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瞅见河道口有这样位置,想方设法也要坐钓,鱼窝肯定在这儿

因疫情原因,外出钓鱼已是奢望,唯有翻看回味过去的钓鱼经历。

去年春天惊蛰过后,钓友老魏在我们这里一个大水库的入水口有很好的收获,听说后,周六下午就整装前往试钓。我记得当日南风约四级,水流较缓,因平日总在静水中施钓,很不适应流水作业,所以直接找了一个弯道无明显流水处下钩,下午一时三十分开钓,五时结束,鱼获约五斤,均为一两以上的纯野生鲫,最大的单条有六两以上。看了下旁边两位传统长竿钓友,水平较高的与我鱼获差不多,水平较差的比我少了一半。暗自庆幸自己台钓与传统结合钓法有一定的优势。

野钓:瞅见河道口有这样位置,想方设法也要坐钓,鱼窝肯定在这儿

我常用的装备是,鱼竿5.4手竿与4.5手竿各一根,主线2号,子线1.5号,七星漂与立漂混用,牛B鲫+适量蚯蚓液浸大米作诱饵,钓饵为红蚯蚓。

野钓:瞅见河道口有这样位置,想方设法也要坐钓,鱼窝肯定在这儿

次日周日,早早就来到老钓点,利用熟人优势,找了一条小船。驾船到河中间无明显水流且靠近水草的地方打窝下钩,但下钩约两小时无一条鱼获,这时候昨日的高手又来了,他用的是九米长竿加长线,两把长竿直接甩到河中间,不打窝,钓饵是不管多长的红蚯蚓,一钩挂一条,沉底跑铅钓法,只见他左提右拉,忙个不停,真羡慕他手里的那个大炮竿,干脆停下手中的钓活,直接观望高人的钓法,发现他的两把竿都直接打在河中间的流水位置。

野钓:瞅见河道口有这样位置,想方设法也要坐钓,鱼窝肯定在这儿

见此情景,想到再不改变作战方法就真的为不识时务也,于是,迅速将小船移到河道中间的拦网上固定下来,虽然主攻目标为河道中间的流水处,但对流水较缓的弯道处心存侥幸,直接学习传统钓友的方法,不再追求什么灵敏度与时机了,加大铅坠,换上最大号漂,用整条的蚯蚓挂钩,甩到河道中间的流水处,下钩后几分钟就能中鱼。

野钓:瞅见河道口有这样位置,想方设法也要坐钓,鱼窝肯定在这儿

而布窝后的平流处只能偶见小口,一直钓到十三时,肚子开始抗议了,而恰在此时,鱼钩上了拦河的竹子上,废了一把鱼钩,换上了网购的一个较小号的鱼钩再战,但恼人的事情出现了,刚换上的小钩上鱼了,一条约二两多重的金黄鲫被我按常用手法拖到了船边,准备提鱼上船时,鱼跑了,悲愤之情难以言表,很明白,就是因为钩太小,造成的跑鱼,此时的我已是饥肠辘辘,加之跑鱼的郁闷,提起鱼护看了下,至少在五斤以上。

最后总结,鱼无常势,钓也无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