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冰箱,又是如何制冷的呢?

三言两语壹世界


古代的平民百姓是没有制冷的条件的,只有皇帝或者朝廷大官还有有钱人才有制冷条件,冬天的时候保存冰块,夏天再用


废4如你所愿


中国古代宫廷中,冬季将冰贮藏在冰窖中,夏季放在室内,用于降温,这实际上也是空调的雏形。据《诗经.七月》记载,3000年前的腊月,人们“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所谓凌阴就是冰窖。清朝时,北京城共分四处设冰窖18座,统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储冰20.57万块,皇室就靠这些冰块度过炎炎夏日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运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这是因为许多纯净物质一旦掺入杂质,它的凝固点就会降低。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适当的食盐,就会因凝固点降低而熔解;冰熔解时要从小铁筒的水中吸热,小铁筒的水就会放热冻结成冰。



小妮子搞笑


古代主要有两种制冰方法

第一种是硝石制冰

硝石即硝酸钾,溶于水时大量吸热,战果时期已经被发现,但用于制冰大致从唐朝开始

第二种是冰库窖冰

无需多言,周朝就有专门负责藏冰的官员,叫做“凌人”

而到了十九世纪,有商船开始从北方湖泊托运冰块,切成条状,中间垫木屑以保温

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冰逐渐成为了都市家庭的必需品

七十年代,冰开始大规模商用,帮助肉类保鲜等


是石蛙


古代一般是靠井水和地窖来制冷和保鲜的,现在像我们农村有的地方还是这样,吃不完的菜,像白菜,红薯这些都会放到地窖里面,等到没什么菜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吃,也有用坛子装好放在井里面,吃的健康又安全,还省电


小样4792


为了炎热的夏天能够消暑解渴,会有人在头年冬天就开始准备。

冬天里在结冰到了一定厚度,已经能够承受人体重量的河湖面上,用冰镩将冰面切断成为长方块,尺寸约长一米、宽约0.7米。

这时候的冰的厚度是不够的,切断的冰块下部继续结冰加厚。

在几天之内,将原来切开的断口,再行切断,冰块就浮起一点,也就加厚一点。

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切断并加厚,一直越过最寒冷的阶段。

起冰时,用挠钩将最后断开的冰块拉上岸坡,运至冰窖,码放成垛。夏季到来时出售。

这种冰窖,大多数是极厚的草棚,只有皇家专用冰窖,才有固定的建筑,至今北京还留有地名。

这样的储存冰,因为集中保存,冰窖的温度很低,能够坚持过夏天。

清代对皇宫使用的冰块自有安排,对官僚用冰也有配额。民间用冰,就是一种商品了


生活话事人


古代人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尚未达到能够生产制冷设备;但是,古代人也是很聪明的,他们在冬季采集自然冰块,存放在宽大房子、地窖、山洞等日照不到的阴凉地方,外复以皮棉织物及大量的厚厚的稻壳、柴草、草帘子等,形成保温层,可以保存冰块至夏日使用。

如无宽大房子、山洞、地窖等条件,在地上露天也可以,只是保温层要加大厚度。


二十五频道


这件青铜冰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三国时期的青铜酒器,它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青铜冰鉴的造型为方形,环绕冰鉴的四面和四个角共装饰有八个龙形耳。除了八个龙形耳。青铜冰鉴的器身各处都是有漏雕或浮雕的勾连云纹。整件器物看上去精美而奢华。令人惊叹的还有青铜冰鉴的精巧构造,冰鉴虽然看上去浑然一体实际上它的内部却暗藏机关,具有令人称奇的巧妙设计。


冰鉴是双层设置,外部为方鉴,内部套有一方缶,缶的底部有三个长方形榫眼,榫眼与方鉴的三个弯钩扣合,就可以把方缶固定在方鉴内而不会来回晃动,鉴和缶的套和设计十分巧妙。鉴是古代盛水或冰的大盆,缶是古代盛酒的器皿在青铜冰鉴的鉴和缶之间存在着大量空间这些空间与青铜冰鉴的制冷功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冰鉴和樽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个双层的器皿,外边儿了是方鉴方鉴的正中又放置了这个尊缶,方鉴和樽缶之间有一个这很大空间。空间的可以放置冰块,这样就可以使这个樽缶里的酒很快的这个变凉。

方鉴的功能实际上有点像现在的这个冰箱,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一个这个保鲜的冰箱。青铜冰鉴的使用非常方便,打开冰鉴上方的镂空盖,就可以在鉴与缶之间填装冰块,与青铜冰鉴配套的还有一把长柄青铜勺,勺的长度足以探到缶的底部。从缶中取酒就非常方便。经过冰块的降温制冷。缶里的酒很快就变得清凉起来,炎炎夏日喝起来非常凉爽。中国古人用鉴冷却的原理既简单又天然。


按照史书记载早在这件青铜冰鉴制作之前的西周时期,中国古人就找到了用冰制冷的原理,据西周政治家周公旦所著的周礼记载,春实质见,繁外内饔之禅休閒言,凡九江之九里亦如之。祭祀共零件。意思是说春天到了人们开始制作休整一种叫做冰鉴的器皿,这种器皿中间放食物或是美酒。周围放冰名为冰鉴,祭祀的时候也是不可缺少的祭器之一。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中国古人已经发明了这种器皿。并广泛应用于夏季食物的保鲜和冰镇,使得人们在炎炎夏日也可以喝到冰凉解暑的冰镇美酒,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就曾经在楚辞中大赞冰镇美酒的妙处。

青铜冰鉴的主人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在中国历史上曾国地处湖北地区,夏天酷热难耐,食物不易储藏。尤其是诸侯贵族们喜爱饮用的米酒,只要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因发酵过度而变味。青铜冰鉴正是夏天冰镇米酒的最佳器皿。在当时的中国不仅曾国的曾侯乙可以在夏天享用青铜冰鉴带来的冰爽美酒,地处中国东南地区的另一诸侯国越国的贵族们也享用着清凉解暑的冰镇美酒。只不过为它们冰镇美酒的不是青铜冰鉴,而是一套青瓷冰酒器。

这套青瓷冰酒器为青瓷质地,同样是夏天用来冰酒的酒器,是继青铜冰鉴之后在中国首次发现的青瓷冰酒器。青瓷冰酒器有盛盘和冰酒器两件器物组成,盛盘和冰酒器都是灰白色胎施以黄釉。冰酒器的颜面及腹部都装饰s形纹饰,冰酒器的构造虽然没有青铜冰鉴那样复杂,但同样非常巧妙,盛盘的底部平坦。可以放置冰块,冰酒器的内部中空,腹部微鼓便于承水,冰酒器的上部如同马蜂窝一样共有13个圆孔,用来放置酒杯使用时,先在盛的第一步放置冰块,然后在位于盛盘之上的冰酒器内加水,再把酒杯放置在冰酒器的孔内。如此一来。冰降水温水降酒温,在越国炎热的夏季一杯杯放置在圆孔里的美酒,在冰和水的共同降温作用下很快就变成了一杯杯清凉消暑的夏日冰酒。

无论是青铜冰鉴还是青瓷冰酒器都能在夏天冰镇出清凉可口的冰酒。其智能保鲜的关键就是冰,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大夏天里中国古人从哪里得来的冰呢,这就要讲讲中国古人储藏冰的历史。关于中国古人凿冰储冰的历史,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曾经这样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意思是说在寒冷的农历12月把冰块从河面上凿取切割下来,正月将冰块储存入冰窖,然后将冰窖密封起来避免空气进去,这样可以保证冰块长时间不化,以备夏天使用,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储冰用冰的历史非常悠久。

冬天储冰夏天用冰的古老方法从西周时期一直沿用,就连三国时期的魏王曹操也在公元214年建造的一座大冰窖,专门用来为自己储藏夏天用的冰块,宋朝时政府还专门设置了负责储藏冰块的部门,名为冰警务,隶属皇城司管辖,使贮藏冰块变成一件很重要的职务。市场上用冰制作的冷食花样繁多,商人会在冰里拌上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也有人会在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里加上果浆和牛奶。和现代的冰淇淋已经非常相似。直到明朝时夏天用冰的范围更加广泛,明代人把冰块运用到生产运输中,当时渔民常打白磷鱼,用冰养殖,运到很远的地方谓之冰鲜。

由于夏天冰块的需求量巨大,当时的朝廷在北京修建了冰窖厂,冰窖储冰量非常惊人,放一方五大的冰块能够存放几万块,到了清代人们储冰藏冰用冰的规律就空前得盛大。已经形成一个相当成熟的制冰链。清代冰窖分为官冰窖,私冰窖和声明冰窖三种。据清会典记载清代紫禁城内设有冰窖五座,藏冰就三万块。

除了明代夏季用冰量的上升,清代皇宫里的用冰量也非常可观,从明朝开始北京城里的王公贵族们就把冰箱视为消暑必备之物了。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柏木冰箱,可以让我们看到当年冰箱的模样,这件冰箱用柏木制成长91厘米宽90厘米高82厘米,冰箱有三道铜条孤带,两侧面安装有铜体环。冰箱箱底是一个柏木坐面,面有束腰四角和鼓腿拱肩部,冰箱上有一对箱盖,盖上有四个铜钱纹开光,将箱盖提起可以看到冰箱内的内饰,冰块放入里面并同时放入新鲜的瓜果或饮料就可以随时取用冰凉消暑的美食了。

从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青瓷冰酒器再到清代的,柏木冰箱。这一件件精美实用的古代冰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人把制冷原理运用于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从这些古代冰箱中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人对于温度的控制非常科学,他们顺应自然的变化,取冬天的冰块来为夏天降温。利用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实现制冷和保鲜的目的。


陆麒麒


冰在现代社会之种种用途,在中国古代无不齐备。古人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从冰的储藏、销售到使用,无不殚精竭虑。为此还发展出一整套用冰的管理制度和礼仪制度,其心思之缜密、规模之庞大,令后人叹为观止。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现代人坐在空调房内,常常感叹古人如何度暑消夏。其实,今人大可不必为古人担忧,古时不仅没有温室效应,气候宜人,而且古人也有自己的办法在夏天享受到天然冰块带来的清凉。

  冰库与冰器

  我国古代储藏冰块的做法究竟始于何时,现在还不能定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夏小正·三月》中就有“三月颁冰”的记载。“颁冰”,即分配冰块。而夏历(农历)三月的中原大地已是春末,此时的冰一般只能是储藏的冰。《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描述的就是当时的藏冰习俗。

  那么,古人将冰藏在什么地方呢?古书中记载的冰库类型可谓众多:凌阴、凌室、冰室、冰窨、冰窖、冰井等等。

  迄今,我们可以见到的最早冰库,是1976-1977年间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春秋凌阴遗址。此外,河南、河北等地都曾经发现过战国时期的冰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籍记载的挖井藏冰的事更多,规模也更大。晋人夏侯湛《大暑赋》中就有“寒泉潜沸,冰井腾沫”的句子。据《水经注》记载,公元210年曹操在河南邺城大兴土木,修建了铜雀、金虎和冰井三台。“冰井台高八丈……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隋唐时,人们又发明了深井贮冰法,使天然冰块的贮存期大大延长。当时人们利用打井的技术,往地下打一口粗深的旱井,八丈深以上,然后将冰块倒入井内,封好井口。夏季启用时,冰块如新。唐人史宏《冰井赋》云:“凿之冰井,厥用可观;井因厚地而深”。”由于唐代的冰库多采用井藏法,所以唐人均称冰库为“冰井”。

  越往后世,冰库的规模越大。到了清朝,冰库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越前朝。据《大清会典》记载,北京城共设冰窖18座,藏冰20.57万块,每块冰的大小为1.5立方尺,重约80公斤。以最大的正阳门外的冰窖来推测,1座冰窖就可藏冰30000块,其体积至少在3600立方米以上,约相当于现代一幢5层4单元的住宅楼。

  冰库规模如此之大,自然必须有专门的盛冰器具才能取出使用。最初,人们使用的是冰鉴。由于从凌阴中取冰比较麻烦,所以一次会取比较多的冰,放置在冰鉴中,然后用小器皿装盛食物放在冰中。

  此外在皇宫中还要置冰祛暑。如今在故宫陈列品中还有一种古代“冰冷空调”供游人参观。这种器具木质,是一个方形的槽子里面有金属镶裹。下端有个孔,用来排泄融冰。这种冰箱主要功能不为食品保鲜,而是用来吸热以降低室温。它大约可容冰1立方米,吸热功效很好。

  另外还有一种“冰箱”,是供御膳房使用的。就是在容冰器具中做一个内胆,胆被冰包围,胆内食品可经久保鲜而不发霉。乾隆帝曾作诗云:“广厦无烦署,精盘贮碎冰”,说的就是这种方法。此外,宫中膳房常备冰镇水果一种是木制内镶锡片的冰箱,中置抽屉底部有孔和木塞,待水果用尽冰块融化时,可放水重新置冰再贮水果。

  冰用与冰礼

  古人煞费苦心地藏存冰块,其用途自然广泛。早在春秋时代,《庄子》就曾载:叶公子高问孔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说明古人常于盛夏之时直接饮用冰水以解暑热。此外古人还利用冰来配制冰冻食物,不仅藏存熟食、饮料等,也用冰藏存水果,以使其鲜美如初。

  其时降温祛暑的方法也很简单,即“用鉴盛冰,室一鉴以御温气、蝇纳。”《左传·襄公21年》载,申叔豫夏日以冰为床,穿皮衣躺在冰室的冰床之上。《吴越春秋》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古人还用冰镇来帮助新鲜食品长途运输。明代于慎行诗云:“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鲥鱼三千里路到长安用的是“冰船”,这是世界上早期的“冷藏船”。

  但也有人肆意挥霍。《开元天宝遗事》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他们又“以奸媚结识朝士,每至伏日,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置之雕盘中,送与王公大臣。”

  同时,古人还用冰来治病。《本草纲目》对冰的性味和医疗作用有专门的说明:“气味甘冷无毒。主治:去热烦,熨人乳石发热肿,解烦渴、消暑毒。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擅中,良,亦解烧酒毒。”李时珍还引用了这样一个病例:宋徽宗赵佶食冰过量,脾胃患病,久治无效。有医生进献“大理中丸”,此药宋徽宗已服用多次,未见其效。该医解释道:“疾因食冰,臣因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于是用冰煎药,徽宗服食之后果然痊愈。《本草纲目》还记载,热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

  在古人看来,夏日用冰是逆天时的,因此对冰的使用有专门的仪式。《诗经·豳风·七月》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古人“献羔祭韭”的对象并不是天子的祖先,而是“司寒神”,这是在启冰时举行的一种礼仪,祭品用黑色的公羊和黑色的黍米。因寒气来自北方,司寒之神也是黑的,故称“玄冥”。“玄冥”也就是水神。

  由于夏冰难得,就成为君王笼络臣下的方法。《周礼》规定:“夏颁冰”,通过颁冰礼仪,冰块成为“礼”中的一部分,冰块成为最高统治者和部分大臣的特权,通过“礼”,进而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礼仪制度。

  史载,农历二月开冰之后,君王自可随时取用,然而未及颁赐臣下。到农历四月后,暑气渐盛,遂由管理藏冰之官员将冰分赐臣下以御暑热。凡享有禄位的命夫命妇以及老疾者,均可得到朝廷赐冰。

  冰官与冰商

  古代皇家用冰规模庞大,而且事务繁杂,因此需要专人管理。

  《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有十二月,令斩冰。”这里提到的“凌人”,就是周王任命的专门掌管取冰、藏冰与用冰事务的官员。每年农历十二月到正月(正岁),在凌人监管下,“冰者”(奴隶)被带往深山溪谷或江河冰面上凿取冰块。当时,凌人还有数量不小的属下,包括下士2人、府2人、吏2人、胥8人、徒80人,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管理机构。周代以后,各朝都有专职“掌冰”的官员,分别是“凌室长”、“凌室侯”、“冰井使”等;北宋甚至专门设置“藏冰署”,后改为“冰井务”。而采冰所役使的对象,西周是冰者,唐代则由专门的“采冰户”负责。宋代采冰,则是“役兵”。

  夏日炎热,冰的用途广、用量大。国家藏冰常常不足,慢慢地就会出现私家藏冰的“冰商”。据宋人所作《迷楼记》,宫中“美人各市冰为盘,以望(隋炀帝)行幸。京师冰为之踊贵,藏冰之家皆获千金。”《唐摭言》中也曾载:“昔蒯(洛阳西南)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蒯人自以得时,欲邀客以数倍之利,客于是怒而去,俄而其冰亦散。”这说明唐代也能在市场上买到冰。不过,《云仙杂记》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说明除了达官贵人,一般人无法享用。到了清代,《大清会典》明文规定:各级官府“如藏冰不敷用,从市采买”。

  冰商要想收藏冰雪,得有自己的冰窖。早在唐代,商业性的民间冰窖就形成了一个“特种经营”的行业。据记载,白居易诗名“动于闾阎”(打动普通老百姓),因此能够“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这说明当时经营冰雪生意的商家完全是民间背景,无论谁需要用冰,都可以到市场上买到。到了宋代,民间冰雪经营业十分发达。《东京梦华录》载:“(六月)冰雪凉水……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

  到了清代,冰窖可分为3种,即官窖、府窖和民窖。其中民窖是由商民设立,专门用于商业经营。到了晚清,由于夏季卖冰获利颇丰,每百斤冰价可达5两银子,有的商人又开始对府窖进行“承包”经营。再后来由于国库入不敷出,官窖纷纷转为“公私合营”或干脆改为民办了。

  此时在南方的宁波,甬江两岸和沿海地区,冰厂林立,季节性从事天然冰贮藏、挑运的当地农民数以万计。也带动了贩冰行业,成为冰贩的活跃场所。民国《镇海县志》记载:“嘉庆二年(1797年)新碑头帮有冰鲜船60余艘……甬江沿岸常有冰厂80余座,容量2.6万余吨。”





西瓜七号


我们今天用到的制冷设备:冰箱和空调,无非两个功用,保存或冰镇食物饮品和消暑。

古代夏天可不比我们今天凉快,但古人在夏天是如何降温的呢?

除了用扇子扇,古人的降温设备人工风扇也较为常见,古代的达官贵族/大户人家会在厅堂上方安装拉拽式风扇,由丫鬟拉拽风扇的绳子来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还有手摇式的风扇,类似鼓风机的东西。

据说古代还有“空调风扇”,就是把风扇放在水池后面或是在风扇前摆上几盆冰块,这样扇出来的风就是凉的。

在保存或冰镇食物方面,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做“冰鉴”,其原理为:制作一个有夹层的容器,在夹层里放入冰块,然后在容器里放入食物或饮品,就能达到冰镇的目的。

冷饮是最好的消暑食品,宋代时冷饮已经很普遍,北宋的都城开封就畅销一种叫做“冰团冷元子”的冷饮,类似今天奶茶里的芋圆。元朝时,蒙古族钟爱奶类食品,他们会在冷饮里加入奶制品调味,叫做“奶冰”。据说冰激凌就是在元朝冷饮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

至于冰是怎么来的,大多数人熟悉的就是硝石制冰法。但古人取得冰块并不是靠硝石制冰法,因为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冰太少,无法满足需求。古人通常用存冰法,即将冬天自然结成的冰挖回去存在地窖里,形成了“冰窖”(制作冰窖也是有技术要求的),到了夏天要用的时候取出即可。


相聚难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虽然我们知道古人没有造出现代“冰箱”的科学技术,但他们的智慧依旧能帮助他们做出比我们如今并不差甚至更好的选择。

古人发明了冬季采冰放进冰窖,夏季储存食物用的办法。这当然要比用冰箱耗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并且普通贫民不一定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但是作为达官贵人和皇帝贵妃,享受这样的服务是十分轻松的。把冰从深深的冰窖中取出,放进冰鉴里就可以轻松吃到冰镇饮料和水果了。因为是冬天的冰更自然也更凉动的也更结实,所以冰镇的效果也更好。这样一来古代不少贵族的确享受了比我们还舒服的生活也是有可能的。(《周礼》中就提到过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裏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除此之外古代的普通人也有自己的独特保鲜食物的办法,比如他们虽然挖不了特别深的冰窖,但是一口水井在底部的温度就会低很多,所以他们把食物放到井底吃的时候再捞上来,也是有不错的口感的。

所以虽然古时候的冰镇饮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喝到,但不同的人群阶级都有不同的食物保鲜方法,这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