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这要那,不给就哭?3招改掉孩子“要这要那”的臭毛病

每次带孩子去商场,都被同一件事困扰!

妈妈,我想要买这辆汽车!

妈妈,我想要买一个恐龙!

妈妈,我想买块蛋糕!

妈妈,我想喝可乐!

......

面对孩子“要这要那”的毛病,很多家长都头疼不已,如果不给,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作为父母,只能心里默念“亲生的”,才能忍住抬起的手不落到孩子身上。

孩子要这要那,不给就哭?3招改掉孩子“要这要那”的臭毛病

因为疫情,4岁的乐乐被困在家里已经将近2个月,最近幼儿园实行网上授课,每天都要在群里打卡。

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小实验,要求准备一个矿泉水瓶,而在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于是爸爸去超市买了一瓶可乐回来,碰巧被乐乐看到,于是大半瓶的可乐被乐乐喝了个精光。

第二天一早,乐乐起床后早饭还没吃,就嚷嚷着要喝可乐,爸爸妈妈告诉他可乐没有了,昨天被他喝完了,可是他根本不听劝,特别大声地喊到:“我不管,我现在就要喝可乐,你们去给我买。”,被拒绝后,居然抬起脚要踢人。

面对如此不讲道理的乐乐,爸爸妈妈骂也不是,打也不是。

而乐乐见在父母这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去找好“欺负”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心疼孙子,听不得哭闹,于是答应下午去给孩子买。

那么对于孩子“要这要那”的毛病,是应该果断拒绝,还是应该无条件满足孩子?如果对孩子要求严苛,绝对不满足孩子,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孩子要这要那,不给就哭?3招改掉孩子“要这要那”的臭毛病

19岁的小南来自于安徽一个城镇,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所以父母对小南要求特别严厉,从不轻易答应他的任何要求。

小南小时候的玩具很少,衣服更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童年基本都是在小城镇长大的,从来没接触过外面的世界。

直到大学毕业,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有了独立收入之后,小南童年缺失的玩具、衣服等都从奢望变成了现实,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怕工资不够花,他还办了一张信用卡,过起了这个月花、下个月还的日子,基本每个月入不敷出。而且变得越来越好面子,渐渐把目光伸向了名牌手机、包包、衣服,信用卡透支的额度也越来越高,直到自己没有偿还能力,收到了银行的限时还款公函。

那么对于孩子要这要那的毛病,家长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

3招让孩子乖乖听话

第一招:保持冷静

即使内心再愤怒、抓狂,也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发火,默念“亲生的、亲生的”。

第二招:接纳并同情

亲子关系到位,教育孩子才有效果。

即使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要静下心来,听完孩子的要求,让孩子知道父母懂我并理解我。

这是良好沟通的开始,让孩子愿意倾诉自己的想法。

孩子要这要那,不给就哭?3招改掉孩子“要这要那”的臭毛病

第三招:看懂目的,搞定孩子

孩子要求过多,不给买就吵闹,基本是孩子的以下需求未得到满足:

①寻求关注:有的家长平时工作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或者在家一直忙自己的事,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略,所以通过捣乱、哭闹、提要求的方式,企图得到父母的关注。

②获得权力:父母用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孩子,让孩子觉得不公平,要求获得自己的权力。

③报复: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孩子就会报复,以牙还牙。

④自暴自弃:放弃要求,不愿意别人介入。

了解了孩子的目的,那么就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了!

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间,比如每个月有一次挑选新玩具的机会,不能破坏约定,否则要受到惩罚。

当孩子不停地要求买东西时,可以态度温和但语气坚定地说:

①如果一次都没买

根据约定,你这个月有一次挑选玩具的机会,但是你要确定,这是你想要买的东西。如果买了这件东西,你只能下个月才能再买其他新玩具。

②如果已经买了

这个月挑选新玩具的机会,你已经用掉了,妈妈真的很想给你买,但是不能答应你。

如果你特别喜欢,我们可以下个月再买。

同时和孩子翻日历,并标上记号,告诉孩子哪个日期可以买,让孩子更有期待。

孩子要这要那,不给就哭?3招改掉孩子“要这要那”的臭毛病

③不批评、不打骂

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能心软,即使孩子哭闹,也不要随意发脾气,不批评、不打骂,直到孩子停止哭闹,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

优秀的父母,都带一点“绝情”。

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根源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

只有父母努力学习、不断改变,孩子才会变得更加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