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新冠病毒的防治成為 2020 年整個中國正在面臨的災難。

一夜封城,人人自危,口罩忽然成為了生活的必需品。

各家媒體的推送、電視新聞的滾動提醒,朋友圈的信息幾乎淹沒了每個人的生活。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突如其來的災難對於生活的改變,而他們卻在人們驚慌之時逆流而上,衝在了戰“疫”的第一線。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自古希臘發源到現代醫學的建立,醫學在解剖學、藥理學乃至鍊金術等多種學問、學科的交叉發展中逐漸形成、完備。

《通識:學問的門類》一書中,日本腦科學家茂林健一郎寫道:

“開普勒、波義耳等人大放異彩的時代,換句話說,就是科學思想得以確立的時代。”

在某種程度來說,醫學的發展史,就是人類智慧的發展史。

醫生不僅在醫療技術層面拯救了患者的生命,更在尚處於混沌的世界裡呼喚“理性之光”。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通識》 [日] 茂木健一郎 主編

在《通識》一書中,編者從宏觀的角度俯瞰整個“學科”的世界,通過簡練易懂的文字對某個學科在人類所有“知識”中所處的位置、確立過程、發展史以及取得了劃時代成就的科學家們的足跡等進行解說。

《通識》一書獲得了中國著名學術書店萬聖書園2019年年度圖書榜單第二名

書店創始人劉蘇里老師在解讀這本書,講到:這本書對“外行”特別有用,使你快速瞭解建立現代知識大廈諸多學科,它們是怎麼來的,又是如何演化,以及最新的進展。

它通過打破文科和理科的界限,使不同種類的各種學科的接觸,展現了各個學科間相互交織的橫縱關係,組成了一張細密龐雜的知識網絡。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通識》 插圖

本文節選了《通識》中關於醫學學科發展的相關內容。

希望你能以本書為媒介,踏上一場“知識世界”之旅,在諸多知識線索中獲得教益和啟迪。



一、醫學的起源 Medical Science


研究人體結構的解剖學鍊金術推動了古代醫學的發展。

古代醫學知識最為先進的國家當屬古埃及,古埃及人使用由紙莎草莖製成的莎草紙記載了大量的醫學知識。

其中最有名的紙草醫書是《史密斯紙草文》《埃伯斯紙草文》。此外,在古代中國也出現了一部名為《黃帝內經》的醫書。這些醫學著作的存在證明了從古時起,醫學就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

然而,現代醫學真正的發源地其實是古希臘。以著名的“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為代表的古希臘醫學的特點是:比起疾病本身,醫者更加關注的是不同病症的治療方法,也就是說古希臘的醫學研究是一種基於生理學的、技術層面上的研究。

希波克拉底認為醫術(Ars)作為一種以人為主體的技術,必須注重知識、技術以及道德三者的結合。希波克拉底所提出的這種醫學精神對後世醫學道德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醫學在經過亞歷山大時代的發展後,被古羅馬所繼承。古羅馬時代最偉大的醫學家是蓋倫,蓋倫既是一位解剖學家,又是一位生理學家。

在當時還未出現對人體進行解剖的情況下,蓋倫通過對動物(豬)的解剖,極大地推動了肌肉和骨骼方面知識體系的發展。此外,蓋倫的“靈氣(pneuma)說”作為一種血液運動。”

文藝復興時期另一位傑出的人物是帕拉塞爾蘇斯。帕拉塞爾蘇斯不僅是一位醫學家,還是一位鍊金術師,他通過使用礦物製作藥物,從化學的角度為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通識》插圖

在帕拉塞爾蘇斯之前的醫學家研製藥劑一般都是以動植物為原材料,而帕拉塞爾蘇斯所帶來的這種以礦物為原材料的化學藥物,為後世醫學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二、近代醫學的建立 Medical Science

隨著生理學

顯微鏡解剖學的發展,作為近代醫學的臨床醫學得以確立。

解剖學的進步以及化學的應用為醫學開闢了新的發展道路,進入17世紀,醫學進一步成長為一門實證性學科

17世紀是一個以笛卡爾為首的,牛頓、開普勒、波義耳等人大放異彩的時代,換句話說,就是科學思想得以確立的時代。在該時期的醫學領域,建立在實驗和觀察基礎上的科學研究日臻完善,其中發展最為顯著的則是生理學和運用顯微鏡進行的解剖學。

血液循環理論的提出對17世紀的生理學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此前最有力的血液運動學說是羅馬時代的蓋倫所提出的理論,哈維則徹底推翻了蓋倫的理論,科學地闡明瞭血液循環現象以及心臟在此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此外,對顯微鏡性能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列文虎克發現了細菌和精子等多種微生物。著名的斯瓦姆默丹則發現了紅細胞。

18世紀下半葉,醫學的體系化進程進一步加快,臨床醫學最終得以確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醫學家是被譽為“全歐洲的師表”的布爾哈夫。

布爾哈夫在實踐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從瞭解既往病史、檢查現狀、診斷,直至治療的臨床醫學方法。

莫爾加尼將病理變化與臨床醫學相結合,創立了病理解剖學,他在《用解剖學的觀點研究疾病的部位和原因》一書中,通過病理解剖詳細介紹了疾病發生的原因。

這部病理學鉅著對之後的臨床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從近代醫學邁向現代醫學 Medical Science

醫學研究從研究疾病的對症療法,轉向研究疾病本身,開始了對於基因治療的探索。

進入19世紀,自然科學成果被引入醫學研究,極大地推進了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醫藥學等基礎醫學的發展。

此外,醫院數量的增加也為近代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近代社會城市化的發展,原本發揮著避難所功能的醫院,逐漸成為一種治療和護理病人的機構,為臨床觀察和驗屍解剖提供了便利,推進了醫學資料的收集。

19世紀稱得上是“醫院醫學的時代”。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通識》插圖

19世紀下半葉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病原微生物的發現。巴斯德和巴赫兩位偉大的化學家創立了細菌學,細菌學不僅促進了病原菌的發現和推斷,還為人類帶來了疫苗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極大地推動了化學治療的發展。1930年,人們對於傳染病的致病物質——病毒的認識已經逐漸清晰,到了20世紀40年代,人類又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了病毒的形態結構。

進入20世紀下半葉,電子科技的發展為醫學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醫療技術,包括器官移植、內窺鏡檢查、超聲診斷、CT 掃描診斷法等。

然而,20世紀下半葉既是一限制酶和反轉錄酶的相繼發現,使運用遺傳工程技術治療疾病的基因治療方法成為可能。

1990年,美國醫學家成功對一名患有嚴重免疫缺損症的患者進行了世界上首例基因治療。



好書推薦


專業小百科:《通識》知識小卡片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非常時期,讓我們比以往更加關注醫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