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永遠是可愛的

機緣巧合讓我們認識,我相信:好人是不以地域來劃分,也不以經歷來區別的。

在我們見面中,我們談及了法國作家小仲馬的作品《茶花女》,本部作品作者給予了主人公瑪格麗特以極大的同情,凡翻讀過這部作品的,沒有不被瑪格麗特的精神所感動,我讀過這部作品,也專門看過由這部作品改編成的電影。沉浸其間,我全然忘記了瑪格麗特的身份,是她的疾病令我牽腸掛肚;她的善良令我五體投地;她的自我犧牲精神令我愛之有加。我相信,每一個好人都相信:瑪格麗特與她所愛之人阿爾芒雖生不能形相依,但死肯定能夠夢相牽的。瑪格麗特她對自己的身份有清醒認識,她的行動打動了每一個讀者。她是成全他人,委屈自己,直至失去年輕的生命的,令人佩服的女性。

生活永遠是可愛的


你對自己的經歷也是有認識的,對自己的身份沒加隱諱,但我對你的自我認識卻是不敢苟同,儘管你的認識在你看來是客觀的、理智的。我對你的經歷應該講,在給予同情和理解的基礎上也不乏感傷,因為那必定是你用青春兌換來的,“暮去朝來顏色故”時你怎麼辦?你有現代詩人徐志摩那麼耽於幻想嗎?他對自己心愛之人說:“許我一個未來吧!”你說你也曾不斷的努力以期待尋求到屬於自己的一份職業,而不再依靠他人,然而多年已經過去,你竟還錯過了幾次機會。

你責怪自己曾經的懶惰,和對他人的依賴性,現在深刻反思自己了,還是一切都讓它過去,保持不懈的追求以待時機。你也曾為自己的身份和處境而不自然,甚至不願意告訴家人,以前你也許良心喪於困境,現在的你應該有信心,相信英雄是不問出處的,你應及早有自己明智的選擇,否則等待你的將是垂垂老矣。

你說你讀過有關佛教的書,相信緣,你亦明確你認識的朋友就是靠一種緣,而你卻至今有“緣”無“果”!你也曾認可不會有“果”的,這之中自然有你所認可的原因。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客居一家旅店,在飲酒中有吳地歌姬為他獻酒,李商隱僅用眼一搭,頓覺心魂搖動,但理智告訴他是不能與此歌姬結合的,無奈他成詩一首,其中至今家喻戶曉的兩句詩是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也許就是緣所至吧,然“緣”卻不“圓” ,李商隱上路了。不過李商隱為愛而認真思索著,如其詩所云:“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由此我倒覺得緣應是靠自己創造的,而非靠上天賜予。唐玄奘與佛教堪稱有深厚的“緣”,豈不知他是歷盡千辛萬苦才獲佛法啊!

生活永遠是可愛的


賈寶玉和林黛玉倒是有上天賜給他們的“緣”,即“木石前盟”。可在事實上他們有“緣”卻無了“緣”,這有《枉凝眉》為證:“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林黛玉這個被大觀園公認的才女,面對愛情她探究什麼是“緣”?最後含恨失去年輕的生命,但因她與賈寶玉愛情的純潔與高尚而始終震撼著讀者的心。林黛玉向自己的心努力著,而你呢?沒有如同你家鄉的同齡人那樣服帖於他人的教育而固守在自己生活的那個小圈子中。

你離家幾千裡,我不清楚你成長的文化背景;現又在這個地方近十年,託身於浮宅之上,其文化狀況我也一無所知,你的生活環境或類似於你這樣人的生活環境是我從未涉足過的,儘管我通過書本對具有你這樣經歷的人的看法與原來比有了較大改變,但還是停留在表面的。

我想:一個人的生活永遠是可愛的,我們要在順境中乘風破浪,在逆境中敢問路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