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闲谈|先秦六三•晋灭赤狄

宋国降楚并跟楚国约定不要尔虞我诈的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周定王十三年(楚庄王二十年,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的六月,不敢跟楚国刚正面的晋国突然雄起,主动发起了对赤狄的战争,灭了赤狄中很重要的潞氏一支。

狄,即翟(dí),是中原华夏人对北方族群的称呼。从《春秋》经传的记载来看,直到周襄王二十五年(晋襄公元年,鲁釐公三十三年,前627年)“郤(xì)缺获白狄子”第一次出现白狄的称谓为止,史籍中除了曾对东山皋落、廧(qiáng)咎(gāo)如等北狄部族迳称其部外,对狄人族群一直统称为“狄”,并无格外称作此狄或彼狄的区别称谓,联系到“郤缺获白狄子”的前一年《左传》中“狄有乱”的记载,似乎能推导出狄人各部本来是统一的,但此时却发生了分裂。

“狄有乱”之后的狄人主要以两个族群的身份出现在史籍中,一个是居于晋东南太行山一带的赤狄,另一个是在陕北和晋西北夹黄河而居的白狄。他们正好把处在晋南临汾盆地的晋国夹在了中间,恰可验证《左传·昭公十五年》“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和《国语·晋语二》“戎狄之民实环之”的说法所言不虚。

看上去文献中记载的赤狄和白狄的活动区域并不相邻,他们所谓的统一在地理上难以实现,但其实很早就有一条沿滹(hū)沱河谷经太行山到今天河北石家庄的“代谷”,一直是沟通晋陕高原和冀中平原的通衢(qú)大道,使赤狄和白狄之间的联络可以避开晋国的阻隔。

我们今天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广泛分布的白狄文化遗存,说明在晋国还没有占领太原盆地和忻(xīn)州盆地之前,这点一带很可能属于狄人的势力范围。不过,这倒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统一就一定是通常意义上的“标准的”统一。关于这一点,《左传·釐公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

由于狄人后来把这两个女子分别嫁给了流亡中的重耳和赵衰(cuī),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这件事一定是发生在周襄王八年(晋惠公七年,鲁釐公十六年,前644年)重耳离开狄人前往齐国之前。也就是说,如果狄人在这时的确是“统一”的,并且“狄人伐廧咎如”不是更早的一次“狄有乱”,那么这种自相残杀的事就不该发生。

我们不知道“狄人伐廧咎如”是不是更早的一次“狄有乱”,因而对狄人的“统一”和“分裂”实在是说不到好处,但这也不意味着说他们的统一并非通常意义的统一是毫无支撑的,因为周襄王三十二年(晋灵公元年,鲁文公七年,前620年)发生的一件事保证了我们不至于跑得太偏。

这一年是“狄有乱”之后的第八年,也是“郤缺获白狄子”之后的第七年。这年秋天,狄人入侵鲁国,鲁国把这件事告诉了盟主晋国,晋国“使因贾季问酆(fēng)舒,且让之”。从后来《左传·宣公十五年》的记载我们知道,这个酆舒是赤狄潞氏的主政之人,所以晋国才会责问他而不是责问别人。

显然,既然问责于主政赤狄潞氏的酆舒,那么此时侵鲁的狄人就应该是赤狄。按理说,既然之前已经“狄有乱”并且出现了白狄的称谓,此时就应该同样直接称呼其为赤狄,而不应该仍然跟以前一样只称呼其为狄人。这种情况在后来指称白狄的时候也时有发生,不管这个笔法另外还有什么深意,它至少说明,“狄”这个称呼很可能只是一种泛称,并不含有在政治上已经统一的意思。

而且,赤狄和白狄很可能源自不同的祖先。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说,赤狄是商朝时期鬼方的后裔,所以多为隗(wěi)姓,白狄则是

国史闲谈|先秦六三•晋灭赤狄

gòng?

方的后裔,其姓氏有姮(héng)姓、姬姓、子姓等说。这令我们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标准的”统一,所以有人说他们实际上是类似于炎黄联盟那样的建立在通婚基础上的同盟关系,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事实。

赤狄和白狄这两个狄人族群都各自包含好几个部族,其中赤狄包括皋落氏、廧咎如、鄋(sōu)瞒、潞氏、甲氏、留吁(yù)、铎辰等七个部族;白狄在春秋前期的部族情况不详,春秋中后期东迁以后,见诸史书的则有鲜虞、肥、鼓、仇(qiú)由等四个部族,后来的中山国便是白狄鲜虞部所建立的国家。

从《春秋》和《左传》的记载来看,虽然晋国处在狄人的包围之中,但从周平王四十九年(晋鄂侯二年,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也就是《春秋》开篇的那一年算起,直到周定王元年(晋成公元年,鲁宣公三年,前606年)“赤狄侵齐”,赤狄这个称呼第一次出现在《春秋》中为止,双方一百一十余年间只发生过五次战争,而且其中三次还是集中发生在周惠王二十五年(晋献公二十五年,鲁釐公八年,前652年)和周襄王八年(晋惠公七年,鲁釐公十六年,前644年)这两年里,可见晋国跟狄人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和平状态。

晋国跟狄人在春秋中前期的这五次冲突,除了周惠王十七年(晋献公十七年,鲁湣公二年,前660年)“晋侯使大(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是与赤狄部族之间的冲突外,其余四次都是跟白狄之间的冲突。这种情况在周襄王二十五年(晋襄公元年,鲁釐公三十三年,前627年)“郤缺获白狄子”之后开始改变。从这年之后,白狄跟晋国的关系开始改善,不久就结成了盟友,而赤狄则取代白狄成了晋狄冲突的主角。

晋国跟赤狄之间的冲突从周定王四年(晋成公四年,鲁宣公六年,前603年)到周定王十九年(晋景公十二年,鲁成公三年,前588年)断断续续的持续了十六年,前后共发生过六次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三次是赤狄主动进攻晋国,后三次双方角色互换,变成了晋国主动进攻赤狄。

赤狄前两次进攻晋国应该是由于天灾导致粮食减产而引发的,第三次则是由急于夺权的晋国中军佐先縠(hú)召来的。对这三次进攻,晋国都采取了隐忍的态度,没有进行报复,但当周定王十三年(晋景公六年,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也就是宋国在困守孤城九个月之后终于投降楚国的那一年,酆舒杀了潞氏君主的夫人并打伤了潞君眼睛之后,晋国决定反击了。

为什么酆舒杀了潞君的夫人晋国就不再隐忍了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潞君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不过,晋国的大夫们因为酆舒很有才干,所以一开始并不赞同晋景公讨伐潞氏,而是主张等酆舒下台之后再说,但是当初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来阻止晋景公救宋的大夫伯宗,这次却一改面对楚国时的怂样,变得积极主战,支持晋景公讨伐赤狄了。

伯宗指出,虽然酆舒很有才干,但他也有五大罪过,仗着自己的才能而不知道修德,这就越发滋长了他的罪恶,就像商纣王亡国一样,哪怕人再多也没有什么用,如果现在有罪不伐坐失良机,要是以后赤狄换上个“敬奉德义以事神人”的人接替酆舒,那就想讨伐也没有机会了。

大概晋景公觉得反正这时候已经丢了中原霸权,一时半会也不可能再跟楚国争锋,闲着也是闲着,而且伯宗说得又那么有道理,所以听取了他的意见。“六月癸卯,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今山西长治沁县西南)。辛亥,灭潞”。酆舒逃到卫国,卫国人不敢收留他,把他抓住送给了晋国,“晋人杀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杜预《集解》说:“赤狄潞氏最强,故服役众狄”,可见潞氏是赤狄中实力最强大的部族。现在既然最强大的都给灭了,晋国也就一不做二不休,在第二年(周定王十四年,晋景公七年,鲁宣公十六年,前593年)春正月,又派新任中军将士会率军灭了赤狄的甲氏、留吁和铎辰三部。

又过了五年,周定王十九年(晋景公十二年,鲁成公三年,前588年)秋,“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咎如,讨赤狄之余焉,啬咎如溃”。由于在此之前的周匡王六年(晋灵公十四年,鲁宣公二年,前607年),赤狄的鄋瞒部已在宋、齐、鲁、卫的接连打击下灭亡,而皋落氏更是早在周惠王十七年(晋献公十七年,鲁湣公二年,前660年)被晋献公世子申生败于稷桑(或今山西运城垣曲县东南)之后,便在史籍中消失了踪迹,大概早已迁徙或灭亡,所以我们可以说,截至周定王十九年晋、卫联合击溃啬咎如为止,曾经强大的赤狄族群已不复存在。

晋灭赤狄对晋国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此之前,晋国面临着南有楚国、东有赤狄、西北有白狄、西南有秦国,列强环视的窘境。现在赤狄已灭,白狄也已经结盟,晋国的处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为它下一步打击齐国和秦国,进而全力与楚国争霸中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国史闲谈|先秦六三•晋灭赤狄

—— 未完待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