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香港作

鄂圖曼帝國,臺灣作鄂圖曼帝國)(1299年-1922年)是奧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軍事帝國,國名來自創立者奧斯曼一世,以伊斯蘭教為國教。

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人源於西突厥烏古斯人的遊牧聯盟。自中亞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裡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蘇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直至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等同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國家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轉變,開始成為英國、法國等國家的近代化進程的一環,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國民運動,成功推翻蘇丹的統治並放棄了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積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改變。

鄂圖曼土耳其語的官方名稱為“دولت علیه عثمانیه”,拉丁化轉寫為“Devlet-i ʿAliyye-i ʿOs̠māniyye”,意為“奧斯曼的崇高國度”;現代土耳其語中稱為“Osmanlı İmparatorluğu”“奧斯曼帝國”或“Osmanlı Devleti”“奧斯曼國”。漢語譯名方面,《明史》稱之為“魯迷國”,亦即阿拉伯語化的“羅馬帝國”,這沿襲了唐宋以來稱呼建都君士坦丁堡的政權為“Al-Rum”的傳統;英語名稱為“Ottoman Empire”或“Turkish Empire”[7],或簡稱“Turkey”[8];阿拉伯語名稱為“ دَوْلَتِ عَلِيّهٔ عُثمَانِیّه الدولة العليّة العثمانية‎”。

奧斯曼帝國國名得名於開國蘇丹奧斯曼一世的名字。“奧斯曼”(奧斯曼土耳其語:عثمان;現代土耳其語:Osman;國際音標:/osman/),注意奧斯曼土耳其語原使用阿拉伯-波斯文字書寫,/s/音出現在元音後的詞中時以ث /θa:/表示。由於土耳其語有“θ”音,而以“t”音代之。當鄂圖曼勢力擴張到東歐時,日耳曼人將“عثمان”(othman)訛念為ottoman,後轉音為“

鄂圖曼”。這使得清代譯名對應翻譯國名為“鄂圖曼”,中華民國成立後亦沿用(以拉丁語“ottomano”為翻譯標準)[9];另有“鄂斯曼”、“奧特曼”、“奧圖曼”、“奧圖託曼”等譯名。

目前,中國大陸譯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奧斯曼帝國”或“奧斯曼”。臺灣、香港一般稱為依照英語名稱音譯為“鄂圖曼帝國”,部分書籍也音譯為“歐斯曼帝國

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