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重挫“下個季度 我們可能會看到過去20年的最低油價”

都市快報訊 2014年11月,沙特不顧自己油市平衡者的角色進行增產,試圖用低油價“逼死”美國頁岩油。

隨後,原油價格一路暴跌,在2015年末和2016年初跌到25美元水平。

豈料,頁岩油靠著借債活了下來,且活得更好。之後,沙特不得不拉攏俄羅斯實施減產。

6年後,歷史重演。

據新華社消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當地時間3月6日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後的原油生產政策達成一致。

沙特作為歐佩克組織中最大產油國,一直在敦促歐佩克及以俄羅斯為首的盟友進一步擴大減產規模以支撐油價。歐佩克+當前的石油減產協議將在3月底到期。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會後表示,隨著減產令到期,4月起俄原油產量將不再受到限制。

原油供強需弱格局未改善,受此影響,國際油價遭遇重挫,NYMEX原油期貨當日收跌9.43%報41.57美元/桶,創2016年八月以來新低,並創2015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本週累計下跌7.13%。布油當日收跌8.86%報45.56美元/桶,本週跌8.27%。

而在股市方面,週日開盤,中東各國股指全線暴跌。其中,沙特TASI指數開盤下跌7.15%,盤中一度下探至6883.3點,較前一交易日收盤下跌近7.76%。

現在的這個國際油價是什麼概念?

據測算,NYMEX原油期貨價格目前為41.57美元/桶,1桶=158.98L,即0.26美元/L(按當前匯率約合1.80元人民幣/L);而普通礦泉水價格為1.5元/500ML,摺合3元/L。油比水便宜。

在維也納減產會議上不歡而散後,沙特阿拉伯再一次推出“自殺式”石油運動,以降價及增產打響原油價格戰,倒逼“盟友”回到談判桌上。

聲明文件顯示:4月賣往亞洲的原油定價下調4-6美元/桶;4月賣往美國的原油定價下調7美元/桶。

這些都是史無前例的折扣。

但最驚人的是,賣給西北歐煉油商的旗艦級阿拉伯輕質原油折扣擴大到8美元/桶,售價低至10.25美元/桶。相比之下,俄羅斯旗艦級烏拉爾原油(Urals)每桶折價約為2美元。

顯而易見,沙特是要直接攻擊歐洲市場的俄羅斯油企。

幾小時後,知情人士透露,大幅降價之後就是大幅增產,沙特下個月的產量將遠超過1000萬桶/日,甚至可能達到120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本月產量為970萬桶/日。

“此舉相當於是在原油市場宣戰。”一位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經理稱。沙特迅猛且令外界震驚的市場策略,可能是以期用最快的方式向俄羅斯及其他生產商施加壓力,迫使對方重回談判桌,在如願以償達成進一步減產協議後迅速轉頭調整產量開始減產。

這場危機表明,沙特不願再為頁岩油和其他生產商提供底部支撐,石油市場將會更震盪。OPEC+將增加產量,但全球正面臨需求衝擊。油價可能達到30美元。

“下個季度,我們可能會看到過去20年的最低油價。”諮詢公司IHS Markit石油分析師、OPEC資深觀察員Roger Diwan說道。這意味著油價可能會跌到20美元/桶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