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尼之戰—漢尼拔創造的傳奇經典

一千餘年的羅馬歷史中,所有的羅馬歷史學家都把第二次布匿戰爭描繪成一場最可怕的戰爭。戰火在羅馬本土延續了18年,像一場夢給羅馬人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在這場戰爭中,羅馬遇到了一位最難對付的敵手一迦太基軍事統帥漢尼拔,經歷了一場最慘烈的敗仗—坎尼之戰。而漢拔創造的這場名垂史冊的輝煌勝利則令“坎尼”成為完勝的代名詞。直至今日,坎尼之戰作為西方最早的經典圍殲戰,仍被譽為軍事史上最偉大的戰役之一。

坎尼之戰—漢尼拔創造的傳奇經典

圖為漢尼拔

作戰背景

兩千多年前,地中海西部,隔著狹長的墨西拿海峽,對峙著兩個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北邊是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南邊是傳統商業強國迦太基。為了爭奪霸權,從公元前264年起,兩國間爆發了一場斷斷續續118年的大戰。因羅馬人稱迦太基人為布匿人,所以這場戰爭被稱為布匿戰爭。

第一次布匿戰爭歷時二十多年,迦太基戰敗,失去了西西里島,但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並未受太大影響。矢志復仇的迦太基軍事統帥哈密爾卡(漢尼拔之父),在具有戰略意義的西班牙建立了新迦太基城,開始了苦心孤詣的戰爭準備。父親和姐夫相繼去世後,公元前221年、26歲的漢尼拔出任迦太基軍事統帥。

坎尼之戰—漢尼拔創造的傳奇經典

圖為盧浮宮的漢尼拔雕像

漢尼拔精力旺盛、意志堅強、性格冷峻、足智多謀,具有卓越的軍事、外交才能。為迫使羅馬向迦太基宣戰,他首先攻滅了羅馬在西班牙的盟友,羅馬人果然被激怒,於公元前218年對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戰匿戰爭爆發。

漢尼拔選擇了一條出人意料的行軍路線一避開羅馬的海上優勢,率步、騎兵5萬人,戰象37頭,從西班牙出發,翻閱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遠征意大利。5個月的苦行軍損失極大,到達意大利時僅剩2.6萬兵力,馬匹、補給損失消耗殆盡,戰象也所剩無幾。他在意大利北部的高盧部落招募了大量僱傭軍,兵力重新達到近5萬人。

迦太基人突然逼近令羅馬大為震驚,急忙派兵迎戰。公元前218年冬天的特雷比亞會戰,羅馬損失慘重,4萬大軍僅1萬人生還,而迦太基軍隊只傷亡400餘人,充分顯示了漢尼拔的軍事才能。公元前217年,漢尼拔在特拉西梅諾會戰中,伏擊行軍中的羅馬軍團,將敵人分割殲滅,包括指揮官在內的羅馬軍隊又陣亡1.5萬人,兩場戰役的慘敗打擊了羅馬人的信心。他們於是儘可能避免與漢尼拔決戰,企圖通過海上封鎖和陸上的步步為營拖垮對手。

坎尼之戰—漢尼拔創造的傳奇經典

圖為特雷比亞會戰

漢尼拔求戰慾望強烈,運用各種手段引誘、刺激羅馬。他縱兵在意大利鄉村燒殺劫掠,時常違反常規行軍和宿營,故意暴露弱點誘敵來攻,但羅馬軍隊不為所動,兩軍對嶺了整整一年。

意大利的鄉村終於頂不住迦太基人的蹂躪了,他們向羅馬苦苦求援。羅馬元老院的主戰派也認為如果任由漢尼拔在意大利搶掠不阻止,則羅馬的同盟們可能會背叛與迦太基結盟。羅馬貴族瓦羅鮑路斯在主戰派的支持下當選新一屆執政官,羅馬人開始積極求戰。公元前216年6月,漢尼拔奪佔了意大利南方的羅馬糧倉坎尼城,此舉令羅馬極為恐慌,羅馬大軍開赴坎尼,準備與迦太基人一決高下。7月底兩軍對峙於坎尼。

坎尼之戰—漢尼拔創造的傳奇經典

圖為漢尼拔進攻羅馬路線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