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說到“偏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很多人認為,只有偏執狂才能創造卓越,所以

“偏執”即為“執著”,正面意義大於反面意義,但還有不少人覺得,“一根筋”讓人生變得侷限,“偏執”即為“執拗”,反面意義自然要大過正面意義。

其實,該不該偏執於一件事還是因人而異,且視多種情況而定的。一般情況下,對於人生的理想和前進的方向,人們忠於執著和堅韌。但拋開如此龐大的層面,對於孩子從小的思維培養和性格塑造來說,遇事不鑽牛角尖,願意與自己和解,其實也是一門學問。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愛發脾氣、認死理,孩子的固執行為到底為哪般?

去年秋季,小外甥的學校組織開展一年一度的運動會,對於孩子們來說,運動會可是意義重大的活動,不僅是展現班級風貌和拼搏精神的時刻,更是展示自己、爭得榮譽的機會。

和大多數孩子們一樣,上小學三年級的外甥也非常看重這次運動會的舉辦,不僅報名了三個項目,就連賽前的入場儀式也積極參加。

但現實就是這樣,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開幕式前兩天,表姐幫孩子把運動會上要穿的白球鞋拿去洗了,卻不小心忘記將球鞋上鋪好紙巾,發現時白色的球鞋上早已是片片黃斑。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小外甥看了差點急哭:“媽媽,我們老師說了明天必須穿全白的鞋子,如果這樣的鞋就和別的同學不一樣了,怎麼辦啊?”

看著孩子一臉嚴肅的樣子,表姐趕緊出主意:“這樣吧,媽媽用牙膏幫你塗一下,把鞋上的黃斑蓋住就好了。”

可即便是這樣,用牙膏塗過的鞋子多少還是不太一樣的,加之些許淺黃色斑塊還是沒能完全蓋住,小外甥可不幹了:“老師說要穿全白的鞋子,這下又要被老師批評了。

“不會的,你細看鞋子當然覺得不滿意,但站在人群中就看不出來了。況且你們學校那麼多同學,不可能人人都有全白的鞋子,老師也不會較真的。”表姐想要安撫孩子,沒想到孩子就是聽不進去,認準了“全白”的鞋子不鬆口,直到打通班主任的電話,親耳聽到老師的同意才肯罷休。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其實,就像我的小外甥一樣,執拗且不知變通的性格,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是非常普遍的,而類似的事情同樣在眾多家長和孩子之間頻繁發生著。

對於如此普遍的情況,家長們是需要反思的,不管是原因還是危害,亦或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都需要爸爸媽媽們重視起來,畢竟,有誰希望自己的孩子為人處事不知變通呢?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孩子做事“死腦筋”,他們到底咋想的?原因其實不難找

1)“固有思維”將更好的答案隱藏

很多時候,孩子的“死腦筋”就是一種“固有思維”的體現

我們都聽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對於各路官員來說,他們就受制於“固有思維”下,只能想到造出更大的稱,或者乾脆將大象殺掉再稱重的方法,但曹衝卻打破了“固有思維”的桎梏,僅將大象趕到船上,記好船隻水位,再以石頭替代大象找到同樣的水位線,而此時石頭的重量就與大象的重量一樣了。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有一定的“固有思維”,更不要說年紀尚小的孩子們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對事物的認知和觀念早已根深蒂固,不要說找尋更好的方法,是否擁有變通的意識都很難說。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2)老師的肯定在孩子心中有極高的地位

對於孩子們來說,得到肯定是格外滿足的事情,尤其是家長和老師的肯定更是孩子們非常重視的存在,其中,老師的表揚可是無法取代的。

在孩子們眼中,爸爸媽媽是最親近的人,淘氣也好,發脾氣也罷,多半還是有恃無恐的,但老師就不一樣了,雖然都是長輩,可他們的肯定包含著與眾不同的榮譽感,加之同學們的注視和自尊心的夾持,就算得不到老師的表揚,誰也不希望被老師批評。

出於上述心理和對老師的尊重與崇拜,老師的話也時常會被孩子們當作真理,不容小視,不可違背。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3)表面反駁內心贊同,孩子也有“面子工程”

當然,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有時孩子們明知道爸爸媽媽說的是對的,但出於對自己自尊心的維護,他們也會通過一些“幼稚”的手段做足“面子工程”,也就是表面反駁父母,內心其實早就屈服了。

兒時執拗不變通,未來也會受影響

1)成為一種習慣,深入性格塑造

出於各種原因,很多孩子都有類似執拗的情況出現,有些父母覺得沒必要大驚小怪,甚至任其發展,最後傷害的還是孩子自己。

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有的孩子會漸漸褪去青澀,變得沉穩、樂觀,且明事理,待人接物也更加變通,但這樣的變化不可能發生在所有孩子身上,還有不少孩子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相成相應的習慣。

習慣是很難改變的,認死理的習慣一點形成,執拗的性格也就出現了,換句話說就是“愛鑽牛角尖”,而這樣的性格必定會對孩子日後的人生道路製造重重阻礙。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2)與人溝通困難,影響人際關係

如果孩子過於固執,而家長卻不予糾正,久而久之,孩子也會養成對事執拗,對人刻薄的態度,而這也是對孩子情商的體現

其實,當面對一件事時,孩子有自己的態度固然重要,可如果被錯誤的想法束縛住,完全聽不進旁人的一絲建議,甚至為了面子永不低頭,在別人眼中難免顯露孤傲和自大,很容易影響人際關係。

什麼是“靈活性思維”?

靈活性思維,顧名思義就是使孩子的思維方式變得更加靈活,拋開固執己見的態度,轉身擁抱更廣闊的思維和方法,是一種大局觀的表現。

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說,靈活性思維的重要之處不僅體現在學習上,在生活上同樣可以受益。書本上的知識可以以另一種方式更高效地印刻在腦海中,就所處環境和自身情況,在待人接物上想要如魚得水也不再是什麼難事。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刻不容緩,這些要點請注意

1)爸爸媽媽鍛鍊“靈活性思維”,言傳身教

如果孩子固執己見,做事常常鑽牛角尖,爸爸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保持冷靜,硬碰硬其實也是雙方共同出於偏執狀態的表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影響孩子最深的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爸爸媽媽也要培養自己的“靈活性思維”,遇事先做分析,找尋更好的解決方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強迫孩子接受的對象是結果,其中的道理孩子依舊想不明白,與其著急讓孩子做出自己滿意的舉動,但遇事還是歷史重演,不如多花些時間和精力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畢竟,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這樣才能最好的引導孩子從根本上做出改變。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3)和孩子建立有效溝通

  • 蹲下身來平視孩子,有尊重才有商量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犯同樣的錯誤,就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指責孩子,或者脫口而出一些傷害孩子的話語,不是翻舊賬就是和其他孩子作比較,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對孩子來說是最厭煩的。

如果爸爸媽媽可以蹲下身來,平視孩子,給予他應有的尊重和重視,言語之間更是側重於商量,而不是強迫,即使孩子對父母的想法並不認同,但起碼不會引發他的叛逆思想,也對之後的引導留有餘地。

  • 多種選擇解釋清楚,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對一件事抱有執著的態度,就是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與其明令禁止或強加於人,不如跟孩子

說清其中的利害關係,幫助他分析整個事情的原委,只有先了解才能做出改變。其實,這就是將客觀的事實擺在孩子面前,提供了選項,給予了孩子自主的選擇權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 借用文字的力量,給孩子寫一封書信

出於種種原因,很多時候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溝通是非常低效的,甚至會因為方式方法的錯誤而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不妨借用文字的力量,靜下心來給孩子寫一封書信,把自己想說的話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呈現在孩子面前。

  • 照顧孩子的面子,拒絕步步緊逼

當孩子聽到自己的解釋,已經產生認同,但礙於面子不肯低頭時,爸爸媽媽不要步步緊逼,也要顧及孩子的想法,一味堅持更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主動退後一步,將選擇權交於孩子手中,結果可能更盡如人意。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 帶孩子見見世面,注重內在培養

很多時候,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和自己的想法有著極大的不同,甚至很費解為什麼孩子會有如此“荒謬”的觀念。其實,“不知”也是一個和重要的原因。

因為對社會的不知、對世界的不知,甚至對他人和自我的不知,孩子的三觀並沒有完全形成,在面對一些事情時,可能大人們覺得很正確的做法,在他們眼中甚至還沒有相應的概念。

家長們可以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見見世面,培養孩子閱讀和運動的習慣,眼界放寬了,為人處事自然會明朗起來。

孩子執拗不變通?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思維”是高情商,也是大局觀

寶爸寶媽們,你家小寶是否也出現過過於“執拗”的情況?面對孩子的“刁難”,你又是如何解決的呢?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多寶育兒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