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林冲买刀花了1000贯,卖刀的人怎么拿走这1000贯?

37度男1


问:《水浒传》林冲买刀花了一千贯,卖刀人怎么拿走这一千贯?

这一千贯不但卖刀人沒法用手拿走,林冲也沒法用手从家里拿来交付。

一千贯是多少钱,有多重?

(一吊钱)

过去铜钱一百零八个串一起为一吊,一吊就是老称一斤,等于现在的一斤一两,十吊钱为一贯,一千贯就是一万吊,老称一万斤,现在的称是一万一千斤,也就是五吨半。

(一贯钱)

这五吨半钱,过去的木轮铁皮牛车,要拉五六车。

林冲要雇五六辆牛车把钱从家拉来,卖刀人继续雇这五六辆牛车把钱拉走。半路走到黄泥岗碰到晁盖等人就糟了。

林冲可以兑换成银子交给卖刀人呀!一贯一两.银子似话,一千贯也就一千两,六十二斤半银子,自己用钱搭子搭肩上也走了。

如果兑换成蒜条金子,祆袖里也能拿走。

北宋中后期经济繁荣,买卖昌盛,出现了最初的纸币"交子″,如果这一千贯兑换成"交子″,也就几张纸的事,揣兜里也走了。

反正不能套牛车拉来拉去。


生产队长老杨


这个问题提得有点意思,林冲买多花了1000贯,乍一看,只知道这口宝刀价值不菲,但仔细一想这1000贯确实大的有点惊人!

首先算算,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北宋一贯钱按照现在的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的148元左右,那么1000贯铜钱就是148000元,林冲花十多万买一把刀,这价格确实不菲!

再算算,1000贯铜钱有多重?按照古币1文大约4克左右计算,一贯钱是1000文,也就是4公斤左右,1000贯铜钱,也就是4000公斤,4吨!这重量确实是够大的!

另外,历史上的北宋已经出现了纸币,有交子、钱引和小钞,因为北宋的经济非常发达,当时的银矿还比较少,市面上流通的多是以铜币为主,毕竟铜币较重,不便流通,所以就出现了纸币。

其实大家不必纠结这1000贯钱是如何拿走的,毕竟谁也没有嫌弃钱太多!我只知道这口宝刀是非常昂贵的,是林冲下了血本,买来献给高俅的!仅此而已。


乐扬观影


首先了解一下一贯钱有多重?

古时一贯钱是1000文,一文钱大约现在的4g左右,所以,一贯应该是4公斤左右,那么,1000贯钱有4000公斤。1吨是1000公斤,这1000贯就是4吨重。这显然在现实交易中是不现实的。

纸币的出现: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主要动力。面对现实中出现的这种交易困难,宋朝人想出了办法,用纸币代替,那个时候的人不叫纸币而是叫作交子,言外之意就是交换的东西,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

交子(就是一种纸币)的出现,就轻而易举的解决了携带不方便、交易不方便的问题,1000贯也就一张纸的问题了。


草原文化站


宋朝的一贯钱是一千文铜钱。普通底层民众一天的收入也就两百三百文,相当于今天的五十到一百块钱。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不完全固定,大致一两银子可以换一到两贯。到北宋后期至南宋,铜钱贬值更为严重,一两银子可以换到多达十贯。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当时还是很可观的,当时《水浒》中陆谦几个去草料场谋杀林冲前曾在小饭店吃饭,一两银子就可以四个人有酒有肉吃一桌,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三百到五百块钱。

回到一千贯的问题,兑换成白银,也就是三四百两,约三四十斤。折合到今天的分量,大概是二十多斤。当然是可以拿走的。不过那时虽然没有发达的银行,但也有钱庄,而且也有纸质的银票。


读书班


林冲之所以把价值2000贯的宝刀用1000贯买下,是他运用了欲擒故纵的策略。且看原故事:当时林冲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那汉道:“索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林冲道:“值是值二千贯,只没个识主。你若一千贯肯时,我买你的。”那汉道:“我急要些钱使。你若端的要时,饶你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林冲道:“只是一千贯,我便买了。”那汉叹口气道:“金子做生铁卖了!罢!罢!一文也不要少我的。”


李知青灬


很简单,徽宗的年代北宋已处经济文化巅峰,经济已经出现了拐点,社会潜伏的危机渐渐暴露(到处劫X纲),一次自然灾害就会引发局部的社会危机和农民暴乱。汴京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市场交易繁荣兴旺,大额交易基本都是用纸币--交子。就如同你已经移动支付-在首都使用纸币那是时髦-就好比你 领先印度人用微信支付宝付款一样。因为纸币的泛滥,货币价值就贬值,物价虚高。1000贯可以收铜钱,但还要去官家的兑换所提款(制式铜钱),雇牛车拉回去,可能还需要雇保镖。也可以收纹银,有个基本比值,户部的银子成色好一些,折扣也小(比如1000贯兑换950两户部鞘银-50两一封,10封20封装进一个竹鞘-水浒传中有体现),也可以直接收交子成交,很大可能可以逃税(前两种交割方法肯定要交税),所以1000贯交子可能实际值700-800两银子,或者800-900贯制钱。而政府通过发行交子省去了铸造更多铜币,和白银的往来运输。


魔都所司代


你这个提问真的有点笨,就好比有人给你花钱你都不会花,是一样的道理!

京城五十万御林军的教头,豹子头林冲,我印象使用的兵器是棍或枪,既然问刀买刀,那我们往下聊聊。

首先,花一千贯的重点想表达的是,这把刀不凡,林冲很喜欢。既然你要找话题,那我就跟你拓展一下;林冲喜欢的这把刀,花了这么多钱是什么概念;按当时的物价,以及老百姓的平均收入,一千贯的确已经算是天文数字了,古时候形容富有,也只是经常说家财万贯,一千贯拿来买一件物品,如果按当心社会的物价来算,起码也是很多人买的车子或者房子的水平了;

一千贯的钱币,可以想象体积非常庞大大,但是可以算出来的,一贯钱一般相当一个大的手串穿起来的铜钱,一贯大概三到五两重的话,一千贯就是大概就是一百斤的重量。一百斤古时候对于经常劳作的人来说是很容易扛走的,况且卖刀的还是铁匠,铁匠不说别的,做这一行最起码就是体能要充沛,才能敲打锤子,所以这一点是不用担的。

古时候,如果说买卖交易,要支付这么多的现金,一般都不会拿这么多现金在身上的,选择交易的地点也是双方都某一方家中,所以影片电视剧中都是一语带过———“我让人把钱送到你府上”,所以这么多钱,根本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去搬!而且一千贯只是货币单位,几两几十辆,一百两价值都跟一千贯相抵了。再说即便要搬那也是有独轮车载运,或者画几个小钱雇几个人帮忙搬运回去。所以这个回答应该满意了吧😄😄!

人怕穷,不怕有钱不会花,搬钱更是一种中间享受的过程。

其实林冲林教头是京城五十万御林军的教练,他的兵器应该是棍棒,买刀也是第二选择的武器;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勾起了我的想象力, 因此我想趁此话题,延展一下——“林冲为什么要花一千块钱来买刀,这把刀有什么不凡之处?”我给出了几个理由;

1、这是一把绝世好刀,原价6999现在只要1000,简直是白菜价,买好刀!

2、林冲想上梁山,带不走这一百斤的钱,把钱换成一把趁手的兵器是不错的选择。

3、这把刀其实是黄金做铸造的,卖刀的老板不懂行。

4、留给网游留言想象吧😄😄!


正在生活Living电影


铜钱多了可以兑为白银,黄金。就象现代人买房动辄几百万,若都用5角硬币谁也扛不动。但你若执意用几百万的硬币买我手里的水果刀我一定有办法把硬币拉回来。


取消别确定


林冲没有付一千贯,卖刀人也未拿到。这本是高俅设下的一个阴谋诡计白虎堂陷害林冲罢了。你问题的主旨应该关注在前的重量,北宋时一千贯铜钱大约4000公斤左右,就是4吨,一个人没发搬运的。根本“拿”不走。


精卫填


林教头花了1000贯买了一把刀,大家都很好奇,水浒传里的1000贯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

宋朝的主要货币是白银和铜钱,从北宋到南宋,白银与铜钱比价浮动比较大,这体现了铜钱的紧缩和滥发的状况。从元朝到清朝,通常,一两白银总归是在1000文左右(不同的时间段,从700文到1500文不等),朱元璋时期又定400文为一贯。《水浒传》中缉拿盗贼赏赐的三千贯、一千贯,比如鲁智深就值一千贯。鲁智深后来上了梁山后,看到林冲就尴尬,为啥?因为他这条命跟林冲手里握着的那把刀一样,可以等价交换。那时的一千贯到底等同于多少文、多少两、多少元呢?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铜钱的价格虽然在变,但白银变化不大,我们完全可以以白银作为参考对换标准。南宋至明清,小工(柴薪皂隶)月入通常就是二两左右,屠户年入三十余两,卖油郎一年能有二十两白银,县令工资一年45两左右。故而,这个一两白银,也就大略等同于现在(2018年)的1500元人民币左右。你看,林冲花1000,是不是就等于一两白银,等于花了现在的1500块钱呢?显然不是。林冲花的是1000贯,而不是1000文,根据很多人的说法,1000贯约为1000两白银,那就是150万元人民币?也不是。

《水浒传》最后写到,不愿当官回家种地的赐钱200贯,林冲一年到头的工资也就200贯,一贯则不可能等于一两,林冲的工资约合五十两白银,而南宋时期,40万贯铜钱等同于10万两白银,这就意味着,林冲买刀的1000贯,应当是250两白银左右,也就是现在的三四十万人民币,相当于一辆奥迪Q5,是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干七八年才出得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