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爬行對於寶寶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在寶寶學會了翻身、坐立之後,那麼接下來就應該是學習爬行了。

一些家長表示自己的寶寶沒有學習爬行,到會走路的時候直接學習走路, 這在動作發展中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如果寶寶經過爬行,再學會走路,對未來的平衡感以及手眼協調能力、粗細動作發展等都頗有益處。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在寶寶學爬過程中,總有些疑問讓媽媽們不知如何做才好,怎樣做正確呢?

寶寶還不會爬怎麼辦?

爬行,作為人學會行走的一個組成部分,沒有寶寶不會爬行,孩子隨著身體發育的不斷完善,會慢慢地自己嘗試爬行,這是銘刻在基因中的本能,也是一種對外界環境的生理性反饋。

儘管爬行看上去很簡單,有些家長也認為不比走路,爬行不比特意練習,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爬行跟站立,走路一樣,是寶寶發育的一個必經階段,對寶寶發育有好處。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首先,爬行時嬰兒必須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及胸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得到鍛鍊,逐漸發達起來,為以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其次,嬰兒學會爬行之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智力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爬行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認知行為,因為好奇心驅使,寶寶會更勇敢地探索事物,這就為寶寶更早、更好地認識世界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而且,隨著活動範圍的不斷增大,寶寶的體驗更豐富,認知更準確,更加自信,安全感也更強。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通過爬行運動還能提高嬰兒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於身體的生長髮育。爬行對嬰兒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這種活動比坐著消耗能量多1倍。由於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嬰兒就吃得多,睡得實,身體也長得快。

那麼,如何幫助寶寶學會爬行呢?

0 - 1個月:在大人的監護下,在寶寶清醒時,讓他們趴一會,具體時間視寶寶的接受能力而定,每天1-2次。

2 - 4個月:寶寶頸部的肌肉更加強壯,可以練習抬胸了。這個階段的寶寶每天至少要趴20分鐘。

從 3 個月左右開始訓練:幫助寶寶學翻身,具體方法,以向右翻為例,讓寶寶右手向前伸,左腿壓住右腿。這樣的姿勢寶寶很容易就翻過身來了。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6 個月之前:教寶寶學爬可以用抵足爬行訓練的方法。手掌抵住孩子的腳掌,鼓勵他們往前蹬,鍛鍊腿部力量。可以每天1-2次,寶寶累了就停下來。

8個月左右:一般而言,寶寶在此時懂得自然的爬行。在學習爬行的初期,幾乎都是以同手同腳的移動方式進行,之後會以手肘往前匍匐前進,而且腹部貼在地面,爬行速度十分緩慢。

9 個月大時:身體才能慢慢離開地面,採兩手前後交替的方式,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寶寶爬行訓練方法

“定向爬”:即嬰兒趴著,把球具放在嬰兒面前適當的地方,速引他爬過去取。待嬰兒快拿到時,再放遠點。如果嬰兒開始不會前進,成人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幫助他前進。

“自由爬”:即整理一塊寬敞乾淨的場地(水泥地應鋪上棉毯或席),拿開一切危險物和髒物,四處放一些玩具,任嬰兒在地上抓玩。但必須在成人的視線內活動,以免意外。

“轉向爬”:即先將有趣的玩具給他玩一會兒,然後將玩具當著他的面兒藏在嬰兒的身後,引誘他轉向爬。

會走的孩子也應多爬。如果寶寶缺乏觸覺刺激和前庭系統的刺激,平衡感差,爬行階段不活躍的話。

可以多買一些爬行引導玩具,在運動上可以先多做地面上的各種活動,比如上下臺階、走斜坡,玩滑輪車,玩沙等等。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那麼,寶寶在學習爬行過程中,有哪些雷區呢?

爬,是要學習和鍛鍊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指點與沒人指點,差別無疑是巨大的,最後帶來的效果也不一樣,如果處理不當,還有可能存在危險。

1、爬行的地點要適合,環境危害非常大

老話說得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孩子在一開始嘗試爬行的過程中受傷,感到疼痛,他們還能繼續爬行嗎?根據"趨利避害"的本能,孩子肯定會對爬行產生恐懼心理,導致他們自發性的牴觸爬行。

比如地面粗糙,練習爬行的地點有異物,撞頭等等,這些外在環境的危害不僅侷限於生理,心理層面更加嚴重。

成年人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基本的剋制力,出現心理障礙,我們自己就能意識到,經過專業人士的治療,最終可以緩解乃至改掉。可幾個月的寶寶怎麼溝通?一旦他們產生了某種思維定式,將很難去糾正,要是父母試圖強行改變,反而有可能誘發其它危險。

選擇一個乾淨、無危險的地點讓孩子練習,確保寶寶的安全,這是父母最基本的義務。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2、爬行並非越早越好,它與智力沒有決定性的聯繫

不知從何時起,民間有這麼一個說法,認為越早學會爬行的孩子,智力水平就越高,人們認為,要是不聰明,他們能比別人先會爬嗎?

對於這種說法,專家給出了回應,儘管爬行確實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可它並不能直接決定智力水平,聰明還是不聰明,還得看後天培養以及外界因素。

如果家長過早地讓孩子練習爬行,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傷了孩子,正常情況下,寶寶需要發育到6-8個月階段,他們的肌肉才有足夠的力量支撐爬行,強行提前這一進程,很容易造成寶寶肌肉損傷,角度合適的話,還存在骨折的風險。

對連感冒發燒都難治的嬰兒來說,這樣的損傷,危害性不用多說,更關鍵的是,不好用藥,很難治癒。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3、家長抱有輕視態度,導致孩子在無人看護的情況下練習

部分家長,他們覺得只要孩子在家裡,四周沒有危險性的東西,就能放任孩子自己玩耍。這些人不知道,每年都會發生上百起由於家長疏忽大意,造成寶寶傷亡的案件,就拿練習爬行來說,一開始,孩子一般就只能亂蹬腿,胳膊也沒太大力氣,會像蚯蚓一樣往前拱。

我不止見過一次這樣的畫面,孩子腿在蹬,可由於胳膊無力支撐,導致寶寶直接臉著地,當時腦子裡面閃過一個問題:孩子的脖子沒有力氣,加上骨骼比較脆弱,萬一遇到危險的角度,折斷了怎麼辦?萬一臉蒙在被子上,手卡住了,窒息怎麼辦?

當然,我心裡很清楚這是杞人憂天,可是根據墨菲定律,只有存在錯誤的概率,那麼它就必定發生。因此,父母的監護就非常有必要,應該將爬行的重視級別提升到練習走路一樣。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4、危險物品放在低處,孩子能輕易得到

在一些不講究的家庭,父母總是喜歡將東西亂放,在孩子還不能爬的時候,這無所謂,可當他們學會了爬行,這將是非常致命的危險。

通常來說,學會了爬行的寶寶,剛好處於口欲期,不管是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能吃的還是不能吃的,他們都習慣性的往嘴裡塞。

要只是髒東西也就罷了,拉肚子的危險係數不高,怕就怕吃下的是危險物品,比如刀片、藥品、化學藥劑等等,因此,家長要儘可能將東西放在高處。


寶寶多大才會爬?爬行不用練?爬行重不重要?


作為行走之前的一個階段性流程,爬行與坐立地位一致,甚至可以說更加重要,現實中存在不會坐直接站起來的孩子,可是卻沒有不會爬直接站起來的,如果沒有爬行期間的鍛鍊,孩子的腿部肌肉與重心平衡感將很難支撐其直立行走。爬行如此重要,家長一定要多加重視,免得未來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