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與人結怨怎麼辦?試試用老子的方式化解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與人結怨怎麼辦?試試用老子的方式化解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七十九章)


和解了大的仇怨依然會有殘餘的不滿,這又怎能算是真正的修嫌釋好呢?因而智者寧肯讓別人有負於他也不對他人苛責。有德行的人總是讓別人虧欠於他而不思追討,無德行的人總是怨怨相報、斤斤計較。上天對世人本來沒有什麼親疏,只是一貫幫助有德行的善人。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與人結怨怎麼辦?試試用老子的方式化解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調和大怨不如根本上不結怨。與其傷了人之後再去道歉不如一開始就不去傷人。有一個外國的寓言說得很好。傷他人的心就好象往木頭裡釘釘子,道歉就相當於把釘子拔出來,儘管釘子已經拔出來了,但是曾經受傷害的那個窟窿卻不能癒合。這就說明了解怨不如根本不結怨的道理。那麼怎麼才能不結怨呢?


“安可以為善”這五個字傳統的翻譯方法就是上面譯文的翻譯方法,是翻成問句的。但我總覺得可翻譯成:“安”可以為善——陳述句。無論是第六十四章的“其安易持”裡的“安”還是第十五章的“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裡的“安”都可以用在這裡。


“安”就是一種穩定和祥和的狀態。

道德涵養很深的人所擁有的一種寧靜和淡泊。是不與人爭一日之短長、斤斤計較於世俗功名利祿的平和沖淡的心態,這也是“善”的根本。從“安其心”到“安其居”;由“安其分”而“樂其道”;民“安”而後天下“安”。所以說“安”才“可以為善”。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與人結怨怎麼辦?試試用老子的方式化解


“左契”是古代契約中一分為二左邊的一部分,通常是由債權人持有。聖人就是那種常常願意讓別人虧欠他而不去追討的人。人和人之間只要有交往,就難免會有利益的關係。通常大家都很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不想吃虧,這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不想吃虧,在這個社會也是不現實的。因為每個人“不吃虧”的尺度總是難免偏向自己的。


聖人是不想和別人“結怨”的,他所求的只是“安”,甚至連“安”也不是非常在乎。相比之下,他就不那麼在乎吃虧了。人和人之間很多時候,吃點小虧都沒什麼了不起,甚至還是佔了大便宜。至少肯經常吃虧的人不容易結怨,將來也不必去花很大的代價去“和大怨”。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與人結怨怎麼辦?試試用老子的方式化解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有道德和沒道德的人區別在哪裡呢?


有道德的人總是願意讓別人欠他的,因為他是懂得“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道理的,他會主動地把自己的“有餘”拿出來“奉天下”的。他是“為腹不為目”的,在物質豐裕的時候,滿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後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去造福其他人;在物質睏乏的時候,總是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沒道德的人他不能讓別人佔他一點兒便宜,而且恨不得佔盡別人的便宜才好。他是那種“持而盈之、揣而銳之”的人,他追求的是“金玉滿堂”,追求的是個人的成就。他心裡除了他自己沒有任何人,不斷地迷失在慾望的追逐中,不斷地損他人之不足而奉自己之有餘。最後當然是“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遺。”了。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與人結怨怎麼辦?試試用老子的方式化解


俗話說:“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又有話說:“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這些話就是對“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最好的註解。


上天對世人本來就沒什麼親疏之別的,無非是“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下人,天下事,大抵如此。

文章摘自道學平臺公眾號(id:edaoj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