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伯遠帖》高清欣賞!難得的晉人紙本真跡!收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說起王珣,很多人會想到王羲之,畢竟都姓王嘛。他們倆也確實關係挺近的,王珣的祖父是王導,王導的父親與王羲之的祖父是親兄弟,也就是說王導是王羲之父親的堂兄弟。

王氏家族在那時候絕對是豪門望族,王導是東晉初年的宰相,權勢顯赫,威震朝野,當時有“王與馬(指晉帝司馬氏)共天下”的歌謠。有個“新亭對泣”的成語,就是說的王導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這首詩吧: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首詩裡的王指的就是王導家族,謝指的是謝安家族。

有點跑題了,還是回到王珣的《伯遠帖》吧。此帖一直被後代書法家、鑑賞家、收藏家視為瑰寶。曾經北宋宣和內府收藏,明清兩代由吳新宇、安歧等遞藏。乾隆丙寅(1746)年被收入宮中,乾隆非常喜愛,將原存宮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清帖》、王獻之《中秋帖》與王珣《伯遠帖》共貯養心殿西暖閣,並更名為“三希堂”。前二帖均非真跡,唯《伯遠帖》是東晉名人法書真跡。清亡後佚出宮外,流落民間。四十年代後期,此帖與《中秋帖》一起流入香港,被典當給一家外國銀行,後來,周恩來總理批示以重金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

最重要的,這是王珣的紙本真跡 真跡 真跡!!!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沒有王羲之真跡,吃透王珣《伯遠帖》對學習晉人書法也很有幫助!


一、風格特點

1、用筆:

(1) 抑揚頓挫,鋒稜畢具。此帖是王珣的真跡,也是東晉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跡,因此,通過學習此帖可“直入晉室”。其用筆自然生動,特點鮮明,絕無描摹之痕。此則放筆直書,鋒稜轉側之間,又各不相同,其轉折爽勁,如“逺”、“從”、“逰”等字的捺畫,起筆堅定直入,頓挫明顯,點畫流動,筆跡清晰,富有彈性;“此”字的豎與橫的方折甚至有些刻板,鋒稜盡顯,四個縱向的下筆,筆筆尖起,“從”字的連續幾處的折畫“和而不同”,筆勢奔放,充滿力感;“期”字的月部折角處上下錯動,折畫變異,雖為偶然性,但和諧自然。

(2) 點畫跳動,節奏明快。此帖的點畫妙儘自然,意趣超逸。點法多為側鋒出之,似輕描淡寫,全不經意,又恰到好處,如“伯”字之左豎點,“逺”字左點與右二點,“従”字之雙人旁,含蓄之極,還有像“之”、“寳”、“以”、“優”、“逰”、“別”、“如”、“永”等字,點法變化清新,生動活潑。此帖的線條運動感極強,節奏明快,下筆多為露鋒直入,以尖筆出之,而收筆多為含而不露,或尖而不刻板,如“遠”字之捺,“群”字之豎,“優”、“獲”等字之末筆,出筆含蓄;“以”、“申”、“別”、“如”、“永”等字露鋒出筆,尤其是“永”字的所有筆畫都是“尖入尖出”,點畫跳動,行筆速而疾,線條一波三折,流動飛揚。有的筆畫運筆極速,沉著痛快,毫無輕飄之感,但不鋒芒畢露,筆力內充。

2、 結體:

(1)結體開張,疏密有致。此帖的字形與王羲之的行書“和而不同”,更強調了結體的變化。此帖尤其注重疏密的對比,在獨體字與上下結體中體態修長,結密無間,有清瘦之感,這種處理效果與王羲之行書相似,但這不是書者的精彩之處。其可貴處在於左右結體的匠心獨運,運用疏密的變化產生開張的體勢,左右拉開,有意識地形成或相背或相向的結體,並增加了左右間的呼應關係,顧盼照應,使他們之間的留白處與左右兩部分形成強烈對比,甚至可以將左右結體視為左中右結構,左右為實,中間為虛,虛實一體,“計白當黑”,形散神聚,如“伯”、“勝”、“情”、“以”、“優”、“如”、“昨”、“隔”、“相”等字結體開張的,其結體之所以有如此開張之勢,與其局部的緊密有關,其密處不透風,但筆跡清晰,如“頓”、“勝”、“優”、“獲”等字筆筆緊密,整體開張。

(2)欹側取勢,動靜結合。《伯遠帖》是晉人尚韻的代表,董其昌跋中有“珣書瀟灑古淡”之句,從中可體會到“韻”的含義。在此帖中,其“古淡”更在於一種美的和諧,是諸多矛盾的集合與統一,因此,其作品極為生動,無一字有擺佈之感,筋骨精神,隨其欹正、大小,氣宇融合。欹側的運用是與二王書風“和而不同”之處,這種特點在此帖中達到極致,使無一字為“正”者,無一字不正者,字字生動,或立或臥,或欹或正,或松或緊,一切是在左低右高的大基調中變化,美不勝收。其動與靜的統一也是此帖的一大特點。筆畫之間的構築所形成的角度不同,給人的心理感受也自然有區別。角度小者(呈銳角),其衝擊力越強;角度越大(呈鈍角),其衝擊力越弱,情緒平和。此帖的結體以折筆居多,轉筆兼之,且折筆處多為銳角,動感強烈,如“珣”字之橫折,“逺”、“逰”等字的走之,極力縮小其折處的角度;尤其象“從”字,極小角度的連續折畫,其動感至極,衝擊力極為強烈,然後在結體的收筆處以舒緩的長線條收之—書以反方向折畫,這樣,既有險勁的衝擊力,又有沉著的靜穆感,充分展示出其純粹的晉人韻致。

3、章法:

《伯遠帖》的章法沒有大起大落的奇特變化,但為欣賞者帶來和諧天成的自然美,字與字間是那麼合理,得體而又巧妙,絲毫沒有造作擺佈的痕跡。在此帖中,有楷行甚至草書的融合;有大小、對比、縱橫的穿插、虛實的輝映,使上下承接極盡自然。“珣”字厚重、靜穆中微有動感;“頓”字左右結構上緊下闊,與“珣”字的處理相反。“頁”字傾斜指向“珣”字之虛處。“頓首頓首”的書寫呈符號化,極為自然,以上可以看為一個節奏。“伯”與上一字對比強烈,與“遠”字成一節奏;“勝業情”三字,虛實變化。第二行,“期群從之寶”可以看成一個節奏,縱勢與橫勢的對比,生動自然。“自以羸患”四字,疏密反差,大開大合。第三行,“志在優遊”的用筆由弱漸強。“始獲此出意”又由強漸弱。第四行在結體上前後較密,中段疏朗,恰與前一行的中間結字厚重飽滿成對比,最後一行雖較為平和,但也妙趣橫生,“古遠”輕重對比,“隔”字大密大疏,應之者“嶺”字密中含疏,“嶠”字與“不”字輕重反差,“不”與“相”、“瞻”字的開合對比,最後以較為平淡的“臨”字收筆。綜觀全篇,章法平和的基調中透出瀟灑流宕的風度,充分展示出晉代書家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