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與成癮

鹽不僅是百味之首,還是平衡人類肌體的靈丹妙藥。

鹽能讓人上癮,多數人不知,其實口重即為上癮表徵之一,不食鹽乏力,多吃鹽傷身。鹽可以用幾十種不同的方式加工,使食品能在人們吃第一口時就足以給味蕾帶來最大的震撼效果。

食鹽與成癮

食鹽


對鹽的本能需求,和鴉片和可卡因成癮有相似神經結構。當人需要鹽時,腦細胞就會產生與酒精、菸草、海洛因、可卡因和尼古丁等上癮物質有關的蛋白質。攝入鹽之後,大腦在鹽還沒有真正進入血液系統並流經大腦之前就已感到滿足。

動物同樣為了鹽而瘋狂。岩石上會滲出硝鹽,硝鹽是這些羊生長不可缺少的。為了舔舐鹽分,阿爾卑斯山羊克服地心引力,爬上50米高的水壩牆面,為了搶奪更好的地方,有幾隻羊甚至在牆面上用角進行角力。

野山羊對於鹽巴的痴迷就像吸菸一樣,每天都要來爬水壩,當地居民曾經等著山羊摔下來,這樣就有羊肉吃了,只不過幾十年過去,山羊從來沒有摔下,倒是攀爬水壩越來越輕鬆,如閒庭散步一般。

食鹽與成癮


食鹽與成癮


《生理學與行為》上發表了美國艾奧瓦大學教授金·約翰遜的研究,如果不給老鼠吃鹽,它們就會情緒低落,甚至對平時愛喝的糖水失去興趣。老鼠沒有鹽吃時的腦部活動和“癮老鼠”沒有毒品時的腦部活動相似,“這意味著大腦需求或渴望攝入鹽分時的活動方式與染上毒癮和濫用毒品時相同”。

鹽會像香菸和麻醉品一樣讓人上癮,對鹽的渴求會刺激同樣的基因、腦細胞和大腦連接神經元。這一發現將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許多人明明知道鹽會影響血壓和心臟健康,卻仍然難以控制鹽的攝入量。

所以,鹽,是人類所有味和癮的基石。人類吃上鹽之後,對味覺和神經刺激的需求在不斷上升,陸續開發了香辛料作為調味品,後來陸續有了煙、酒、糖、茶、咖啡因,繼而是大麻、鴉片、海洛因。可以看出,刺激性、成癮性一個比一個強。

古代,很多戰爭是因為爭奪糖、鹽、咖啡等成癮資源,就像今天為了石油一樣。在殖民帝國時代,大部分殖民都是為了獲取大量的成癮品,比如黑奴的販賣,很多是為了種植甘蔗、菸草、茶樹、咖啡豆。最初這些東西很多都是藥用或者貴族用,價格昂貴,殖民時代+工業化,使得這些成癮品價格大幅降低,成為大眾用品。統治階級很快發現,這些成癮品既可以用來控制勞動力,又可以獲取暴利。故而英國當年50%的財政收入來自於這些成癮品的稅收,有力促進了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最近的大麻,也是從藥用轉向大眾用。

可以說,這些成癮品改變了世界和人類歷史的進程,以及國語國之間的政治經濟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