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關鍵詞:人物分析;敘事分析;文人的理想;人生意義。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從話語分析的角度,利用話語分析的方法,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從人物分析、敘事分析、文人的理想、人生意義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意在加深對《桃花源記》文本的理解,拓展語文教學的視野。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其語言明淨清新,內容真幻莫測,思想自然淳樸,再加上讀來朗朗上口,受到歷代文人的好評,更是成為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必學篇目。

本文主要從話語分析的角度,利用話語分析的方法,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從人物分析、敘事分析、文人的理想、人生意義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意在加深對《桃花源記》文本的理解,拓展語文教學的視野。由於受到本人學識水平以及視野方面的限制,文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1.文中人物分析

——人物的真實性和非真實性

1.1. 選擇漁人的適當性

1.1.1.漁人是誰?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漁人是晉太元中的一個武陵人,他以“捕”魚作為自己養家餬口的職業,不是以“養”魚為主。捕魚容易嗎?捕了魚,要交賦稅,剩下的才是自己的。一家老小,全指望他捕到的魚了。只有捕到的魚夠多,才能讓家人有一口飯吃,這就逼得他,搖著小漁船,到各處的河流中找魚捕捉。這就使他具有了意外進入桃花源所在的支流的可能性,為他發現桃花源做好了鋪墊。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

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桃花林

漁人看到夾岸數百步的桃花林,很是驚異。為什麼會驚異呢?可能與常見的野外桃花林不同,也可以是他在外捕魚多年,從來沒有見到過這麼美的桃花林,再加上那麼優美的景色,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所謂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或者關於神仙的傳說,那仙遇,那傳奇,使他動了心,因此他就決定繼續行船,那美好的希望牽引著他,讓他難以自拔。

“復前行,欲窮其林。”

漁人又駕著小漁船,往前行去,想要行到桃花林的盡頭,滿足他的好奇心,或者達到他那美好的希望。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漁人不斷地向前行去,在溪水的源頭處,桃花林沒有了,只有山在那兒。他四處張望,不甘心就此回去。猛然發現那山有個小洞口,裡面好像有光,那是寶物的寶光,還是神仙的神光、仙光呢?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漁人為此不再猶豫不決,離開小漁船,從那個洞口進去。開始極為狹窄,剛剛才能通過一個人。漁人自我堅持著,不想放棄,就繼續往洞內走去。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漁人的堅持,讓他又往前走了幾十步,終於走出了洞口,眼前一下子變得開闊、變得明朗。他找到了仙境,找到了仙人。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漁人在美麗、富足的桃花源中受到了村裡各家熱情的接待,大家對各自的情況都有了瞭解。居留了幾天,漁人就告辭離去。村人對漁人說:“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講啊。”漁人答應了嗎?應該答應了!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漁人出來了,找到他的漁船,便沿著來的路回家。但是漁人卻在許多重要的地方,一一作了標誌。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漁人回到了武陵郡,對別人不放心,直接去求見太守,上報了這件事,希望獲得賞賜。然後就帶著太守的人去尋找桃花源。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漁人尋找他作的標誌,就不知不覺間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了。漁人被太守輕易放了嗎?還是被逼的一遍一遍地到處尋找去桃花源的路?欺騙了太守,在當時的人不當人的社會情景下,漁人那悲慘的下場,文中雖沒有提,但也是可想而知了!

對漁人的行為我們應該指責嗎?我們又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怎麼指責呢?


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漁獵之人

1.1.2.為什麼選擇漁人?

陶淵明在文中選取漁人是靈光閃現,“妙手偶得之”,還是經過精心的選擇。他為什麼要選擇漁人呢?

現實生活中有漁人的存在。

漁人的職業特點,四處捕魚,具有發現桃花源的現實可能性。

漁人不像農人一樣自己耕種,從事生產。

漁獵之人在當時的社會文化意義上,已經具有了特定的含義,可能是指世俗社會中,不事耕種、不事生產,謀取名利的一般俗人。

因此,漁人是一個世俗中人,在當時的社會生活條件下,俗人對神仙的好奇、嚮往,俗人對名利的追逐,可以很好地闡釋文中漁人“欲窮其林”、便舍船,從口入”、“處處志之”、“詣太守”等行為,使這些情節顯得合情合理。

1.2.太守的形象

1.2..1.太守是誰?

武陵郡的太守,作為一郡的高官,受到了漁人的信任,相信太守不會奪取他的功勞。太守接到漁人的報告後,有什麼樣的想法呢?太守是出於什麼心理去追尋?官員自身的職責?為了治下的政績?為了自身的升官發財?為了名氣?不得而知。但太守派人隨著漁人去尋找了。找了幾次?找了多久?找不到的話,他又會怎麼去處置漁人呢?作者未言,只能靠讀者自己根據話語的情景,進行想象,加以補充了。

1.2.2.為什麼選擇太守?

太守在當時的現實社會中,是一個不低的官職。太守作為一個官職,已經是一個郡的最高長官了,但官職是官職,人是人。作為一個人,有自己的人性,有自己的慾望,有自己對名利的追求。在沒有什麼約束力量進行制約的情況下,一郡的太守已經可以為所欲為了。從陶淵明自身的經歷,及眾多的詩歌中,可以說明這一點。太守成為所有官員的代表,不管其行為的理由多麼冠冕堂皇,都難以掩蓋他們內心的貪婪,他們對名利沒有止境的追逐。

1.3.劉子驥的形象

1.3.1.劉子驥是誰?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

劉子驥,南陽人,現實中,可能是真有其人。作者認為他是一個“高尚”的士人。劉子驥聽說了這樣的事情,高興地規劃前去尋找,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得償所願,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後來就沒有人去尋找桃花源了。

1.3.2.為什麼選擇劉子驥?

陶淵明為什麼要選擇劉子驥,這樣的一個人物呢?

劉子驥,可以說是當時士人的代表,在當時社會上的貴族,這樣的人,崇所謂的清談,不務實務,並引以為榮。對現實社會中,這樣的士人,陶淵明是什麼樣的態度呢?認為他們是真的高尚之人,還是

沽名釣譽之人?陶淵明賦予他的人生命運是,志向未遂,疾病就終結了他的生命,令人悲嘆。

在生命面前,無所謂卑微與高尚。

從前面的人物分析中,可以看到,文中的人物不是陶淵明憑空臆想的,這些看似非真實性的人物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都有現實的真實存在性。

2.敘事分析

——敘述的視角轉換

2.1.視角的現實性和非現實性

2.1.1. 現實敘述者

《桃花源記》一文,話語的現實敘述者自然是陶淵明,陶淵明又是怎麼想起這樣的話語呢?事件的來源是他憑空想象,還是有他所思內容的信息來源?

是民間故事、社會傳聞,還是當時流傳甚廣的仙神傳說?

從前面的人物分析中,可以看出,文中人物都有其現實的基礎,也就是現實的存在性。作為現實的敘述者,陶淵明所述人物的行為,自然就是在所述人物的現實的基礎上的合理行為,是現實的敘述者根據現實的合理想象。

不管事件的來源,現實的敘述者給所述人物,賦予敘述者自己所要表達思想的意義。不是從他人的角度,而是從敘述者自己的角度。

人是萬物的尺度。

現實的敘述者以自身為尺度,重新衡量世界,重新認識世界,是對世界認識的再認識。

2.1.2.文中敘述者

《桃花源記》一文,文中敘述者有漁人、村民、太守、劉子驥,文中敘述者的言行的行為模式,從前面的人物分析中,可以看出,是現實的敘述者對來自於現實生活中人物的行為的再創造,有現實生活的基礎,符合人物的現實合理性。

總之,《桃花源記》一文中的敘事視角是在現實的敘述者和文中敘述者之間進行不斷地轉換。敘事視角的轉換,從屬於現實的敘述者表達自身思想的需要。其效果如何,表現現實的敘述者表達思想的水平。

因此,話語本身就包含現實的敘述者的敘述和文中敘述者的的敘述,可以在它們之間進行自由的切換。

2.2.敘事的時間與現實的時間

2.2.1.現實時間的一維限制性

現實時間對在現實生活中的敘述者來說,是一維的,具有一維的限制性。時間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夠重新再來,不能夠延長或縮短時間。對現實的敘述者來說,時間的一維限制性無所不在,不管現實的敘述者是否意識到。

而現在,對現實的敘述者而言,是具有歷史性的。過去已經過去了,但現在是過去的歷史延續。時間性是話語不可以避免的問題,話語本身就是具有時間性的存在。

因此,《桃花源記》話語本身就具有時間一維限制性,例如漁人等人物的行為就顯示了時間的一維限制性。

2.2.2.敘事的時間的多維自由性

時間對於現實敘述者具有一維限制性,但進入敘事,時間性就超脫了現實時間的一維限制性,具有多維自由性。對《桃花源記》敘事話語進行一下細緻分析,自雲---

時間的跨度就很大,這麼長的時間,文中一語,就輕易跨過去了。一一具答之,內容多,時間長。對這些敘事,實際時間可能很長,但敘這些事的時間卻很短。

太守遣人隨其往,尋找桃花運的時間可能很長,但敘事時間很短,有的根本沒有用時間進行敘事,留有敘事的空白,全靠讀者對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想象性補充。

由此可見,在話語的敘事中,時間性就超脫了現實時間的一維限制性就會被超越,具有多維自由性。

對現實的敘述者而言,在敘事中,他就可以擺脫時間對人生的限制,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現實中的各個個人的生活進行多維度的思考,多維度的認識,反思他們和自身的人生意義。

從敘事的時間與現實的時間的分析中,可以得出:

話語一經形成,話語本身就具有時間的一維限制性和超越時間的多維自由性。對話語進行多維性的理解,本身就是由話語的特點所決定的。

3. 桃源社會的分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文中所描繪的桃源有以下的特點:

①環境優美寧靜、物產富足

桃花源裡土地平坦開闊,房舍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 桑樹竹子之類。田間小路,交錯相通,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②生活安樂幸福

人們來來往往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顯得心滿意足。

③ 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桃花源裡的那個村民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備酒殺雞做飯菜款待他。村中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其餘的人也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敘述的世外桃源,是與他所生活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那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那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文人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下層民眾理想的社會生活。

但陶淵明所述的世外桃源,其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0/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此中人//語云:“0//不足為外人道也。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村民“大驚”,村民非常的吃驚,驚的是什麼?桃花源被外人發現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送漁人出來時,要漁人不要對別人說。漁人找不到他的標誌。這些都說明桃花源裡的人對外面的世人不是沒有防備之心!

因此,陶淵明心目中的美好的桃源社會不過是親族、宗族、部落社會的迴歸,就像原始部落一樣,內部團結和睦,共同和平的生活,但對外,還要面對競爭,提防外部的侵略。

生存的壓力,依然是無時不在!

4.桃源社會的來源

——現實基礎和思想來源

4.1.桃源社會的現實來源

陶淵明的桃花源是純想象的,還是有其現實社會的基礎呢?

國史拾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一文中寫到,桃花源很可能是北方移民在九江建的塢堡 。並引用近代著名學術大家陳寅恪先生的看法,陳先生在《桃花源記旁證》中博引《水經注》、《元和郡縣誌》等地理著作,認為桃花源記有記實成分,“桃花源之紀實之部分乃依據義熙十四年劉裕率師入關時戴延之等所聞見之材料而作成。”陳寅恪總結《桃花源記旁證》一文以討論塢堡開端,推論考出“真實之桃源在弘農山谷中,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而作者吳鉤引用另一位歷史學界大咖唐長孺先生質疑陳寅恪的考證的文章,認為漢末南方社會的宗部組織才是“桃花源”的原型。東漢末年,政府昏暗,賦役繁重,江西鄱陽一帶的農民為逃避賦役,逃亡于山林川澤,結成氏族公社性質的宗部組織。“陶淵明既然祖籍鄱陽,遷居的潯陽亦距離不遠,故老流傳,應熟知舊事,而且東晉以來逃避賦役而入山的事仍然在繼續”,因此,他“會很自然地與他自己的見聞結合起來,寫成《桃花源記》”。

由此可以看出,陶淵明的桃花源有現實的社會基礎,不全是他的憑空亂想。所以說,話語的產生一定會有其產生這樣話語的現實性。

4.2.桃源社會的思想來源


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桃花源社會

再來看看陶淵明產生桃花源社會的思想來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也》,這是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一篇文章。文中闡明瞭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和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天下為公”社會的理想模式:

……選舉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講求誠信,為人和睦。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年幼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這個社會就是大同社會。

與《桃花源記》一對照,可以得出,陶淵明的桃花源社會受到了儒家所謂大同社會思想的影響。面對相同的現實生活問題,不同的個人會產生不一樣的思想、觀點,但通過交流,會對相同的問題形成相同的話語,這就是說話語內容本身具有思想性。

5.對陶淵明的命運的反思

——人生意義的分析

陶淵明的桃源社會既有其社會現實基礎性,也有產生其思想的思想性來源。從文中可以看出陶淵明的人生理想,他的要求並不高,但是卻為什麼難以達到呢?他不願意出來做官,只願意過著自耕自種的田園生活,在貧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不知道,面對現實生活的追問,他不求世俗所謂的上進,世俗的名利?那麼,他又是如何面對妻兒老小?他又是如何面對鄰人的譭譽

天堂再美,總是與世俗有著絲絲縷縷的牽連。

一個生命個體自己選擇自身的人生意義。

他又如何面對他的人生?

馬克思如何面對因貧窮,無力醫治而死去的孩子?

托爾斯泰為什麼選擇在荒野之外,孤獨地走完自己生命的歷程?

朱自清不願意去領取援助,又該如何忍受妻兒那難耐飢餓的目光?

他們不都是一個現實的個人嗎?他們又如何擺脫了生命本能的限制?

想起這些,怎能不令人黯然神傷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評價這些像陶淵明式的人物的一生,如何評價他們人生的意義呢?

著名的存在主義作家茨威格在《偉大的悲劇》,評論道:

“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勝的厄運的搏鬥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

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


碌碌無為中,生命自我的拷問——讀《桃花源記》

人生的悲劇性


陶淵明走了,在貧困交加中走完了自己的悲劇的一生

他會想到他的詩文,他自身,在後世,受到那麼高的膜拜!

成為了一個無比高尚的人!

陶淵明他們走完了他們的一生,他們選擇他們生命的意義,就那麼亮亮的,懸掛在歷史的長河上,讓每一個生命在他們的照耀下,反思他們的生命的意義。

原來,生命可以那樣活著,不管境遇如何,人不可以放下人之為人的尊嚴。

一個生命可以孤獨地自身走向高傲!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與陶淵明的夢想會一直流淌在生命的長河中,就像那夜幕下無限宇宙中的恆星,永遠讓人抬頭仰望!

綜上所述,通過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從人物分析、敘事分析、文人的理想、人生意義等幾個方面運用話語分析的方法,進行了探討,從中可以認識到:

1.看似非真實性的人物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都有現實的真實存在性。

2.現實的敘述者以自身為尺度,重新衡量世界,重新認識世界,是對世界認識的再認識。

話語本身就包含現實的敘述者的敘述和文中敘述者的的敘述,可以在它們之間進行自由的切換。

話語一經形成,話語本身就具有時間的一維限制性和超越時間的多維自由性。對話語進行多維性的理解,本身就是由話語的特點所決定的。

3.陶淵明心目中的美好的桃源社會內部團結和睦,共同和平的生活,但對外,還要面對競爭,提防外部 的侵略。生存的壓力,依然是無時不在!

4.話語的產生一定會有其產生這樣話語的現實性。 話語內容本身具有思想性。

5. 一個生命個體自己選擇自身的人生意義。 人不可以放下人之為人的尊嚴。一個生命可以孤獨地自身走向高傲!

當然,由於受到本人學識水平以及視野方面的限制,文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1.部編本,人教版《語文》教材。

2.國史拾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3.吳鉤(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歷史研究者):“桃花源”的“源”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