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近日大家迎來了復工潮,不過在特別時期大家對於選擇公共交通設施還是有所擔心。如今私家車的保有量雖然不低,但是大中城市高昂的停車費用也會給每天開車上下班的朋友帶來不小的費用支出,更有不少人選擇就近路邊停車,即便是被貼條罰款,費用也低於一天的停車費。所以在沒有禁摩的城市選擇二輪出行確實是一個高效又經濟的出行方式。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用車成本不斷升高


然而矛盾也就此產生,開車人和騎車人有時候並不能互相理解,朋友圈中也頻繁爆出二者發生衝突的狀況。

代表事件一:同為“比亞”輩 相煎何太急?


座標上海,一輛正常行駛的比亞喬 維斯帕 踏板摩托被一輛比亞迪 唐 SUV 直接從側後方頂翻,從比亞迪的行駛軌跡來看,蓄意成分較高,不知何冤何愁,所幸騎手只是輕傷。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預計維斯帕300的維修費用接近新車價格

代表事件二:地下車庫遭遇 奪命繩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車庫出現一男子在過道內拉起一條繩索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四十分鐘後出現一騎手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騎手中招 脖子歪向一邊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騎手隨安全裝備齊全也可謂防不勝防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行車記錄儀記下了全過程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騎車人頸部出現明顯勒痕


疫情緩解復工出行,你會選摩托車嗎?

拉繩索人獲刑七個月


座標北京,一摩托車駕駛者在地庫遭遇了勒頸,這種大片裡的情節居然也在現實中發生了。據說繫繩者因故意傷害被判7個月刑期,騎車的網友大呼:判得太輕。因為這種線繩其實相當危險,如果割破頸部動脈或將致命。

諸如此類事件屢見不鮮,同為交通參與者為何有些人對於騎車人很不友善。何故?

1:其實現在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司機對於摩托車的路權一無所知,經常會問:“摩托車也能上牌?”的幼稚問題。認為摩托車和非機動車一樣沒有機動車道路權,佔用了其機動車的道路資源,從而引發怒路。

2:有相當部分汽車駕駛員認為摩托車屬於“二等”交通工具,作為一個汽車駕駛者優越感爆棚,認為在任何情況下摩托車都應該禮讓四輪車輛。

3:事分兩面說,各個城市的違法監控系統對於摩托車的違法行為確實無法做到抓拍,所以確實有部分摩托車駕駛者有恃無恐,在道路上無視交通規則,隨意變道超車,甚至闖信號、逆行。一旦有這樣的不良案例出現,就容易讓一整個群體受到牽連。

最後,希望汽車駕駛者給予摩托車更多的理解,他們擁有和汽車相同的路權,而且現在很多摩托愛好者的座駕價格都在六位數以上,他們不是因為消費不起汽車,而是單純的喜愛騎行。也奉勸少數摩托車駕駛者不要認為違法成本低就破壞規則,因為作為“肉包鐵”你的代價永遠是最高的一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