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之路一:戎衣半生,歸來已是中年

再次站在時間標尺的起點,往事逝者如斯,需要向過往告別,把它當成一種磨礪;也需要重新抖擻精神,繼續向夢想出發,如同一場信仰的投奔。

在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三軍將士臨危受命、聞令而動,除夕夜率先出徵。多少次的危難關頭,子弟兵一身豪情,在風雨中力挽狂瀾,在堤壩上嚴防死守,這是一個可敬的群體,也是長期用精神撐起的血肉之軀。

無論曾經的鮮花多燦爛,所有的一切都會歸於平淡,其實本來也無所謂誰在奉獻,所有人都應無愧平生。

鐵打軍營流水兵,很快又有一批軍人將脫下戎衣、告別軍旗。當前總的退役政策趨向合理,各地也比較重視這個群體。特別是專門成立了一個安置機構,新瓶總不可能老裝舊酒,陳釀的火候假如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成為醋。

2002年的春天,有些戰友面臨轉業,我寫了一篇文章《奠定第二次飛躍的基石》,發表在《解放軍報》四版的時事週刊上,在當時看來是版面比較大的。投稿之前先給同科室的文特和宇璞看了看,他們當時評價很高,後來文特去了廣東省人事廳當了處長,宇璞去了江蘇省工商局當了主任,效果應該是非常明顯。

2008年的春天,我開始在空軍負責幹部轉業工作,那年三月,我直接從北京空軍去空軍幹部轉業會上報到,地點在西安。那年空軍有7000餘名幹部轉業,需要制定安置計劃,到各個省份參加地方工作。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們對真理的追求。”當你面對這些人的表格的時候,你會想到他們可能會有很多故事,人生一晃二十幾年,最後濃縮成一本檔案,交給各地的移交聯絡人員,以後他們就開始在另一座山峰登攀。

退役之路一:戎衣半生,歸來已是中年

不知道後來他們日子過得好不好,是不是還經常回憶曾經的軍旅歲月。不過回家的時候,妻子和孩子應該是很高興的,在部隊他們可能是一塊磚,在家裡他卻是一根梁。李白《子夜四時歌·其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長安城外秋月之下萬戶搗衣的場景,傳遞出搗衣女子的共同心願:希望自己那個在玉門關外的“良人”,能夠早日平胡虜,罷遠征。

多數的軍人不大可能肩頭將星閃耀,他們服役的年月會有一個節點。但人生的舞臺還沒有落幕,生活還要繼續。現在有很多自媒體都在為這個群體呼籲,建言獻策,希望政策更加完善。各種聲音正能量滿滿,但這種情感可謂一言難盡。閱兵式上掛滿軍功章的老兵,舉手行禮,你很難問出他想表達什麼,他也很難表述自己堅守和追求的正義與良知,無非是天同此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此後很多年度的春天,我都和轉業幹部打交道,認識了很多朋友,受到了很多啟發。瀋陽的老董負責東三省幹部轉業工作,他的政策觀念特別強,性格也特別“虎”,當年廈門有個安置政策是結婚滿8年才能安置到廈門,老董聞言感覺不合理,2009年11月份去廈門討說法,當場質問為何不制定成80年。千人千面,不能單純以結婚時間確定安置地點,廈門這個時間確實有點長。老董此時最大的感觸就是南北氣候差異忒大,當時他穿著毛褲去的廈門,一下飛機突然發現當地還是褲衩背心。

四川省經過汶川地震後特別關愛子弟兵的安置工作,空軍有個老鄭一度在一線監督維權,30歲的時候就開始操心過度,頭髮基本根根可數,長相老成穩重,做事雷厲風行。不過,此人熱血肝膽,一看地方安置的事情無需操心了,就扭頭奔西藏戍守高原,去年卸甲歸田,開了個湛露園的公眾號,以螞蟻黑黑行走江湖,大家有時間可以關注下,寫不盡的高原情。曾經志存高遠圓千年一夢,當時鞠躬盡瘁扛千斤重擔,後來腳踏實地走千里之行,彼時是非功過留千秋評說。

西北的老朱也是一心把軍轉安置政策的藍圖變成現實,拼搏十餘年後轉業去了甘肅人大,在扶貧戰線上一路向前。每次看到他在微信圈給孩子的寄語都很是感動,這位大哥為了甘肅的脫貧攻堅工作真是盡心了、盡力了、盡責了。

北京空軍有個才女,叫西山晴雪,出過關於愛情的小說若干,這姑娘十幾歲就給國旗班寫信,不是追求帥哥,是探討信仰,故事曾經上了《解放軍文藝》。轉業後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定期寫老北京的故事,還以軍轉小生的名字反應著各類人員遇到的軍轉難題。可謂,曾有故事在身邊,亦有文字可回味。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條路,才能被稱為男人。白鴿要越過多少大海,才能在沙灘上長眠?”這是鮑勃·迪倫滄桑而富有穿透力的彈唱,在《阿甘正傳》溼漉漉的曠野裡飄蕩。

那是我最喜歡的音樂,二十多年前,我被《答案在風中飄》那鏗鏘的節奏所震撼。此刻,在鮑勃·迪倫的旋律裡,我經常問自己:一個男人經歷過多少往事,才能發現答案不在風中飄,早就已經在心裡塵埃落定。

我的工作地後來在河北淶水。淶水是平西抗日根據地腹地,擁軍歷史積澱厚重,傳統底蘊深厚。我們針對淶水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和森林公園野三坡的實際,率先在全國實行退役軍人免票制度,贏得社會廣泛讚譽。淶水縣人口35萬,目前有260餘名現役軍人,大漠朔風邊關冷月,淶水子弟用一家不圓的犧牲成就萬家燈火的溫暖,不是我不說,祖國知道我。

退役之路一:戎衣半生,歸來已是中年

每次部隊喜報發來,我們都敲鑼打鼓送到家中,歡歌笑語中凝聚的三軍將士戎衣飛揚、固守金甌的尊嚴和榮耀。我們及時回應駐地官兵關切,逐人解決實際困難,建立軍人家庭援助服務體系,提高隨軍家屬就業安置質量、落實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每個步驟都指向官兵想說的“心裡話”,每個舉措都提高一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每項服務都推動官兵為改革點贊助力、為強軍全力以赴。人性之美才是永恆之美,只要把陽光照在柔軟處、把溫暖聚到心坎上,艱辛的軍旅就能走成詩意的人生,最可愛的人就會成為最光榮的人。

這就是我曾經的時間,也是我經歷的生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該做出怎樣的選擇?艾青的詩句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去問開化的大地,去問解凍的河流。

退役之路一:戎衣半生,歸來已是中年

凡此種種,僅是點題。軍人既有退役,三句話應當銘記:

第一句話是,今天的步伐決定明天的風景——迷彩隊伍走齊步、踢正步,不能腳踏兩隻船、猶疑不決,端軍人的碗,不幹軍人的事。

第二句話是,今天的選擇決定明天的成就——面對利益、學會選擇、主持正義。事實上,對軍人來說,忠誠已不再是簡單的規約,而是融化在生命裡的一種精神追求。

第三句話是,今天的態度決定明天的高度——學會感恩、勇於擔當。世界上有兩種瘋狂最為可怕,一種是什麼都敢做的瘋狂;另一種是什麼都不做的瘋狂。所以,在退役軍人這個行列,希望大家學會腳踏實地做事與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來開熟悉的軍營,社會的豐富遠超想象、誘惑也無處不在,形勢瞬息萬變,可能讓你無所適從,甚至有點小怕。

但別擔心,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總有一種旋律保持永恆,那就是頭頂的燦爛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詩和遠方總要多花些心思才能抵達。

未來已來,使命必達。嶄新的事業階段,註定不會一馬平川。順境不驕、逆境不餒,接下來在堅守初心中塗抹青春亮色的軍營歲月,終將成為人生財富。用力划槳,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達;秉承公平,才有收穫。願所有當過兵的人,都健康平安、事業有成,不負組織期望、不負百姓重託、不負強軍夢想、不負韶華期許,不枉時代垂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