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新余是江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工业化率最高、城市化最快的设区市,“工、小、美”是新余的显著特征,也是发展名片。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各类矛盾的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较大的制约。为此,新余市近年来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统领,探索创新领导“包案”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事、烦心事、麻烦事,全市社会矛盾存量显著减少、增量有效遏制,公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近日,新余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肖铁军在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维护社会稳定是‘第一责任’。新余市坚持问题导向,以项目化管理模式来推动领导包案这一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使之成为维护全市安全稳定的有力抓手。”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包案模式


新法制报:领导包案模式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能介绍一下其项目化管理方式的具体内容吗?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肖铁军:2016年下半年,新余市委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组织力量全面研判全市稳定形势,系统梳理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与症结,形成了包含房地产开发、征地拆迁、劳资保障、企业破产以及利益群体等9个方面20件重大风险问题清单,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对策之一就是推行“五个一”领导包案化解模式。


“五个一”是指一个重大风险、一名领导挂帅、一套工作专班、一事一策、一抓到底。该化解模式实行的是项目化管理,也就是按照问题性质、疑难复杂程度实行星级管理,由市委书记抓总。所有包案问题半年为限交账销号,倒排工期,挂图作业。


该项工作一开始就纳入了全市重点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力推动落实。2016年12月29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政法委的汇报后,经过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解难点、化险点、排炸点”专项治理,打破行业领域矛盾问题负责制,自上而下落实领导包案责任,与项目建设、重点工程等同等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完成了四轮包案,共包案1500余件次,化解率约为96%。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新余市渝水区包案领导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劳资纠纷


坚持责任导向 强化激励问责


新法制报:领导包案化解必须要将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位包案的领导身上,这个关键点怎么解决呢?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肖铁军:为了紧盯压实责任这个关键点,新余市将包案化解纳入市委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督查督办范畴,用巧力高位推动包案工作;对纳入台账管理的包案风险问题,由市委督导组实行“一日一沟通、一周一督办、半月一汇报、一月一通报”,对工作进度缓慢的地方和责任部门,适时约谈、督办,及时纠正等待观望倾向;编发包案化解工作专刊,呈报书记、市长,印发包案领导、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单位,将各风险问题的化解措施和进展程度可视化呈现,既提供借鉴交流,更传导责任压力。推行新的包案化解模式以来,市委政法委向市委常委会汇报情况9次,编报工作专刊20余期;召开推进会60余次,下发督办单11份,约谈相关人员3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责任落实、措施落地见效。


新法制报:一项创新要深入持续地开展,必须有其他相关机制来保障。这方面,新余有哪些做法?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肖铁军:在落实责任的同时,新余市还强化激励问责,将包案化解成效作为综治考评重要内容,并推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通过问责奖惩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动力。两年多来,对维稳责任落实到位、包案化解成效明显的50多个单位、200余名个人实行表彰奖励,多名优秀维稳战线的同志和出色完成维稳任务的干部获得省级荣誉称号或重用提拔。对维稳责任落实不到位,引发不稳定问题的10多个责任单位予以处罚,对10余名具体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进一步彰显市委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定决心,切实增强各地各部门防范化解重大涉稳问题的内在动力。

坚持效果导向 推动真包实干


新法制报:真包实干才能解决问题,新余是如何让这项制度中的“层层传导”传递到位的?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肖铁军:为使领导包案起到实效,新余市紧扣压实责任,创新机制方法,强化真包实干,着力解决问题,确保化解成效。市委书记、市长“双带头”认领包案化解重大风险,带动其他市委常委及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同志,结合自身分工、人缘地缘、工作经历优势,每轮每人至少认领包案1个重大风险问题,并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县、乡、村三级负责同志全员参加包案化解工作,层层传导包案化解压力。


同时,新余市还明确“两必到两不许”工作要求,即“领导干部必到包案问题现场搞调研、必到工作对象家里摸实情,包案问题未解决不许销号,风险系数未降低不许交账”。建立落实责任单位的化解工作机制,明确要求信访突出问题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约法三章”,即:挂帅、出征、问责,确保包案领导和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带案下沉,到问题一线了解情况、分析症结、化解问题,有效提高风险防范化解处置的针对性,确保一包到底,化解到位。

新法制报:

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些实际工作中的事例?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肖铁军:当然可以。比如,在处理几个企业破产重整有关问题时,包案领导既当矛盾问题的调解员,及时化解利益双方的矛盾纠纷,又当法律法规的宣传员,积极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比如,在处理聚福花园小区居民的信访事项时,包案领导带领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先后3次深入小区了解群众真实意愿,一项一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全面妥善化解该信访纠纷,使信访人停访息诉,问题提前销号。再比如,在处置军安公司与出租车承租人矛盾纠纷和“保家行动”有关信访事项时,针对问题牵涉面广、问题及利益纷繁复杂的情况,包案领导带领相关责任单位负责同志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抓大商小”总工作基调,即确保大的原则性问题不能变,在基本原则下充分考虑各自存在的差别,积极主动协调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共同深入做好工作,采取条分缕析、面对面地陈比利害,努力争取相互谅解,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使问题最终得到化解。


据统计,2017年以来,各级包案领导主动开展调研800余次,召开协调推进会1000余场次,包案的423件“难点”问题,交账销号395件,其中市领导包案的“炸点”问题43件,交账销号38件。


坚持发展导向 拓展延伸攻坚


新法制报:通过这一新的矛盾化解机制,新余市的社会治理发生了哪些变化?

访谈 | 肖铁军:创新“包案”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肖铁军:新余市在通过领导包案解决实际问题、化解风险的基础上,还发展运用新的领导包案模式,推动领导包案向纵深延伸,使之成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的有力抓手。


首先,从包保个案向行业专项治理延伸。2017年通过两轮包案,全市的主要“炸点”基本化解。2018年2月28日,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包案化解工作,针对房地产领域和企业破产重整涉稳问题多发新情况,决定成立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企业破产重整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模式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的要求,双领导、AB角包案,开展集中攻坚化解行动。不到一年的时间,28个重点楼盘项目中的25个得到妥善解决,涉及6436户的逾期办证、逾期交房难题得到破解,业主聚集维权上访较之前同比下降70%以上,省里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赛维LDK公司、蓝天碧水公司、江锂公司等8家企业破产重整引发的重大稳定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其次,是从末端处置向源头防范延伸。注重发挥领导包案防范化解稳定风险的“头雁效应”“示范效应”,引领带动党员干部做大做强包案化解这个“大蛋糕”。2017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决策部署,先后组织实施了禁养区牲畜养殖场、粘土砖瓦厂“零点关闭拆除行动”。这些行动涉及千家万户群众切身利益,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发重大涉稳事端。为此,市委、市政府动员组织“万名党员干部下乡大包案、大化解”活动,采取“1+N”和“N+1”模式,逐门逐户面对面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和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收集意见建议,开展帮教解困,积极主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源头防范化解矛盾,赢得了老百姓的普遍理解支持,把稳定风险降到了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