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大健康推出物聯網創新體檢,攜手橙意打造慢病AI智能管理

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慢性病確診人數為4億,慢性病已成為我國老年人群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由於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給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傷害,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今年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指出,心腦血管疾病目前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全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腦卒中患者1300萬、冠心病患者1100萬。

對於慢性病的防治,藉助物聯網等技術實現遠程監控、及時干預,已成為有效的慢病管理方式。但怎樣才能真正做到慢性病的連續動態監測,能否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單病種的慢病管理全流程服務?如何藉助大數據、AI智能分析等技術打造人工智能回訪、就醫等服務,則成為慢性病防治領域的探索新方向。

美年大健康推出物聯網創新體檢,攜手橙意打造慢病AI智能管理

物聯網技術在睡眠慢病管理的應用發佈暨學術研討會

11月23日,美年大健康應邀參加了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舉辦的“物聯網技術在睡眠慢病管理的應用”發佈暨學術研討會。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睡眠產業分會執行會長汪光亮到場祝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呼吸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睡眠科學院委員郭兮恆、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COO林琳、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CEO張丹等嘉賓參會,並圍繞慢病管理、智慧醫療、體檢升級等話題,進行了一場學術與行業前沿論道。

長期連續監測才能做到精準慢病管理

據數據顯示,呼吸性疾病和高血壓已成為常見高發慢性病。其中,引起睡眠問題的一個重要病因是“打呼嚕”,醫學上稱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一個嚴重的健康殺手。長期嚴重的打呼嚕可以造成睡眠過程中反覆的間斷性缺氧,引起機體代謝性障礙,這正是多種慢性病的源頭,可引發和加重冠心病與心力衰竭,增加卒中事件,與夜間心源性猝死直接相關。“睡眠呼吸暫停需要長時間的治療過程,通過穿戴式設備居家遠程的長期監測是非常有必要的,監測數據更全面,有助於醫生治療決策。”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介紹,“可穿戴設備監測相對比較方便,對於那些要求睡眠環境比較高的人來說,可以回到比較習慣的家庭環境監測,這樣也會獲得一個更準確的監測結果。”

美年大健康推出物聯網創新體檢,攜手橙意打造慢病AI智能管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恆

美國高血壓評價和防治委員會已明確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列為繼發性高血壓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對於患有高血壓疾病的人來說,能夠實時看到自己的血壓變化情況,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到醫院測量動態血壓,很多人會覺得比較麻煩,在家使用上臂式血壓計,則無法做到24小時監測。隨著國內首款醫療級腕式電子血壓計“橙意24小時動態血壓腕錶BPW1”的發佈面市,顛覆了人們對於腕錶式血壓監測的認知。佩戴這款醫療級血壓腕錶,可以實現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從而更精準更科學的獲取健康指標,對治療中的藥物指導具有重要意義。

物聯網慢病管理在美年大健康的應用

對於慢病管理而言,監測只是其中一部分。只有做到監護設備與深度服務的真正結合,才能實時掌握身體動態,構建覆蓋全生命週期的慢病健康管理。

對此,美年大健康COO林琳表示,美年大健康在2016年便率先提出“精準預防”理念,在慢病防控、健康大數據及預防關口前移上助力國家衛生改革。而精準預防是從海量體檢普查的健康數據中,篩選高危人群,進行準確評估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加以健康管理。作為健康管理行業的領軍企業美年大健康攜手橙意通過應用“智能醫療設備+健康管理雲平臺”,依託美年大健康每年近3000萬人次的健康大數據,將家庭監護、健康體檢與管理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覆蓋線上線下的一站式遠程診療服務體系,確保用戶能夠得到實時的健康支持,解決多層次的醫療健康需求。

美年大健康推出物聯網創新體檢,攜手橙意打造慢病AI智能管理

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COO 林琳

隨著美年大健康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慢病管理服務的落地,健康體檢向健康管理方向的變革也由此推進了一大步,同時慢病管理作為”健康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得到進一步推進和落實。

美年大健康推出物聯網創新體檢,攜手橙意打造慢病AI智能管理

橙意家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CEO 張丹

將先進的醫療科技投入到臨床運用,讓消費者能夠從中受益,正是美年大健康和橙意合作的價值體現。美年大健康還將繼續加大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繼續與更多行業知名品牌進行合作,引入更多先進的設備,將科技賦能醫療,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便攜醫療技術帶來的健康服務,踐行守護每個中國人的生命質量這一企業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