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6週歲,我們已經親子閱讀了5年多

兒子6週歲,我們已經親子閱讀了5年多

聽到好多家長說:“吳老師,我家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兒子讀書的經歷。

兒子不到一歲,我們就開始讀書,給他買的第一套書是《我1歲》、《我2歲》、《我3歲》。當時的兒子走路還搖搖晃晃,只會喊簡單的爸爸媽媽,可是當他看到這幾本五彩斑斕的書,眼睛都放出光來,我能感受到他的興奮和喜悅。我每天晚上臨睡前把書拿來,給他指著圖片,讀給他聽,他聽得津津有味,還用小手在書上指指點點,問你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兩三天以後,到了讀書時間,不是我拿書出來給他,而是他早早地找到了書,喊我來給他讀。幾天的時間,就從被動變為主動。

這幾本書讀了幾個月,每天都拿出來翻,一歲的寶寶還不知道翻書該用多大的力度,漸漸地,這幾本書竟然被我們讀得快廢掉了,他還意猶未盡,不肯扔掉。掉了的書頁,還放在小抽屜裡,時不時拿來讀。

我很想把這三本書再買一套新的放在家裡讀,後來想想,讀過了就讀過了吧,我們向前走,畢竟還有那麼多書等我們來讀。

接著讀什麼呢?我也做了多種嘗試,我自己背誦《千字文》全文,讀給他聽,古詩接觸得更早,從他出生以後從月子裡開始一直斷斷續續地讀給他聽,這些都不適合他看。後來找到了一本讀不爛的《兒歌》,上面又是畫又是字,他抓在手裡很喜歡,而且讀起來琅琅上口。這期間還讀過一些故事書和繪本,在家裡書和玩具的界限不很分明,可能在他的心裡它們也差不多。

後來大了一點,《千字文》、古詩、《三字經》對比,他更喜歡讀《三字經》,簡短易懂。

兒子的性格活潑好動,後來上幼兒園一度擔心他是不是不守紀律。一次家長開放日去聽公開課,在老師講故事那節課上,他聚精會神地聽著,一動不動,那種專注的神情讓我驚呆了,也讓我放下心來。我想可能是我們堅持讀書才養成了他對故事課的興趣。

幾年來,我們讀過各種書,《四五快讀》本來是買來讓他識字的,後來由於我工作到晚上九點才下班,上幼兒園以後識字就中斷了,裡邊的內容都拿來當故事讀了。他很喜歡這本書。另外從幼兒園拿回來的每學期的課本他特別喜歡,百讀不厭。再大一點,我嘗試讓他走的更遠,看得更廣。我們開始讀《世界地圖》畫冊,德國版少兒百科知識全書,從地球、火山、汽車、飛機、輪船到機器人,還有各種陸戰武器,他最喜歡的是航空母艦,每天纏著他爸爸問航空母艦的事,比如:遼寧艦是幾萬噸的?哪艘航空母艦是核動力的?山東艦有多少米長?上面能放多少架飛機?多少戰鬥機?針對他的愛好,我又買了一本《航空母艦》,還買了一艘航母玩具模型。這些書和我們所處的世界的無縫對接,使讀書成了他必不可少的生活內容。

哪天,我工作特別累了,不想給他讀書了,他是特別不滿的,後來只能以用手機聽故事來臨時代替。

在我的家裡,讀書是自然養成的習慣,重要的是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