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天眼查的“越界”


疫情當下天眼查的“越界”


傳播學者克羅斯曾將謠言公式進行了展開: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


疫情當下,舉國上下合力抗疫,也更需要注重因謠言引發的次生災害。如果套用上克羅斯公式,有“事件重要性”這個最大基數,謠言“殺傷力”可想而知。


故:闢謠也成了互聯網抗謠的第二戰場:BAT的闢謠板塊,使得謠言只能“以小時計”;“兩微一抖”闢謠運動,同樣功在一時。


而縱觀互聯網諸多現象,一如銀幣有兩面,在抗疫的闢謠中即有積極鬥士,也有扯後腿者。這個有趣的現象,和“口罩現象”是同理,有人在藉口罩貢獻力量,就有人在用口罩在斂財。


日前微信群裡,有一個使用天眼查“查詢中小企業詳細信息”教程的視頻流傳,視頻裡以院士的“名字”作為示範,暗中“挑唆”含沙射影,並指向奮鬥在一線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


“謠言止於智者”是一種理想情況。放在疫情當下實難普世,民眾民智不齊,不乏吃瓜和“傳訛者“,過度放大民眾情緒或者扭曲“抗疫”,暴露的一如“口罩現象”,不過是藉著熱點蹭一波流量,圈一波VIP。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企業的尺度。類似天眼查越界“闢謠”,或許也是一種互聯網在類似大疫當下的業界反思。


“越界”,不過是流量的“曇花一現”


社交媒體發達的時代,可以說是“低頭族”的福利:信息快速獲取;也是一種“信息繭房”,信息被餵食,而非出自剛需和選擇性判斷。


越是全民抗疫關鍵時期,篩選和傳播什麼樣的信息,其實考驗的就是互聯網平臺的堅守。


天眼查官方微博也積極參與了疫情相關的話題,自1月31日至今,至少發佈了十條以上疫情相關的微博,旗下App裡相關截圖置於其中,難免有“蹭流量”之嫌。


僅此,其實無傷大雅。而如果“越界”,就是引發民眾的“抗疫”關注點轉移的不當。

2月4日,該公司官微參與#饒毅建議武漢病毒所長辭職#話題(目前已被刪),內容涉及抗疫前線成員的私生活等情況。而結果是,圍繞武漢病毒所的許多新聞在後來都被證實為謠言。不久前,新浪微博的CEO @來去之間 就在自己的個人賬號上發帖表示,這個(爆料)賬號是假冒武漢病毒所的人員,其IP地址也是來自境外。


2月5日,該官方微博上又發佈了一條和李蘭娟院士相關的微博,看起來是“闢謠”,在配圖中卻放了一張特殊的圖片。雖然,“極光財經”發佈的公號文章因為不屬實已被刪除,可這條微博截止筆者發稿時仍然存在,作為企業官方微博如此“行事”,已經大大越界。

疫情當下天眼查的“越界”

微博截圖


該公司很積極的參與著“疫情”相關的問題,2月4日李蘭娟團隊宣佈實驗結果,2月5日上午極光財經的文章發佈,5日下午該公司官方微博就進行了跟進,可見對於熱點的反饋很迅速。


可在需要“闢謠”的方面,反應卻似乎很遲鈍。


這些信息若在平時,不過餵食一些吃瓜愛好者。而在疫情當下,企業需要傳遞的核心是什麼?其實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滴滴案件時,平臺發佈嫌疑人畫像,乃至懸賞,彼時已有“僭越”之談。


對天眼查或許同樣如此,以“名人”新聞作為“引流”方式,通過疫情之外的周邊關注點刺激網友來帶動App熱度和下載量。對一個平臺而言,實則是構築了眼球性的“疫情輿論場”,吸引更多的吃瓜群眾。既不利於前線的積極抗疫,也帶偏了節奏。


疫情謠言的恐慌情緒,和疫情周邊的眼球輿論,或許短期引發次生災害不一,長期論,均不是互聯網平臺發展的理性舉措。


抗疫當下,以花邊作為職責的“僭越”。也不過是短期的泡沫式繁華。

謠言能帶流量,亦能反噬


謠言伴隨著爭議,有爭議就會有流量,可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第一時間闢謠,原因就是謠言的發展是不可控的,往往會超出大家的預期。


以李蘭娟院士的謠言舉例,事情起源於“極光財經”發佈的內容《李蘭娟院士重磅推薦新藥為其兒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經過體外細胞初步測試》,後來被證明為子虛烏有。可有網友發現,這篇文章的作者“木杉瞭望”,在2017年曾多次出現在天眼查官方搜狐號、新浪財經頭條發佈的文章內容行文之中,而且《李》這篇文章還引用了天眼查的截圖。在天眼查發佈的官方微博裡,也有相似的配圖發佈。


疫情當下天眼查的“越界”


而在微信群裡傳播的搜索“名人”公司信息的視頻教程裡,開頭10s時間都在介紹天眼查。一個網友就私信作者,或許這出戏不過是自導自演。


疫情之下,互聯網之下的“謠言”更甚,在於打破了地域限制。當下,國外類似推特(Twitter)等平臺,也開始出現包括李蘭娟、終南山等院士的相關內容。


互聯網發展至今,不讓其成為“謠言”土壤一直是長期課題。於監管部門是,於互聯網平臺而言,亦是。


特別疫情當下,不僅不能成為民眾“謠言”出口,平臺本身同樣不能僭越扭轉輿論場,造成公眾的誤讀、誤解。


作為工具類App,天眼查平臺中很多內容本來來自公開渠道,本就存在一定的“誤讀”可能性。況且同名同姓的企業主有很多,也存在企業信息註冊不規範的情況,如果以此為“證據鏈”,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以光速傳輸,企業應力所能及的闢謠,這是責任,也是保護自己的一個手段。若虛與委蛇,覺得對自己沒有影響,甚至認為有利於自己,就放任不管,一旦引發網友不好的聯想,就將自受其害。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呼籲每家互聯網公司都應該積極參與到“闢謠”中來,重大事件面前,謠言會以千奇百怪的“面目”存在於互聯網世界。


謠言的危害能有多大,既取決於信息的透明度,也取決於網友的判斷水平,所以說打破信息模糊這一鏈條是扼制謠言的最好的途徑。平臺做到應盡的義務,才是杜絕一切潛在危害的最好辦法。


有時候謠言也能帶來“流量”,可這種流量寧可不要。因為,它真的會“反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