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洗刷恥辱的抗日英雄,國軍忠烈第一人-張自忠將軍

2019年1月我曾經在悟空問答寫了一個抗日英雄張自忠將軍的問答,閱讀量很高,是一個一百多萬的爆款。但是過後總是感覺寫的很單薄,意猶未盡,現收集一些資料,再寫一個更詳盡的張自忠將軍。主要想補充的是,張將軍為什麼會被稱為漢奸,還有就是在湖北宜城犧牲的過程。

張自忠,字藎臣,山東臨清人,1916年被同鄉好友推薦給馮玉祥。當時的馮玉祥在北洋軍閥直系麾下,馮玉祥很重視張自忠,給了他一箇中尉職務。後來西北軍的五虎、十三太保當時也都是中下級軍官,倒戈將軍石友三就是張自忠的直接上級。

1930年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總司令,馮玉祥、李宗仁為副總司令,組建了若干個方面軍,當時的張自忠在馮玉祥麾下已經升為師長。

東北軍的張學良沒有接受閻錫山、馮玉祥的拉攏,宣佈中立。

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雖然野心大,但是真的幹不過老蔣。在蔣介石的金元攻勢下,張學良倒向蔣介石,帶兵佔據華北,閻馮李聯軍本來就處於不利情況下,張學良進關,聯軍崩潰了。

閻、馮很快通電下野,馮失去了對西北軍的控制,很多將領直接投降了蔣介石。閻錫山的部下傅作義也得以自成體系,老牌軍閥輸的很慘,但是後來的閻錫山還是掌控了山西,境遇還是要比馮玉祥好很多。

西北軍的殘部被張學良整編為一個軍,就是二十九軍的前身,軍長宋哲元,下面轄三十七師、三十八師兩個師,師長分別為馮治安和張自忠。

二十九軍先駐紮在山西,後來進駐華北平津一帶。

後來的盧溝橋事變前後,馮治安對日本態度強硬,堅決抗日,而張自忠將軍出於多方考慮,態度相對溫和。而軍長宋哲元的想法卻很多,沒有執行蔣介石抗擊日軍的要求,沒有作為,有割據保存實力的想法。

抗戰全面爆發後,宋哲元在四川養病,擔心自己落下漢奸的罪名,活的也是十分痛苦,想盡辦法為自己開脫。應該說,張自忠將軍也在一定程度上背了宋哲元的鍋。

張自忠將軍為什麼被人懷疑為漢奸?

在1937年3月,張自忠曾以天津市市長的身份訪問日本,受到非常高的禮遇,很容易讓人聯想。

盧溝橋事變發生時,張自忠將軍試圖和平解決問題,而當時蔣介石是要二十九軍反擊日軍,不許妥協的。

當時的日軍更是喊:只打馮治安,不打張自忠!

而老百姓則說:三十七師打,三十八師看!

而日軍打進北平,宋哲元派張自忠和日本人談判,能和就不想打。失控後,宋哲元讓張自忠代理北平市長,負責善後。而張自忠竟然沒撤離,而是躲在東交民巷的德國醫院裡,後來才撤出來。

張自忠將軍慘了,媒體稱他為“張逆自忠,自以為忠。”

其實張自忠將軍1933年就在喜峰口的三屯營和日軍血戰七天,讓日軍無可奈何。但是這沒有用,和日軍打過仗,不能證明他不是漢奸。

張自忠將軍不是政治家,有幼稚之處,心存僥倖,有西北軍幫派思想,不想讓老蔣介入北平的事物,結果是一片凌亂。

應該說,批評張自忠將軍的媒體和各階層人士也無可厚非,張將軍的表現確實不算太好。

張自忠將軍逃離北平,來到南京,好在11月他獲得了新的任命,代理五十九軍軍長,後任軍長。

其實這五十九軍還是以二十九軍為班底組成的,下面轄兩個師和一個獨立旅,其中三十八師師長就是黃維剛。

張自忠想要洗刷恥辱,只有在戰場上殺敵立功了。張自忠將軍此時應該是對老蔣感激的,畢竟老蔣給了他證明自己的機會。

1938年3月開始的臺兒莊戰役,國軍大概投入了近三十萬人,日軍投入五萬人。國軍第五戰區的司令是李宗仁將軍,而張自忠的五十九軍直屬於戰區,上面沒有集團軍。

日軍坂垣師團接連攻克沂水、莒縣、日照,直撲臨沂。守臨沂的龐炳勳也是西北軍出身,他的四十軍只有馬法五的一個師和一個獨立團,實力比較弱。而且龐炳勳是一個反水將軍,打仗一貫保存實力,不出力。

李宗仁對龐炳勳守臨沂是非常擔心的,因為對手坂垣師團是日軍的精銳,雜牌軍很難和它對抗。龐炳勳雖然是一個反水將軍,但是對蔣介石還是比較忠誠的,他的眼力不錯,畢竟當時能掌控中國的,只有蔣介石。

龐炳勳向戰區司令李宗仁表示,一定要堅守陣地,絕不退縮。

3月10日,日軍坂垣師團對臨沂發動了猛攻。當時的日軍武器處於絕對優勢,有飛機的支援,坦克的掩護。但是出於意料的是龐炳勳部殊死奮戰,竟然一次一次地頂住了日軍的進攻。

張自忠將軍奉命支援龐炳勳,當時的五十九軍已經有三個師,一個獨立旅,具有一定的實力。但是五十九軍當時在淮河流域,要趕到臨沂需要一定的時間。

日本人低估了張將軍,併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日本人認為,張自忠部最快要三天到臨沂,而三天後,臨沂已經會被日軍攻破,到時候張自忠將軍也是送人頭來的。

可是五十九軍經一天一夜就增援到臨沂,對坂垣師團發動猛攻,龐炳勳部也發動反擊,坂垣師團大敗,退到莒縣,損失極為慘重。

臨沂之戰,延緩了日軍進攻的勢頭,原本坂垣師團曾分兵支援攻打臺兒莊,如今已自顧不暇。

日軍西路磯谷師團對臺兒莊發動猛攻,臺兒莊守將也是西北軍將領孫連仲。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和日軍拼的幾乎死傷殆盡,曾哀求李宗仁給留點種子。但是李宗仁不允,於是孫連仲要求部下,士兵打沒了,就把軍官添進去,師長打沒了,就把軍長添進去,軍長沒了,就把自己添進去!

後國軍湯恩伯援軍到達,對日軍形成包圍之勢,戰局逆轉,張自忠將軍等人的努力,沒有白付出,最終贏得了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沒有臺兒莊的勝利,臨沂之戰沒有意義。

張自忠將軍的表現突出,漢奸的帽子被摘下了。但是將軍的心理依然痛苦,不把日本人趕出中國,張將軍的痛苦不會減弱半分。

武漢會戰後,張自忠將軍升任三十三集團軍軍長,下面轄五十九軍、馮治安的七十七軍,曹福林的五十五軍,仍然歸屬第五戰區。

1940年5月,日軍發動棗宜會戰。張自忠原駐紮在襄河西岸,為了執行上級命令,掩護三十三集團軍,將軍不顧部下反對,親自帶兵渡河作戰。當時的張自忠已經是集團軍司令,已經不必親自帶兵作戰,但是將軍好似已經做好了戰死的準備,將軍給馮治安的信已經非常明顯了。唯有用生命,才能洗刷將軍曾受的恥辱。

張自忠在給馮治安和部隊的信中寫道: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絕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絕不半點改變。

看到張將軍的事蹟,我常常想,是不是當時的現實讓將軍產生了絕望,一心赴死,用以激勵抗日軍人的血性和勇氣。

張自忠渡過襄河,日軍已經掌握他的動向。張自忠部隊約有一千五百人,日軍派出了六千人的部隊,一定要消滅將軍。

5月14日,發生遭遇戰,日軍數倍於國軍,而且武器裝備明顯優於國軍。張將軍是勇猛之人,所以戰況慘烈,將軍部下戰士大部分犧牲。

部下勸將軍撤退,將軍一心赴死,哪裡肯退。

5月16日,將軍已山窮水盡,被日軍擊中頭部,然後一個日軍用刺刀刺中了將軍,將軍轟然倒地,絕世猛將就這樣犧牲了。

日軍確認了張將軍的身份,對其十分敬重,用棺木收斂了將軍的屍體。

當時的重慶政府,還不知道將軍已經殉國。截聽日本的廣播,才知道張將軍已經犧牲。日方廣播對將軍極為尊重,未有任何不敬的行為。

蔣介石極為震怒,立刻責問第五戰區,詢問張將軍的下落。

而第五戰區,對張將軍的下落,一無所知。當時的三十八師師長黃維剛既憤怒又自責,立刻組織一隻敢死隊,發誓不惜任何代價,一定要把張將軍的屍體搶回來。國軍在179師的配合下,克復南瓜店,找到了將軍的屍體。

將軍的屍體有八處傷口,炮彈傷、槍口傷、刺刀傷,十分的慘烈。

如果不是將軍求死,在抗日戰爭中,將軍會有更大的作用,更大的貢獻。

5月28日,將軍的靈柩運到重慶,蔣介石“撫棺大慟”,為將軍舉行國葬,悲傷的不能自已。將軍入忠烈祠,列首位,實為國軍抗戰第一人。將軍被追授為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是二戰盟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