業的工人們都加入到了國家基礎建設中去,1000個飛機場、800多座學校和醫院拔地而起,工人們領著政府發的工資進行消費,又帶動了企業的復甦。所有這些工程費用,政府僅花了180億美元。

尤其是制定了《社會保險法》負責每一個公民“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一生。受到絕大多數民眾的歡迎和讚許。這些新政的實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美國迅速恢復了實力。

走不出“陰霾”的英、法兩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消耗了英法兩國的國力,為了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由過去的債權國變成債務國。戰後經濟疲軟,雖然沒有遇到產能過剩的問題,但出口貿易受到了很大影響,傳統工業失業率很高。

英國不斷地給失業工人發放救濟金,隨後也廢除了自由貿易,放棄了金本位,減少對國內經濟的衝擊。雖說在這次大蕭條中的影響相對較低,但過去的大英帝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法國面對危機,政府沒有太好的政策出臺,仍然堅持正統的自由競爭政策。可以說是無動於衷、任其發展。相對於解決困境,他們更熱衷於內部政權的鬥爭。

大蕭條對於剛剛經歷了一戰的英法兩國來說, 無疑是雪上加霜。疲軟的綜合國力讓她們再也經不起一場戰爭了,眼看著德國的軍國主義抬頭,他們除了口頭上的譴責,變著法的將戰火引向他國,這就是人們熟知的“綏靖政策”。

窮兵黷武的德國。

一戰結束後,在美國的貸款和投資的扶持下,德國人的日子好過了許多。但由於其70%的投資來源於美國,一場經濟危機,將剛有些喘過氣的德國經濟又打回了原形。他們削減政府開支、增加勞動力,非但沒有解決危機,反而加劇了大蕭條。

此時的柏林通貨膨脹嚴重,連麵包渣都買不起,失業人口超過了600萬, 再加上《和約》的屈辱和政府的無能,德意志民族的復仇情緒被迅速點燃。成千上萬的失業工人加入了希特勒的衝鋒隊,成為了他的“死忠”。

納粹就是在這個時候蓬勃發展的。希特勒宣稱:上臺後他將撕毀《和約》,拒付戰爭賠款,迫使猶太人金融集團就範,並且解決失業問題,保障民眾生活,恢復大國地位。

他確實做到了。

首先,實行戰時經濟體制。他命令一切工業組織成立辛迪加,並向各企業派遣領導人,將不同政見者和猶太資本家從董事會趕出去,由清一色的納粹成員組成,同時他還暗示工業、工商業巨頭們,他們將從全面擴軍備戰中獲得最大利益。

這些民族大亨們為了德意志的榮耀,紛紛追隨“小鬍子”。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克虜伯工廠,和其他企業一下子拿出300萬馬克支持納粹。有了企業的支持,“小鬍子”要求所有工業企業都必須為軍備服務,他掀起了一場擴軍備戰的狂潮。

僅在納粹執政的頭三年,就有300多家兵工廠投入生產,軍火生產力增加了9倍,飛機制造幾乎增加了22倍。大量的軍工訂單拉動了國家經濟的瘋狂上漲,失業率在其上臺時還高達30%多,5年後竟然出現了勞工緊缺的情況。

其次,軍隊規模也迅速擴大。希特勒上臺之初,不敢明目張膽的擴軍,只是象徵性的將陸軍擴充到25萬人。隨著國力的增強,以及英法的“無動於衷”,1935年他公開撕毀《和約》,宣佈重建國防軍。二戰前夕,陸軍總數已經達到了275.8萬人。

經歷過一戰的希特勒對空軍十分重視,40%的經費被用於空軍。成立由戈林擔任負責人的航空部,致力於空軍的訓練和飛機制造。侵略波蘭前,空軍擁有近40萬人,作戰飛機4千多架,成為一支威力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小鬍子”的一番擴軍備戰,無形之中帶動了整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發展。當時,他們的工業產量僅次於美國和蘇聯,位居第三。他用戰時經濟控制國家經濟,並用民族主義來轉移國內矛盾,這一招實在是“高”。

大蕭條下的經濟奇蹟,讓德意志民族倍感自豪感,更加狂熱的追隨他,甚至為他賣命。其實,希特勒做得事情對得起德國,他只是做了對不起其他國家的事情。

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這個問題恐怕有些不妥,大蕭條確實是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但這並不是主要原因,只不過是提早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會爆發《凡爾賽合約》,記住這個合約你就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會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列強在戰爭結束以後,對於戰利品的瓜分出現了嚴重的分歧,而且對於戰敗國處理也讓戰敗國不能心悅誠服,所以戰敗國以德國為首的一批國家開始對於這一場戰爭提出了異議,因此要復仇,所以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的一條導火索,那這個大蕭條為什麼會提早了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呢?

如果說一個老百姓有網上有東西吃,有地方住,有衣服穿,他為什麼要謀反?我們可不是西方電視劇裡面所謂的那樣,為了自由,為了平等這些虛無縹緲的理由,就可以站起來直接反抗上頭殘暴的統治,沒有人會傻到因為這些東西跟著你一起去某法,所有人都有自己所需要擔心的牽掛,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所以只有當你的生活保障出現問題,你的生活的維持不能維持下去,甚至於你的生命都遭到威脅的時候,你才會加入到反抗者的行業,才會去想要推翻當局者的統治。在歷史上面,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也正是因為沒有糧食吃了沒有地方住了,或者是遭到上頭殘暴的統治,生命都遭到威脅了。還選擇反抗,這正是農民企業最主要的原因。

大蕭條是什麼?大蕭條很大一定程度上來講,就是讓老百姓手裡面的錢減少了,但是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市場的限制又讓物價不能夠快速的下跌,所以人民老百姓手裡錢少了,物資的價格沒有下跌,買到的東西變少了生活就出現了不能保障的一種情況!

對於美國等一些其他國家來講,他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因此少了一部分的壓力,也就是戰敗國需要提供的戰爭賠款,羊毛出自羊身上,戰爭賠款永遠都是從老百姓的頭上開始剝削,所以對於美國和英國來講,他們沒有這方面的壓力,需要承擔,但是對於德國來講,這方面的壓力就太大了,而且這個時候英國和法國由於陷入到經濟危機之中,更加需要有其他的錢來填補經濟危機所產生的巨大資金缺口。對於德國的戰爭賠款,當然有一份算一份,能拿多少拿多少,德國人自然因此損失了大量的資金,還需要承擔龐大的戰爭賠款。

在這種情況之下,德國人經濟情況已經進入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很多產能都被法國給掠奪了,再加上需要賠付戰爭賠款,再加上大蕭條經濟危機,德國人的失業率提升到了一種恐怖的高度,沒有飯吃,沒有地方住,還需要整天像個狗一樣的生活著,他們對於德國政府失望到了冰點。

就在這個時候,德國的納粹黨上臺了,德國納粹黨上臺,他提出一種經濟療法,也就是大量的使用德國人口勞動力,與此同時轉移國內的注意力讓德國人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以及痛恨這些曾經的戰勝國身上。

大量使用勞動力是有一個盡頭的,也就是國內也就那些工廠勞動力使用完了,接下來這些勞動力該怎麼使用?那當然哪一種人類活動能夠無休止地使用勞動力呢?戰爭!恰巧上臺的納粹黨也不是一個甘於和平的政黨,他們希望的就是戰爭去復仇。

所以說,大蕭條使得德國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大大提早,即便沒有大蕭條,德國仍然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大蕭條使得納粹黨的上臺時間提前。


漩渦鳴人yy


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遇到災年往往會南下掠奪洗劫。與其安靜地餓死不如拼命一搏!活下去!

於是,大蕭條後往往發生戰爭。

另:此規律對中國無效。中華民族酷愛和平。


銀湖豪宅部劉強


經濟疲軟,內部矛盾嚴重,都快活不下去了,肯定通過戰爭轉移內部矛盾來達到生存的目的。


看你的小蠻腰


不是大蕭條導致戰爭 是戰爭導致大蕭條 最後還是用戰爭手段解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