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自從AMD發售了Ryzen銳龍系列處理器以來,CPU性能大幅提升,玩家也能夠用越來越少的錢買到越來越強大的性能。前段時間AMD的銳龍Ryzen 3 2700加微星MSI B450m Mortar Max的主板CPU套裝來到了1400元左右,十分超值。劃下來差不多就是900塊錢左右買八核十六線程的二代銳龍旗艦級家用CPU。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銳龍Ryzen 2700 + 微星MSI B450m Mortar主板

前段時間我在家使用臺式機辦公,發現儘管win10對於開發者已經友好了很多,但是仍然沒有mac系統好用。經過一番查詢,發現現在AMD CPU的電腦也能很方便的安裝黑蘋果,那我們就來裝一臺AMD黑蘋果(hackintosh)吧~

還沒聽過黑蘋果?先看看我上次寫的介紹吧: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一、主機配置

  • CPU:盒裝AMD銳龍Ryzen 7 2700,帶原裝幽靈螺旋RGB散熱器(Wraith Spire with RGB LED)
  • 主板:微星MSI-B450m Mortar MAX迫擊炮
  • 內存:宇瞻(Apacer)黑豹 DDR4 3000Hz(OC 3200Hz) 16GB X 2 (32GB in total)
  • 顯卡:影馳GTX1060 3G
  • 電源:海韻(Seasonic) FOCUS 550GC GOLD 550瓦金牌電源
  • 固態硬盤SSD:安裝黑蘋果系統的固態為三星 750EVO SATA 256GB (多年前購買的舊固態)
  • 機箱:先馬平頭哥M1側透版
  • 機箱風扇:長城 雙月彩色 RGB風扇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二、製作USB安裝盤

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本文所用的所有工具都會打包附於文後,無需自行一個個下載。

由於大多數人都使用windows系統,這裡主要介紹windows系統下的USB安裝盤製作過程。

所需工具:

  • 4GB以上的U盤
  • mac os系統安裝包下載工具:gibMacOS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安裝python環境:

由於gibMacOS這個系統安裝包下載工具依賴python開發環境,所以我們需要先安裝python環境。

雙擊python安裝包,記得勾上'Add Python 3.7 to PATH'(否則電腦裡的其他程序會找不到python環境):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下載mac os系統安裝包:

打開gibMacOS所在文件夾,找到gibMacOS.bat文件,右鍵以管理員權限運行。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gibMacOS默認不會列出完整的系統安裝包,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輸入`R`並回車,刷新列表,來顯示完整的系統安裝包。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待gibMacOS刷新出系統完整安裝包後,選擇你需要的系統,注意帶有`FULL Install`字樣的才是我們需要的完整的系統安裝包。

由於我的這臺主機使用的是英偉達的GTX1060顯卡,對應的顯卡驅動最高只支持macOS High Sierra系統,所以我選擇選項12。

目前最新的macOS系統是Catalina(圖中選項5),如果你的硬件支持,則可以選擇它。

這裡我輸入12,並回車來下載系統安裝包: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開始下載macOS系統安裝包,速度還是很快的: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下載完成,下載好的安裝包存放在了gibMacOS的macOS Downloads目錄下: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製作USB安裝盤:

macOS系統安裝包下載完成後,下一步就是把macOS系統拷入到U盤了。

右鍵以管理員權限打開MakeInstall.bat:

工具會先下載依賴包,耐心等待幾分鐘,等待依賴包下載完成: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然後工具會列出系統掛載的存儲設備,這裡一定注意不要選錯了!認準USB!

我這裡選擇上次評測的Lexar雷克沙U盤:選項4

由於我們後面會使用OpenCore來引導macOS,所以在選項4後面還要加一個大寫英文字母O,也就是4O。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輸入`4O`並回車,注意,這個時候你U盤內的所有內容都會被抹掉,一定要看看裡面有沒有重要數據需要備份!

輸入y並回車來確認抹掉U盤上的所有內容: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當U盤被抹掉所有內容,並重新格式化之後,會提示輸入macOS的安裝包地址: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這個時候找到我們之前用gibMacOS下載的安裝包的RecoveryHDMetaDmg.pkg文件,並且利用windows文件管理器窗口的複製文件路徑功能複製文件路徑: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複製出來的安裝包路徑大致是這樣:

<code>"F:\\hackintosh_amd\\gibMacOS-master\\macOS Downloads\\publicrelease\\041-91758 - 10.13.6 macOS High Sierra\\RecoveryHDMetaDmg.pkg"/<code>

回到工具頁面,右鍵點擊一下空白處,就是把剛才複製的安裝包路徑貼上來: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回車,耐心等待。工具會下載OpenCore引導工具,並將macOS安裝包複製到U盤: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安裝完成後,U盤名會變成BOOT: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到這裡,macOS的安裝U盤就製作完成啦~


三、硬件適配

為了方便大家使用,本環節所用的所有工具和最終配置好的EFI目錄都會打包附於文後,無需自行一個個下載和配置。

以上,我們已經完成了macOS安裝U盤的製作,OpenCore引導工具和macOS系統都被拷入了U盤。

為了讓macOS在非蘋果原生硬件上正常的跑起來,我們還需要安裝硬件驅動。

感興趣的朋友建議直接訪問opencore的官方教程學習,具體鏈接附於文後。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


固件驅動:

作為一個系統引導工具,OpenCore需要搭配一些固件驅動才能正常工作,對於大部分硬件,需要以下3個.efi文件:

  • ApfsDriverLoader.efi: 用來使APFS文件系統正常工作(APFS是macOS特有的新版文件系統)
  • VboxHfs.efi或者HfsPlus.efi:用於HFS文件系統(例如macOS的安裝和恢復分區). 二者用其一,不可混用。
  • FwRuntimeServices.efi:用於修復NVRAM和內存管理

對應安裝U盤內/EFI/OC/Drivers目錄下的諸多.efi文件: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Kexts:

Kext全稱為kernel extension, 大致相當於macOS的驅動

必須要用kexts有:

  • VirtualSMC:用於模擬真正的蘋果主板上的SMC電源管理(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ler)芯片。
  • Lilu:用於給多個進程打補丁,是AppleALC音頻驅動,WhateverGreen顯卡驅動,和VirtualSMC等關鍵驅動的必備依賴。

常用的一些kexts:

  • WhateverGreen:圖形相關功能補丁,許多顯卡都需要打這個kext
  • AppleALC:音頻相關功能補丁
  • IntelMausiEthernet:用於絕大部分板載intel網卡

對應安裝u盤內/EFI/OC/Kexts目錄: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SSDTs:

SSDT(Secondary System Description Table)是固件中用於描述硬件設備信息的表格,例如:USB控制器,CPU線程,嵌入式控制器,硬盤等等。

SSDT是平臺相關的,所以必須在要安裝黑蘋果的電腦上生成相關描述文件。

對應安裝u盤內/EFI/OC/ACPI目錄: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配置config.plist文件:

config.plist是opencore的配置文件,具體規定了opencore的各項配置。

我們可以從opencore的docs目錄下找到Sample.list示例配置文件,複製並重命名到安裝U盤的/EFI/OC/config.plist,並以此為基本來配置opencore。

opencore官方建議使用ProperTree來編輯config.plist文件。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給系統核心打補丁:

對於AMD黑蘋果,這裡是最神奇的一步,因為macOS原生並不支持AMD CPU,所以我們需要給系統核心打補丁才能讓macOS正常運行在AMD CPU上。

根據CPU的具體架構,找到對應的patches.plist文件:

  • Ryzen/Threadripper(17h) (10.13, 10.14, and 10.15)
  • Bulldozer/Jaguar(15h/16h) (10.13, 10.14, and 10.15)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用patches.plist中的Patch內容覆蓋config.plist中的Patch內容:

  • 用ProperTree同時打開兩個文件
  • 刪除config.plist中的Kernel -> Patch部分
  • 複製patches.plist中的Kernel -> Patch部分
  • 粘貼到config.plist原來Patch部分在的地方


具體的config.plist配置項解釋和注意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閱讀opencore官網的教程,具體鏈接附於文後。


到這裡我們的macOS安裝U盤就設置完成啦~

如果你覺得信息量太多,也沒有關係,我在文後會附上根據我這臺電腦精心配置過,幾乎完美的EFI文件夾,你只需要用我的EFI文件夾替換你製作好的U盤下的EFI文件夾就好啦~

如果你的硬件我和差不多的話(R7 2700 + 微星MSI B450m Mortar主板),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四、安裝系統

接下來把製作好的,並且根據你的具體硬件精心調配過的安裝U盤插入電腦,正常安裝系統就好啦~

這裡就不在贅述,具體的U盤啟動熱鍵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win10安裝的文章,都是類似的: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macOS的對於4k顯示器十分友好

八核十六線程的黑蘋果:AMD YES

完美識別出兩條16GB,3200Hz的內存


五、最後

macOS安裝完成後,還需要做一些微調。比如說我用的英偉達的GTX1060, 蘋果並沒有原生支持,需要手動安裝nvidia web driver驅動。其實最新版的macOS Catalina已經原生支持很多新款AMD顯卡了,比如RX5700。蘋果系統向來對於AMD顯卡都十分友好,我之前安裝的一臺黑蘋果就免驅支持RX570。


文中用到的各種工具,以及針對我這臺電腦的配置精心調配好的EFI文件夾都會打包附於文後~


大家覺得這臺AMD黑蘋果怎麼樣呢?有什麼建議或者安裝遇到問題都可以在下面討論哦。



我是零度橙子,科技達人,谷歌認證雲計算架構師,AWS認證devops專家,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有用有趣的科技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