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在二战前和二战时代不建造航母?

近卫步兵师


我个人认为有几点第一毛子临海的地域非常少,二是毛熊一般崇尚大粗壮,喜欢搞大炮装甲部队,最后由于历史原因二战初期包括一战,各国都是大炮主义,喜欢厚重装甲多炮巨炮的战列舰或是装甲巡洋舰,对航母都不是很看中,二战后期由于苏联本国被德国入侵,毛熊忙着收复国土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金钱搞航母,就连几个拿的出手的大舰都还是一战或是沙俄的老古董。就是二战结束了毛熊都没有摒弃巨舰大炮重火力思想,造出了诸如基辅级这种四不像的载机巡洋舰,就是最先进的库兹涅佐夫,居然还装了一堆垂发的花岗岩,我表示非常不理解。


农民袍哥


虽然俄海军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航母在整个苏联时期却始终没有受到苏联海军的重视!这既有战略对象的影响,也受战争思维的支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的战略重心基本都在与其接壤西欧,从地图上不难看出,苏联与欧洲的联系大都通过陆地相接,即便有水域也都面积有限!因此,作为远洋重器的航母在这里并没有太多展示的空间;大力发展陆军和空军更符合苏联的对欧战略。

在东北亚地区,日本也算是苏联的宿敌,两国自沙俄时代就纷争不断。但苏联和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海上博弈空间仍然十分狭窄,而且大多数时候双方的较量都是以东北亚半岛为平台展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苏联对航母的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随即上演,此时的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欧成为美国海外军事力量的大本营、继承英法传统介入中东、战败后的日本又被美国玩弄于掌股之中;苏联所要面对的挑战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

经历过太平洋战争后的美国愈发重视现代航母战斗群的建设,"埃塞克斯级"和"中途岛级"都被美军进行了现代化改建。此后,专注于充当"海上移动机场"的福莱斯特级、小鹰级常规动力航母也随之问世,再到后来就是以企业号为代表的核动力时代正式翻开了美国海军的新篇章……

这一时期,苏联虽然也建造了九艘常规动力航母并服役了其中的七艘,但它们从来都不是苏联海军的战略核心!当年,面对美国异军突起的航母战斗群,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的戈尔什科夫提出"饱和攻击"的作战理念:以水面舰艇为载体,携带大量反舰导弹对敌航母编队实施高强度、高密度火力打击!

在这一作战理念的指导下,苏联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应运而生!全副武装状态下的"基洛夫级"可携带多达400枚导弹,可以毫不费力的"砸"沉当时的任意一艘航母。整个冷战时代,苏联生产并服役了四艘该型核动力巡洋舰,是苏联海军的绝对核心。而那七艘航母主要担负的则是舰队区域防空的任务……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第一,钢铁全拿去造坦克飞机了;

第二,苏联与德国仅在陆地上接壤,海军基本没有作用;

第三,没资源。

大概就这么多,如有遗漏,敬请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