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戰“疫”群英譜|臨沂疾控戰場前線上的“尖刀女兵”張曉麗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如果說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是在減存量,那疾控部門的人們,則是在控增量。這是一個不為人熟知的、更前端的戰場。臨沂市疾控中心的傳染病防治科副科長張曉麗,就是這個前線戰場上的“尖刀兵”。張曉麗,山東金鄉人,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99年8月參加工作。工作20年來,她參與了全市幾乎所有突發傳染病暴發疫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調查處理與控制工作,親身經歷了“非典”、副傷寒、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狂犬病、人禽流感等突發性傳染病疫情,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山东战“疫”群英谱|临沂疾控战场前线上的“尖刀女兵”张晓丽

“寫上姓名、性別、來自國家、來臨沂日期、採樣時間.....”在臨沂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辦公室內,張曉麗正在指導同事進行境外輸入人員的信息彙總工作,這種忙碌緊張的的工作氛圍已經持續40多天,當然,張曉麗的工作絕不僅是在辦公室,她絕大多數工作是在出發的路上,記者在辦公室一角看到,放著張曉麗的行李箱,裡面咽拭子管、防護服等物品一應俱全,他和同事們接到流行病學調查任務時拎起箱子就得出發。

流行病學調查,需要在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裡,通過自己專業的知識和現場調查經驗,從複雜的線索裡排查出確診病例的傳染來源、傳播途徑和密切接觸者,再迅速採取防控措施,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大家白天的時候採集標本,多數送過來的結果都是下午送過來,多數結果出來的時候都是凌晨,凌晨出來之後,我們就趕緊再通知縣區,半夜以後你就得對這些病例採取一系列的調查和處置措施,基本上晚上就是強度要大,即便有時候有些空但就怎麼也睡不著,雖然告訴自己我得好好休息,明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去想這個新冠肺炎,剛有一秒鐘的時間說不去想,放空,然後一會又來了,這個新冠肺炎工作就來了,你就很難入睡。” 張曉麗滿腦子都在梳理工作的各種枝節,生怕有哪個環節有疏漏。

因為時間不固定,流調工作是24小時值班,在辦公室另一頭是一間接待室臨時改的值班室,裡面擺放著六張床,臨沂市疾控中心辦公室曹姍告訴記者,從臘月27張曉麗和同事們就一心撲在了疫情防控工作上,吃住幾乎都在單位。

正是這樣敬業奉獻的精神,在張曉麗的帶領下,專班不但採集了病例標本,還對密切接觸者、可能受汙染的內外環境進行了採樣,正是這個正確科學的決策,在國內首次發現了無症狀感染者,首次發現了病毒可以在外環境傳播的證據,有力地揭示了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以及在疫情傳播中的意義,並直接推動了國家調整防控策略。“就是憑著我們工作的經驗,憑著我們的敏銳感,我們想看一下密切接觸者的感染狀況,我們就開展了實驗室檢測工作,然後通過對密接的檢測,發現了無症狀感染者。”張曉麗說。

山东战“疫”群英谱|临沂疾控战场前线上的“尖刀女兵”张晓丽

這種發現說起來容易,其實並不輕鬆,而且對於密切接觸者的檢測和調查給張曉麗他們無形之中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張曉麗和同事們有時候需要穿著密不透風的的防護服與病例同處一室,一接觸就是三四個小時,對每個細枝末節進行溝通,調查完後還需要對每個病例的活動軌跡的的細節進行反覆核對,同時,一個病例可能會開展多次這樣的調查。

即使如此,張曉麗也從未退縮,她參與過非典等傳染病的救治,每次流調都是衝鋒在前,張曉麗告訴記者,在這樣高風險的工作中其實並不擔心自己的身體,一旦生病了可以治。她最擔心的是因為自己乾的時間比較長,經驗相對豐富,現在很多工作的採取由她來拿主意,如果自己倒下了,這塊工作很可能就會停擺不前。

這樣奮戰在一線的張曉麗看似了無牽掛,但孩子依然是她內心很惦記的人。讓她有些擔心的是,孩子今年上高三,正是備戰高考的關鍵年份,丈夫同樣也是醫務人員,奮戰在一線,孩子只能自己在家照顧自己。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3月7日12-24時,臨沂無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無新增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49例,累計治癒出院48例,排查密切接觸者2495例,疫情的有效控制離不開張曉麗與她的團隊的辛苦付出,這些都是張曉麗帶著流調團隊一一進行排查,用腿跑出來,用手記出來,用嘴問出來的。張曉麗現在已經繼續投入到下一輪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繼續做擋在人民與病毒之間的“防火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