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農工黨員,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陳蕊華醫生,之前發佈的日記其實是第二部分,這裡,將其從上海出發的感想與經歷回味並呈現給大家……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晴 出發

我是一名入職剛“滿月”的市一內分泌代謝科新職工,正在適應嶄新的工作環境與節奏。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集結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麼味道!”相信2019年的春節,任何人都不會想到,2020年的春節會如此慘淡。一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帶來的瘟疫悄然從荊楚大地迅速蔓延至整個華夏九州。武漢淪陷於病毒的魔爪之下,全國人民焦急痛心。

本著革命主義的樂觀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震動,全民皆兵,大家共同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在嚴防死守之下,湖北之外的瘟神毒苗正在被各個擊破,每日的確診疑似人數逐日下降。但位於毒源的武漢,情勢依然嚴峻,確診病例已超4萬多例,那裡的人民仍然飽受冠狀病毒的戕害。

在此情形之下,2020年2月17日早晨7點,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發出了緊急召集令,1小時內組建起了一個156人的英勇戰隊。

其實,在那之前,我們科彭主任已預見性地給我們進行了號召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希望大家有思想準備,保重身體,隨時應戰!”

我躍躍欲試,試探地問問老公:“要是我去湖北支援,你同意不?”

老公說:“你去吧,我和爸媽都在大後方支持你!”

“那倆孩子誰來管?”“你不在家他們更自由,把他們網課的課表做出來給我就行了!”好吧,這是實力嫌棄加支持啊!

於是,我這個新職工毅然報名並有幸加入了這個目標高度一致的團隊。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兒子與女兒為媽媽加油

2月18日的早晨,我們集結起來,裝備起來,穿上了醫院發的軍大衣,把必須物品塞進了行軍包,真的有一種要去行軍打仗的感覺!醫院為我們準備了一大箱子的補給,我們又自己準備了一個大箱子的裝備,除了生活用品,還塞了口罩帽子消毒片,眼罩面屏酒精片,真希望箱子是多啦A夢的小口袋啊!要是能裝個超市和醫院過去就好了!

如果我們是兵,那物資就是子彈和糧草,兵強馬壯糧草足,就一定能打勝仗!大家集結在一起莊嚴地宣誓,疫情讓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也讓這誓師的照片成了“史上最難認集體照”!我們都笑稱,這種情況下還能認得出誰是誰,那肯定就是真愛了!話音剛落,昔日同窗室友發來截圖,居然還真把我給認出來了!所以總會有愛你的人在遠方默默地記著你!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出發

2月19日7點30分,我們準時集結在虹橋機場,內心充滿了鬥志!科室的彭永德主任和王育璠主任非常關心我們,坐車同往,更是反覆叮嚀囑咐,一要遵守紀律,二要保護好自己,掌握求生技能,善於巧妙應戰,嚴格遵循規範,加強無菌觀念,病房如戰場,醫護如軍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服從紀律和指揮才能打好勝仗,安全回家。

來了機場,我們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雷神山,我們將成為進駐雷神山的第一批戰士!我們背上塞得滿滿當當的行軍袋,5分鐘後已汗透重衫,走起來就有種老牛拉車的感覺,看來得再加強鍛鍊。安檢後是午餐時間,第一次在機場吃“霸王餐”,感覺還不賴,登機口也有可以直接帶走的快餐,機上的乘務人員還一個勁地向我們塞食物,可惜行李太重實在帶不下。東航為我們準備了跨洋大飛機——空客A330,又能裝人又能裝貨,特別適合此行,機場人員在登機處拉起了“致敬白衣天使”的牌子向我們表達敬意。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雷神山日記-陳蕊華醫生在抗疫第一線(二)


飛機著陸前,機長出來為我們致謝,我們才知道,本次為我們保駕護航的是教授級別,早已是不輕易飛行的中隊長王機長!他向我們贈送了一套防護服,並感謝我們為了抗擊肺炎奔赴前線。我們又何嘗不感恩大家,感恩千千萬萬在後方為我們加油鼓勁的人、為我們空投食物噓寒問暖的人,為我們清掃垃圾的人,為我們在寒風驟雨中守護小區大門的人,他們的努力,也是我們奮鬥的動力。為了大家,背井離鄉,奔赴前線,迎難而上,披荊斬棘,這一切,都值!

隨著飛機起落架碰觸地面的摩擦聲想起,我在心中默唸“武漢,我們來了!”我也盼望著能早日說出那句

“上海,我們回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