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什么可以更好的替代传统农作物?

鲁南小邵


【木木观点】从题主的问题中,我能感觉到你觉得

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效益太低了,其实也的确如此真的太低了。对于小规模种植的,或者机械化程度低的地方,种植传统作物只能自给,没有丝毫利润可言。我家就是在四川的丘陵地区,山沟和斜坡纵横遍野,机械化程度极低,而且每家每户就那么几亩地,靠传统种植仅能自给,没有什么收益。个人觉得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高的收益,种养结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又以种草养羊最为适合从低成本开始一步步的由小做大。



下面木木就具体和大家谈一下种草养羊这个事。


一、选择养羊的原因


为何要选择种草养羊而不选择养牛、养猪、养鸡呢?其实养什么都能够挣钱,但是从前期成本和风险的角度考虑,我觉得种草养羊是最好的选择,更适合于从未接触过养殖的人一步步的做大,我将选择养羊的理由分为如下几点。


其一、随着国民饮食观念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牛羊市场需求一直是稳步上升,但国内畜产品的供给仍然不足,每年都需要向国外进口大量的牛羊肉产品。所以一直以来,牛羊价格都较猪、家禽等更为稳定;即使这段时间有随着猪价而起伏,但相对也温和许多。下图是去年羊肉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


其二、牛羊食草,粗饲料能够占据日粮的绝大部分,可以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尤其适合小规模起步养羊。而且食草型牲畜的抗病能力普遍较粮食型牲畜更强,那么相对猪、家禽的疫病风险就会小许多,这一点也是非常适合刚刚起步的,缺乏经验的养羊人。此外,牛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较猪、鸡更强,因此最初开始养牛羊的畜舍可以简陋一些,这就为养殖户降低了起步成本。


其三、重要是针对牛羊的比较。羊羔大约400一只,而牛犊一般都是6000+;育肥羊一般6月可出栏,而育肥牛一般需要10月+,母羊一般两年三胎,每胎2-3只羊羔,而牛一年一胎,且为一只。从上诉特性可以看出,单位羊的成本远低于牛,同样资金可养殖更多的羊,就等于分散了资金风险;而且养羊的资金回流速度比牛更快,这一点对于小养殖户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如果走自繁自养的路子,无疑羊的繁殖率是远高于牛的,资金增值的速度也就更快。


故,综合上诉几点,木木觉得种草养羊是上上之选,最适合新手起家,想要一步步做大的农村创业者。


二、如何种草养羊


1.选择羊种和草种


决定了要种草养羊这个事后。就有两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第一个是种什么草,第二个养什么羊。这个问题由于不知道题主具体的地理位置,不能具体的回答。其实选羊种和草种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品种。例如我们四川这边一般都是养殖本地的黑山羊或者改良的黄羊;种的草就是符合我家这边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禾本科牧草,以种植皇竹草的居多,有的养殖户也种植一些耐湿热的豆科牧草例如渝苜一号。

其实选种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拜访数个附近的养羊人,询问羊种,草种,再结合相关的牧草、羊种知识,最终做出判断。选好羊种和草种。



2.搭建简易的羊舍


最初开始养羊,规模较小时,不需要修建太过专业的羊舍,只需要一些基础设施即可。如果以后打算扩大规模,再行修建即可。个人觉得简陋的羊舍有遮风挡雨的地方、料槽、饮水器具就已经足够了。


3.种草


种草技术一般在大家购买草种时,他们会提供给大家。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但是注意种草规模要与养殖规模相匹配,多则浪费,影响综合效益;少则需要四处寻草,甚至千里运草,也会增加成本。可通过估计育成一头羊所需要的草料和种植牧草的草产量,再考虑盛草期储存干草或者调制青贮留做冬日饲料后,可得每年大概需要种植多少亩的牧草。具体可参考我的一篇文章《一亩牧草能养多少只羊》。


4.养羊


这个问题,说实话可复杂也可简单。复杂的来说,配种、育羔、育肥、防疫、饲料配比都有很多值得讲的。所以养殖前,可以去购买种草养羊的书,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来指导实践,理论其实是很有用的。简单的来说,就像我们这边老一辈的养羊方法了,采取放牧+粗放的管理同样能够养成羊,但是育肥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不过想要快速育肥羊获得更高的效益,就一定要科学合理的配比饲料、饲草,做到不耽误育肥,也能节约精料成本为宜;此外入手养羊人就一定要从小规模养羊开始养羊得过程中逐渐学习养羊相关的防疫、护理技术,不能觉得自给没技术就不敢开始,任何技术都是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养殖实践形成的。

三、种草养羊的效益


最后木木为大家分析下种草养羊的大概效益。考虑种苜蓿草养羊,每亩苜蓿草成本大约在600元左右。一亩地苜蓿青草产量按5000kg计算,育肥羊从小到大平均每日吃青草平均按3kg算,育肥五个月则需青草450kg,那么可养育肥羊大约11只左右,则每只羊得种草成本约60元。每只羊除了青草外从小到大平均每天需要精料0.8kg左右,按育肥时间5个月150天计算,一只羊每天需要精料120kg,再按每千克精料2元计算,则每只羊需要精料费240元。再加上羊羔费用400元/只,那么可算得养一头羊的总成本为700元,按照目前羊价,一头羊大约2200元左右,单位羊利润1500元。但是此处计算粗糙,许多成本未完全考虑,(例如羊舍费、人工费、电费、防治病的费用),此外人的养殖能力也未饱和,算的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补充,可按照自己规模与实际条件自行计算效益。


由此可见如果在农村种个10亩牧草、养个70头羊,在当下行情下,还是能够挣不少钱,比单纯的种植传统庄稼利润高多了。


【木木总结:】

养殖业虽然有风险,但是养羊风险较小,利润也还不错。个人觉得种草养羊挺适合地少或者是地块不适宜机械化的地方的,可以较传统种植,提高数倍的收益。不过,必要的种草技巧、养羊技巧肯定也是需要学习的,但是不开始你就永远学不会,往往技术都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

最后希望木木的想法,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我是@三农木木,农机硕士,主攻牧草机械,长期分享三农资讯、知识,欢迎关注我,一同探讨三农问题。


三农木木


食叶草(蛋白草)多年生,种植一次几十年不用再种,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耐沙荒,适应各种土壤种植。北方年亩产量20~40左右吨;南方年亩产量35~60吨左右(产量与土壤、水源、肥力、气候、管理、收割次数有直接关系)。

食叶草(蛋白草)作为“营养体植物”,是天然的绿肥,用于改良盐碱地、沙荒地,将推动草肥兼用,为我土地有效利用、增效、增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众智云


目前,我国的蔬菜和水果在栽培面积和产量上双双雄踞世界第一,在农产品极大丰富消费者餐桌的同时,中国的消费理念正逐渐从量的满足逐渐转向注重口感、风味、安全、健康等品质指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农业生产再走靠产量提高来扩大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将越来越困难,生产理念的升级迭代,是在未来农业生产中获得较好栽培效益的前提。

基于这一消费趋势,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题主的问题:

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传统主粮作物的未来命运?

蔬菜、果树等园艺产品未来的命运?

如何让自己在农业生产领域赢得未来?

一、玉米、大豆、水稻、小麦等传统主粮作物的未来命运?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决定了这些主粮作物栽培,在中国的土地上永远不会“过时”,与此同时,我国农业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农业劳动力在逐渐减少,涉农劳动力逐渐老龄化。

这两个背景决定了中国的主粮作物生产,在未来一定会走机械化、规模化为特色的“大农业”生产路线(类似美国的农场),而主粮作物的主要使命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未来主粮作物的盈利,一是靠规模效益,再则是国家的农业补贴。

现在国家对合作社等形式的规模化经营主题的大力补贴扶持,其导向意义也在这里。

二、蔬菜、果树等园艺产品未来的命运?

一亩园十亩田,现在果树和蔬菜与大田作物的比较栽培效益大约为1:17左右,在未来,栽培园艺作物仍将是农业生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一个生产方向,但是,去年河南5毛钱一斤也卖不出去的葡萄,以及甘肃滞销的花牛苹果等等,都已经说明,并不是种好菜、栽好果树就能赚到钱。

因为在蔬菜果树生产领域,存在严重的供需结构的不对称,具体来讲就是:低端产品严重过剩、而高端优质水果蔬菜有供不应求而依赖进口(比如日本的葡萄、瑞士的车厘子、新西兰的猕猴桃等)。

农产品市场供需的规律是只有当供给量低于市场需求量的80%的时候,价格才会出现明显上涨,而在我国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下,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只能走靠技术作为支撑的优质化栽培路线。

即,如果说主粮作物走的是欧美规模化路线,而园艺作物要走的路线则是,适度比例的日本式的精品化路线(日本是全面精品化路线,中国的国情决定只能是适当比例的精品化路线)。

三、如何让自己在农业生产领域赢得未来?

作为农业生产者,不管是未来从事大田生产还是从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园艺生产,要在土地上赢得未来,都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即“科技兴农”将不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现实,这是未来农业生产的核心与关键。

对大田主粮作物生产来说,无人机飞防、大型农机局的操控、现代智慧农业手段的应用等等都将是未来生产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对园艺作物的生产来说,对土壤有机肥含量、酸碱度、水分含量、盐分含量及栽培过程中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生长因子的判断,从原来的靠经验而转变为用设施和仪器作为支撑的“科学掌握”,将是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

即,从经验型农业生产,向科技型农业生产,将是我国农业生产者技能升级迭代较为难推进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也是适应未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一个必然要求。

结语

从作物的种类上,但凡我们所能想到的作物,基本都是已经存在并栽培过的“传统作物”,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从“传统作物”里面,在新的栽培理念和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栽培出在风味、安全性等方面的“品质新意”,这是农业生产者最需要重视的关键点。


为卿画眉说三农


我感觉以下经济效益不错,你参考一下,希望可以对你所帮助,

牧草玉米

现在我国有一部分的农业发展目标是粮改饲,并且有一定的补贴政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牧草玉米了,牧草玉米相对于普通的玉米来说是一种专门供牲畜食用的农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种植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受到很多牲畜的喜爱,并且牧草玉米的生长能力强,只要保持环境适宜的话,其产量是非常可观的。

食用菌

食用菌每年每天在我国的消耗量都是非常大的,其受欢迎程度不低于日常蔬菜,现在已知的可食用的食用菌有非常多,例如双孢菇、猴头菇、蘑菇等,这些食用菌有着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其市场价格也非常高,并且如果反季节栽培的话,还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种植效益,利润空间是非常可观的

向日葵

向日葵的用途非常广泛,有着食用、油用及观赏等各种用途,向日葵是我国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保健油,而且葵花籽不仅可以用于榨油,还能够将其加工成瓜子,瓜子的市场想必就不用小编多说了吧,而且向日葵盛花期的时候,会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发展一下

有机蔬菜

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机蔬菜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在种植有机蔬菜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得使用农药、化肥等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能够充分的保证蔬菜的安全性,满足现在人们对食品的健康要求,并且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比较简单,种植成本也比较低,管理得当的话,是可以赚到钱的

千禧果(小西红柿)

千禧果就是我们日常中说的小西红柿,千禧果就算是在其旺季都有着12-14元/斤的价格,因此反季节栽培的话,其价格还会有所上升,并且千禧果的市场行情比较稳定,市场价格只增不减,千禧果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能够预防很多癌症,其种植前景是非常不错的







农村孙铁蛋儿


农村种什么可以更好地替代传统农作物,种什么可以带来更好更多的收益?

对于农村的种植业,会因为地域的不同,种植的品种也会不同。如南方水田多,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黄淮平原沙质土壤难以蓄水,基本没有水稻种植,以小麦种植为主。这些都是属于传统种植品种。当然,小麦可以改种棉花,水稻可以改重莲藕,但如果大家都对种植品种进行这样的改动,必然是过剩滞销,收入甚至更加不堪。

再就是也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传统种植。如中药材三七,在云南、江西、四川、广西都有种植,特别是云南文山,三七就是当地的传统种植品类。若是将三七拿到我们安徽亳州种植,无疑是新品种。安徽亳州的芍药非常有名,是亳州传统的药材种植品种,若是把亳芍拿到云南文山种植,无疑也是新品种。也就是说,一个种植品类,在一个地方是新品,在其他地方其实就是传统种植品类。而且是否可以替代原有作物,事实早就证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物。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目前,凡是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几乎没有什么不是传统的种植品类。可以替代的种植品类,现在没有出现,可预见将来也难以出现。水稻还是水稻,替代老品种的是杂交水稻。大豆还是大豆,替代老品种的是转基因大豆。这些新的农作物与老品种对比,可能有品质和口感差异,但说到底,都还是传统的农作物。

退耕还林可以说是把传统的粮油种植替代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能够看到的,也就是我们主观上认为的生态效益。变现似乎还早得很,而且是不是有“更多、更好”收益,就留与后人评说吧。真正的收益,目前还是生态效益。

实质上,我们无需用新东西替代传统农作物,找到替代品种的希望非常渺茫。因此,不如回到现实,立足当下,在传统的种植品类中找寻提升品质,降低成本的方法,这样对于带来“更多、更好”收益,反而更加的靠谱,也更加容易实现“更多更好”收益这个目标。


老牛爱遛弯


我是新农人钊哥,我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现在在农村可以种植很多经济农作物代替传统农作物,比如种植苹果,砂糖桔,大棚蔬菜,大蒜等

传统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等,我们以小麦为例算下它亩产收益:耕地费用50元,种子40元,化肥农药300.收割费用70元,农民自家耕种自己的土地不计人工费用种植一亩小麦约需成本460元,一亩小麦产量1000斤,一斤小麦价格一块一,一亩的收入为1000×1.1−460=640元,若计算人工费用是亏本的。

种植一亩地的砂糖橘约需成本2500元,包括物资成本费用、人工成本费用和土地成本,其中农药化肥等物质成本费用占比最大,约1700多元。亩产量约5000斤。那么一斤的市场价格取中间值4元,一亩的纯利润为5000斤*4元/斤-2500元=17500元。

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传统农作物的,但是种植经济作物要考虑好行情走势,不然会亏的一塌糊涂。


新农人新天地


现在农村种植可以种植经济林,以油茶园为例。现在人们生活水平较以前已普遍提高,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种植油茶树,每年挂果的价值都是很高的。而且还可以选择自己去榨油,通过物理压榨的山茶油也是很好的,山茶油的价值以及用途可以网上了解下。

总之,我推荐你种植油茶代替传统作物。




贵州黎平县老茶山茶油


我是云贵记忆小莽妹,很荣幸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根据你提问替代传统的农植物,我们都知道,南方农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听我的父辈们说,他们还小的那时候杂交水稻还没有普及,水稻的产量很低,如果遇到干旱、虫害等自然因素,有时候甚至颗粒无收,所以经常吃不饱。水稻产量不给力,那就只能多种植一些其他农作物来代替。但是现在很多农产品如果不被自然灾害影响产量都很好。其实现在不管你种什么肯定是要看当地气候和地理位置适合种植什么。我们贵州这边种玉米,土豆,还有鱼腥草这类的东西比较多。现在人们种红薯主要是用来提取里面的红薯淀粉,比如制作红薯粉丝。土豆现在在南方家庭主要用来做菜,经典的有酸辣土豆丝,红烧土豆块。我们这边比较喜欢吃,种植的比较多。

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





云贵记忆小莽妹


一、糖高粱种植

糖高粱形似甘蔗,种子能做粮食,解决了不少民生问题。糖高粱对生长环境要求不严,喜欢生长在温暖地区,对土壤适应能力强。由于糖高粱含糖量高,现在大多被用来做饲料或是制糖,纤维还可以造纸。糖高粱可谓一身宝,很多农民都喜欢种植。由于它的营养价值高,亩产青饲料上万斤,被称作“高能作物”。很多搞养殖的农民经常会将其混在草粮中做成饲料给家禽吃。青贮后的糖高粱味酸甜,牲畜喜食。尤其用它喂食奶牛的话,比喂食普通饲料日产奶量要高很多。用它能部分替代精饲料,有效降低饲养成本。

二、红薯

红薯不光是南方,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的。相比起种水稻,种红薯简单多了,加上南方一般雨水充足,所以一般种的红薯收成都不错。每年秋天,家家户户都能收获几百斤红薯。为了储存这些红薯,村民们会在屋后的山脚下挖一个小洞,专门用来储存红薯,避免红薯发霉腐烂,这样就可以一直保存到来年春季。父辈们说,在80年代以前稻米不够吃的时候,红薯饭就是他们的一日三餐。现在要是让你天天吃红薯,我相信没人吃得惯的。但那时候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所以也没得挑剔。

现在人们种红薯主要是用来提取里面的红薯淀粉,比如制作红薯粉丝,红薯粉在湖南是一道有名的菜哦。

三、土豆

土豆跟红薯一样,富含淀粉,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填饱肚子的食物。相比起煮红薯,直接煮熟的土豆就没那么好吃了,味道比较淡。让你吃一个估计没问题,多吃几个你就难以下咽了,所以现在南方应该没有人把土豆当饭吃了。

土豆现在在南方家庭主要用来做菜,经典的有酸辣土豆丝,红烧土豆块。





农村小伙1987


你好,我是城市Farmer。很高兴能来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认为,不管是种传统作物,还是要替换种经济作物,只要能解决好销售问题,都能有个好收入,我们这几年经常挂在嘴边的种田不赚钱,这里的种田,不只是种水稻,种其他作物也是赚不到钱,最主要就是种出以后,销路问题。

拿我们江西地域来打比方。最大的经济作物,农户也觉得实实在在现在能赚钱的,就是赣南脐橙,这几年基本上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价格也非常好,所以你所处的纬度跟我们江西差不多,可以考虑种脐橙,这几年肯定还是可以赚钱,以后多了就不知道什么情况。

再来看看之前很跑火的“藠头”,在江西新余和樟树交界位置种植,两年时间面积从几百亩扩增到二三十万亩,价格从2元直接掉到0.5元,农户直接不愿拔,藠头就直接烂地里。

再来看看南丰蜜橘,江西历史最悠久的品牌,现如今已经连年滞销,价格就是几毛钱一斤,还卖不出去。

看看新余蜜橘,从87年开始种植,到现在30多年,面积还只是10万亩,政府层面控制增加面积,另一方面,政府带着果农出去找销路,走出了新销路,政府才能新扩种面积,这样的良性循环,各个层面都能收益,这是我见过最负责的政府。

再来看看其他小种作物,例如南昌县种的田瓜,泰和种的百合,南丰白舍和上饶种的芋头种的品质也非常好,但是每年农户种出来都要愁着销路,所以价格自然也不高,想赚很多钱就很难。

综上所述,无论我们要种什么,不管是种传统作物,还是小众的经济作物,一定是先要找好销路,销路解决了,就肯定可以有更多,更好,看得到的实际创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