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章中有沒有標點符號?是什麼樣子的?

夔(kuí)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出自《山海經》。傳說中夔是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形象多為無角、僅有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在古代出土的文物鍾、鼎等青銅器上經常會有夔紋。相傳黃帝與蚩尤大戰時用曾用夔的皮做成戰鼓,敲起來撼天震地。

古代文章中有沒有標點符號?是什麼樣子的?


在舜的時代有一名樂官名字也叫夔。夔擅長演奏,還會作曲。舜就讓夔掌管樂舞,讓他用音樂傳教給百姓。夔也不負眾望,編出了樂曲《蕭韶》,據說《蕭韶》流傳了一千多年。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有如下記載:“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噁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所以得免於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獨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審而是,固足矣。’”

什麼意思呢?

大概意思是說,魯國國君魯哀公問孔子,據說舜的手下有一個叫夔的樂官,他只有一隻腳,這是真的麼?孔子回答,夔是一位樂官,怎麼可能只有一隻腳,是因為舜很賞識夔,封他為樂官,用音樂傳教百姓,後來有人又向舜舉薦其他音樂家,舜拒絕了,他認為夔一個人足以擔當此重任,所以舜回答,夔一,足也,而不是 夔,一足也。這是舜誇獎夔的意思,而不是說他只有一隻腳。

古代文章中有沒有標點符號?是什麼樣子的?

清 乾隆 夔 鳳紋


魯哀公之所以誤會了舜的意思,估計是因為古代無論書籍還是文章大部分都沒有標點符號,因此他才出現誤會。

其實中國的標點符號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現在出土的很多文物上就可以看到,但是那時沒有統一的標準規範,用來表示句子停頓的符號也比較多,比如曲線,三角形,圓點,長線,短線等,表示的意思也不相同。

古代文章中有沒有標點符號?是什麼樣子的?


雖然古人用標點符號不規範,但是我們強大的中華民族還是很聰明的,會用字來發揮標點符號的作用,比如古文中出現“曰”,那它後面肯定是說話的意思。“邪”通常代表疑問的意思,“哉”通常是感嘆的語氣。

結論: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怎麼會沒有古代的標點符號,只是出現的方式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