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公元前174年,漢文帝唯一在世的弟弟淮南王劉長召集七十人,用四十輛大貨車在谷口縣起事謀反,這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荒唐的謀反了,後來淮南王被捕入獄,在流放的途中絕食而亡,漢文帝接到弟弟的死訊以後放聲大哭,他後悔沒有采納袁盎的建議。

其實劉長的死,文帝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以說他才是始作俑者,文帝對自己弟弟一味的縱容,致使劉長走上不歸路,那麼漢文帝為什麼要這麼做?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從劉長身世開始說起。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淮南王劉長劇照

淮南王劉長簡介

劉長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七個兒子,他的母親原來是趙王張敖的妾室趙姬,張敖為了討好岳父劉邦,把趙姬獻了給他,趙姬與劉邦有過短暫的交往後,懷下身孕。

後來張敖因涉嫌謀反被捕,他的家人受到牽連被囚禁,趙姬在獄中請求獄吏稟告劉邦說自己懷有小皇子,此時劉邦正在惱怒張敖,沒有理會趙姬。

趙姬的哥哥請求呂后身邊的寵臣審食其,請求他向呂后求情,結果呂后因妒忌,沒有向劉邦求情,審食其便沒有再次相勸,後來趙姬生下劉長以後,因怨恨過度自盡而亡。

劉邦覺得自己負了趙姬,把劉長交給呂后撫養,劉長由於是呂后帶大的緣故,所以跟她非常親。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劉邦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亂以後,封劉長為淮南王。呂后去世以後,皇族派劉襄三兄弟和功臣派的灌嬰、周勃、陳平聯手發動政變,將呂氏誅族。

呂氏被剷除以後,大臣們在選舉新帝時,把劉長排除在候選人之外,主要原因是因為劉長是由呂后撫養長大,功臣派怕他長大以後,替自己的母親復仇,所以他們選擇了代王劉恆繼任大統。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呂后劇照

劉長為什麼會謀反?

漢文帝即位以後,劉長認為自己是漢文帝活在世上唯一的弟弟,所以比較驕橫任性,文帝念及手足親情,每次都不追究他的過失。

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劉長來到闢陽侯府求見審食其,審食其覺得是當今天子的弟弟求見,也沒有回絕,劉長一見到審食其立刻從袖中取出鐵椎捶打審食其,審食其當場暴斃。

事後淮南王劉長還親自拿著審食其的首級向文帝謝罪說審食其該死,劉長痛恨審食其主要是因為當初審食其作為呂后的寵臣,沒有向呂后進言解救他的生母,為此劉長耿耿於懷,劉長這樣做無非是為了替母親報仇。

劉長殺害朝中大臣,理應受到重罰,但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漢文帝竟然赦免了劉長,從此以後劉長更加膽大妄為,他回到封地以後不用漢法,自己另外搞了一套法令,每次出入宮中都要效仿天子的聲威,要求自己下達的命令當著皇命一樣來執行。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漢文帝劇照

劉長輕視漢法的行為讓朝中大臣極為不滿,此時袁盎提議讓文帝管管,不然將來怕生出禍端,但是文帝卻沒有采納,此時劉長更加無法無天了。

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劉長幹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事,他召集七十個人,用四十輛大貨車起事謀反,這麼點人就敢謀反,簡直是一大笑話。

劉長謀反被抓以後,丞相張蒼等大臣前後兩次上書請求文帝處死劉長,每次都遭到漢文帝的拒絕,後來大臣們選擇妥協,第三次上書請求漢文帝將劉長發配到蜀地監視居住,這次漢文帝同意了。

不久袁盎勸誡文帝說:劉長因過於驕縱,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他性格驕橫剛烈,你讓他坐著囚車入蜀,劉長心裡承受不了,如果他染上什麼風寒死了,陛下將會揹負殺弟的惡名。

漢文帝並沒有採納,他說自己只是讓弟弟吃點苦頭,很快就會放了他。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漢文帝劇照

劉長之死

劉長在入蜀的途中,坐著檻車(用木柵欄封閉的車,狀似木籠),囚車貼有封條,在淮南王去往蜀地的途中,沿途接待的縣令都不敢打開囚車的封條,讓淮南王劉長出來溜達,劉長就這樣一直坐著檻車從今天陝西千里迢迢趕往四川,路途遙遠不說,還翻山越嶺,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劉長忍受不了這種屈辱,對身邊的僕人說:“誰謂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驕故不聞吾過至此。人生一世間,安能邑邑如此!”——《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意思是誰說我是勇者,我不勇猛,我因驕縱看不到自己的過錯落得這般田地,人的一輩子怎麼能夠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

自此劉長開始絕食,餓死在了去往蜀地的途中,當押解劉長的車隊來到雍地以後,雍縣令發現劉長已經絕食而亡,他隨即上報給朝廷,漢文帝得知弟弟的死訊,失聲痛哭,發洩完以後,他對袁盎說:因為我沒有聽取你的勸告,才導致弟弟去世。

此時袁盎提議只要把丞相和御史大夫處死,以謝天下,就可以把問題解決了,文帝並沒有採納袁盎的話,而是下令把沿途負責接待劉長而沒有打開封條的所有縣令,一律處斬,然後在雍縣厚葬了劉長,並安排三十戶人家替他守靈。

漢文帝之所以這麼在乎劉長的生死,是因為劉長的死會給他造成不良影響,所以漢文帝后來斬殺縣令都是為了壓制潛在的負面影響。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漢文帝劇照

文帝賞了劉長的後代

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也就是劉長去世後兩年,文帝下令封淮南王劉長的四個兒子為侯,四年後,在民間流傳幾句歌謠:“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意思是一尺布那麼少都可以做成一件衣服,一斗不多也可以舂米,為何兄弟二人卻不能相容?

當時這首歌傳遍大江南北,幾乎家喻戶曉。

文帝聽聞以後感嘆著說,當年周公斬殺自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天下人仍然稱讚他們為賢者,是因為他們沒有徇私而損壞國家利益,天下人這樣說我,是不是因為我貪圖淮南王的領土。

所以漢文帝下令徙封劉邦庶長子劉肥的孫子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追封已故的劉長為厲王,而且按照諸侯王的標準給劉長修建陵園。

四年以後,文帝為徹底平息輿論,把劉喜遷回城陽,破例封劉長的四個兒子為王,並把淮南地區的四個郡封給他們。文帝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善後,壓制輿論。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漢文帝劇照

漢文帝為什麼要“寵殺”自己的弟弟?

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劉長自作自受,實際上一般任性的人都是溺愛造成的,好比孩子驕縱,一般人都會認為是家長沒有教育好,那麼文帝是真的溺愛弟弟呢?還是故意放縱?首先要了解文帝這個人。

袁盎前後兩次勸誡文帝讓他管管劉長,文帝都沒有采納,其實文帝並不是一位剛愎自用、不善於納諫的皇帝,根據史書記載文帝從諫如流,事實也證明了這點,他聽取大臣們的建議,剋制自己的慾望,修正自己的過錯,這樣一位仁君他會不懂得納諫?

而且漢文帝是靠著自己的政治智慧才躲過呂后的殘害,又靠著智慧把自己最優秀的三位侄兒打壓致死,只要威脅到他地位的人,全部被他打壓下去。這麼睿智的皇帝他不可能不知道劉長將來的結果。

故而漢文帝不採納袁盎的建議,主要原因是他故意不採納,因為他知道長期以往他的弟弟將來必定謀反,必定踏上不歸之路,因為他覺得劉長的存在會威脅到他的帝位,想除掉他。

漢文帝“寵殺”唯一在世的弟弟劉長,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鄭莊公劇照

其實漢文帝與劉長上演了漢代版的《鄭伯克段於鄢》,《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是,春秋時期鄭莊公為了除掉自己的弟弟共叔段,故意放縱,比如他弟弟在自己的封地儲備糧草,招兵買馬,為謀反做準備時,鄭莊公故意裝傻不知道,直到共叔段膨脹到公開謀反時,鄭莊公才給弟弟致命的一擊,最後弄得弟弟身敗名裂。鄭莊公的做法無非是想讓弟弟坐實謀反的罪名,把弟弟徹底送上不歸路。

漢文帝、鄭莊公他們都是玩權術的高手,用“釣魚執法”玩死了自己的親弟弟,同時還贏來賢名,手段極其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