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根據有關記載,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酒的釀造方法、並且最早開始飲用酒的國家之一。世界上釀酒飲酒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很多,但我國的酒文化的發展是最為豐富,也是時間最長的。

我國的酒文化開端很早,早在商周時期的出土文物中就能夠發現一二。而隨著精彩的酒文化一同繁榮的是我國曆史上形制多樣、材質豐富、紋樣精緻的酒器。而琳琅滿目的酒器中,我國唐朝的酒器最是引人注目和著迷。唐朝酒器的設計精妙、種類多樣,不同階層的人所使用的酒器材質也有所不同。

一、我國酒器以商周的青銅器為開端,唐朝酒器的形制演變與我國飲酒習慣的改變密切相關

在我國的歷史上,雖然沒有明確的關於“酒是如何發明”的記載,但酒的發明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自古以來,長江下游流域的住民就以種植水稻為生,稻米作為人們基礎的糧食,在偶然間與微生物發生了反應,在發酵之後,便飄散出一股誘人的濃香。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從人們釀酒的方法來看,人們發明酒的源頭與人們的日常飲食脫不開干係。在後世的傳說當中,也有“杜康造酒”一說,相傳,是杜康這個人發現了稻穀經過潮溼的環境貯藏、發酵之後,能夠變成甘甜的酒液

而酒雖基於生活飲食、卻也高於生活飲食。自酒發明以來,飲酒的習慣與風俗就一直與人們的生活飲食、節日祭典、祭祀息息相關。在我國曆史上,從商周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習慣於飲酒。

在商周時期,由於冶銅業發展成熟,人們逐漸掌握了各種高效的冶銅技法,商周時期的器皿多由青銅製成,無論是禮器、樂器還是食器,而酒器也不例外。

早期的酒器多不如盛唐時期的酒器精緻,但卻反映了最貼合人們需求的用途。例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尊,青銅尊頸窄、腹寬,而尊身最寬處則是整座尊的開口處。早期的酒器有許多都擁有類似青銅尊這樣的敞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青銅尊屬於盛酒器的一種,早期的酒器多數都像青銅尊這樣擁有較大的開口。這主要是因為早期的“酒”並非如今清冽的酒液,而是經過釀造、卻未被過濾的酒醪。酒醪混合著軟糯的米粒被人們用寬口的酒器盛來食用,這也是早期“喝酒”並非“喝酒”,而是“吃酒”的原因。

所以如今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商周時期的青銅酒器都有著較大的開口。而這樣的鍛造習慣在商周時期過後,因青銅器式微,而逐漸變得少見。人們製造的酒器的形制,隨著生活飲食習慣的變化而變化,酒醪經過過濾,變成適合飲用的液體。所以直到唐朝,人們所使用的酒器也從敞口的形制,變成了窄口、小巧,精緻的類型。

唐朝的酒器形制變得更加小巧、精緻。一些酒器的形態更是富含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些酒器上的裝飾與雕琢或高貴或豔麗、或典雅或精緻,在滿足人們使用需求的同時,又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無論是在唐朝當時,還是一直延續到後世,都為人們所喜愛。

二、盛唐時期與西域往來頻繁,酒器文化受到西方審美影響,金銀酒器在王公貴族中普遍流行

在我國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喝酒設宴大多席地而坐。唐初盛行胡風,人們無論飲食還是飲酒,都頗有一番粗獷的風格,而這個風俗習慣一直延續到中唐,到了中唐天寶年間,人們的生活中才出現了較為方便的小桌子和臺子。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由於相對較為精緻的酒桌的出現,相同風格的酒具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唐朝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加之固有張騫通西域,大量的西域文化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漢人不僅在生活習慣上融入了大量的西域文化,連酒器的製作都併入了許多西域風情。

而其中最具特點的便是金銀酒器的使用了。經過了被廢棄許久的商周青銅時代之後,可以說唐朝又迎來了金屬酒器的繁榮。而盛唐的金屬酒器多以金銀酒器為主,比如唐朝的金制銀製把形杯。

“把形”指的就是酒器上擁有可以手持的環形手把,其中銀製把形杯最為常見。與曾經粗獷的胡風酒器相比,這些小巧的金屬把形杯渾身透露著獨屬於王公貴族的精緻氣息。而事實上,即便在繁榮的盛唐,這些金銀酒器也只有王公貴族、或者社會上流的人士才能使用。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即便在唐朝,金銀製品也屬於奢侈品的一種。雖然使者從遙遠的西域帶回了玲琅滿目的金銀器皿,但在中原,金銀依舊是難以開採的稀少礦物。所以基數較少的金銀酒器,基本只有皇室或者社會上層的貴族能夠使用。

酒器分為很多種,首先分有飲酒器和盛酒器兩大類型。盛酒器就是用來盛放酒的器具,也擔任著將美酒分到筵席上所有杯盞中的重要職責。唐朝的盛酒器有鑑、皿、尊、壺、觥、翁等等,每一種的形態各異、大小不同,但都有著同樣的盛酒作用。

而飲酒器也分為很多種,“推杯換盞”中的“杯”或“盞”就是很著名的飲酒器。而除了杯與盞,舟、爵、角、斛,都是唐代著名的飲酒器。

在王公貴族中間流行的各種飲酒器中,除了剛才提到的方便用手握住的把形杯,羽觴也是很著名的一種飲酒器。在材質不同的羽觴當中,以金屬羽觴最為著名。羽觴的形態如同小盞,整體形態扁平,僅一手可以握持。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羽觴又被稱為“羽杯”或者“耳杯”,不僅擁有盛酒飲用的基本功能,更是具有高度的鑑賞價值。羽觴的兩側擁有小耳,與把形杯的手把相似,但卻更方便人們託持。羽觴的容積較小,通常一口就可以飲盡,這滿足了唐朝人們“對酒當歌”、樂在其中的宴席之趣。

羽觴這一精緻的酒器從商周開始有所發跡,到了唐代,鑄造羽觴的材質從青銅轉變為金銀。直至唐末,這種小巧的酒具基本已難見蹤影,而到了明清時期,羽觴已經成為了單純的禮器。

三、文人飲酒兼有詩賦雅興,所使用的酒具也頗具典雅之趣,除金屬外的瓷制酒器也在唐代盛行

唐代的羽觴在形制上源於遙遠的商周,除了在材質上進行了一番改良外,並沒有其他創新之處。但在唐代,獨具盛唐特色的就是文人之間廣為流傳的花形杯了。

花形杯起源於唐,也叫“花式杯形”

,在唐朝,花形杯還擁有一個更典雅的名字——“海棠杯”。顧名思義,花形杯就是將小盞整個打造成花朵或者花瓣的模樣,再添上酒液,花朵的紋樣在清冽的美酒中若隱若現,更有一番“醉於美景”的典雅之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隋唐大行科舉制度,由此催生了不少文人墨客。無論是海棠、荷花、荷葉等清秀典雅的杯盞造型,都被這些文人騷客所喜愛和推崇。與多直接在器皿上進行篆刻的金屬酒器不同,花形杯大多由陶瓷燒製,花盞一體、渾然天成,使人在飲酒時頗能體味到一番雅趣。例如李白曾在《行路難》中寫到: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金樽乃是其中一種酒器,而且顏色亮麗,並不是普通的盛酒器具,而像李白這樣的大詩人能將酒文化寫進詩裡,也算是很少見的了。

把形杯與花形杯同為唐代盛行的飲酒器中著名的兩大類,雖然兩類中分別各有金屬器材與瓷器,但把形杯明顯要以金屬製居多,而花形杯則是瓷製為上。

在唐代,我國的鍛冶工業得到了飛躍性的進步,而瓷器也緊跟其後。唐朝的官窯、民窯不僅形成了“南方青瓷、北方白瓷”的大致局面,再加上西域引入的色彩審美和技術,“唐三彩”也成為了唐代著名的代表符號。

而著名的唐三彩酒器套組,就頗具異域的審美風格與獨特風情。唐三彩酒器套組同時擁有盛酒器與飲酒器,盛酒器呈壺狀,兼有寬口、窄口,手把,可以盛放酒液,也能夠將酒液分裝到擁有同樣色彩的小盞中。而這一套酒器不僅有酒器本身,更是有托盤承託,獨具特色與人文風采。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為何唐朝“酒器”很流行?

唐三彩瓷酒器的釉色通常為赭、白與綠色,在當時被視為較次於金銀器的輕奢品,作為異域流傳而來的文化被廣泛使用。唐朝的酒器多以青白瓷、唐三彩瓷皿為主,金銀酒器為輔,形成了整體的酒器格局。

由於金銀酒器的特殊性,在唐代多是上層貴族使用金銀酒器飲酒。而瓷制酒器則相對較平民化,在普通百姓家中,所使用的多是沒有多餘裝飾、彩釉的小杯小盞。而一些文人墨客則偏好燒製得十分典雅的花形杯。

在花形杯中,較為著名的有高祖海棠杯等。不僅施以圓潤飽滿的釉質,杯口被燒製成小巧典雅的海棠花瓣形,在唐朝花形杯中算是商品價了。

唐朝的酒器之多、形制之繁,皆體現出唐朝豐厚濃郁的酒文化,也表現了人們豐富多彩的精神感受與人文底蘊。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新唐書》

《舊唐書》

《唐代酒器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