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多億最大校企要重整了?方正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總資產超3600億元規模的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要重整了?

3600多億最大校企要重整了?方正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距離超短融兌付僅剩三個工作日,方正集團一紙公告再次在金融圈“燃爆”。

18日晚間,北大方正集團(簡稱方正集團)旗下6家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方正集團近日收到北京一中院通知,債權人北京銀行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

債券違約近三個月後,方正集團收到債權人重整申請;央行已牽頭成立重整工作組,信達資產與上海銀行任債委會聯合主席,債券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作為曾經最優質的校辦企業之一,方正集團能否藉助重整契機,從股權糾紛的泥潭裡儘快抽離,實現“涅槃重生”,也將考驗著各方的魄力和智慧。

據方正集團18日在上海清算所披露的公告,方正集團於2月14日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北京銀行以方正集團未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不具備清償能力,但具有重整價值為由,申請對方正集團進行重整。

3600多億最大校企要重整了?方正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所謂重整,是指對已經或可能發生破產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與價值的企業,通過對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協調,藉助法律強制進行股權、營業、資產重組與債務清理,以避免破產、獲得更生的法律制度。重整制度的設置,就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力緩解企業因破產而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或減少職工失業,挽救企業的經濟與社會價值,保護社會投資與經營,實現破產財產價值的最大化,保障債權人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

一旦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請後,工作組有望成為方正集團管理人,依法合規推進清產核資、債權申報與審查工作。

按照法律程序,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請後,將指定管理人全面接管方正集團,依法合規推進清產核資、債權申報與審查工作。目前看,人民銀行牽頭的工作組成為管理人的可能性最大,6月內即可提出重整計劃(特殊情況可延長至9個月)。

目前方正集團在境內還有24只債券存續,金額合計為365.4億元;在境外尚有32.33億美元債存續,摺合人民幣約為226億元,後續償債壓力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整公告發布僅一個工作日前,方正集團還發布了超短融兌付公告。

2019年12月23日,上清所發佈公告稱,在支付了債券利息後,北大方正23家債券持有人同意延期支付“19方正SCP002”本金,將該期債券兌付日變更為2020年2月21日,也就是本週五,期間利息按照原利率4.94%計息,到期規模20億。

3600多億最大校企要重整了?方正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截至2019年6月末,方正集團在銀行的綜合授信總額為1211.68億元,已使用586.69億元。其中上海銀行已使用額度最高,為76.06億元,民生銀行亦有65.4億元。

雖說,司法重整不同於破產清算,但是總資產逾3600億元的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緣何到了如此地步呢?

官網顯示,方正集團是北京大學於1986年投資創辦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集團。

截至2018年底,方正集團總資產3606億元,旗下有6家上市公司,包括北大資源、方正科技、中國高科、方正控股、方正證券、北大醫藥。

3600多億最大校企要重整了?方正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龐大的資產背後,方正集團的總負債近年也逐漸擴大。

根據合併資產負債表中披露的負債規模,截至9月30日,北大方正集團的非流動負債中,應付債券872.37億元,非流動負債合計1122.22億元,流動負債合計1907.30億元,負債合計3029.51億元。

此外,方正集團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4.69億元,而上年同期淨利潤則為12.82億元,同比下降292.51%;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31.93億元,同比下降5018.28%,虧損創歷史記錄。

其實,作為國內最大校企,方正集團在被申請重整前早已風波不斷。

近年來,由於股權糾紛,以及由於股權糾紛導致的形象“降級”和信任危機,方正集團現金流持續惡化,生產經營連續虧損,多處資產被查封凍結。

“燃爆”投資圈的,是去年12月該集團因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9方正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成為方正集團首隻違約的債券。

隨後,聯合評級公告稱,將方正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A下調至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

重整程序以挽救債務人企業、恢復持續盈利能力為目標,在當前方正集團面臨的困難局面下,或不失為一條幫助方正集團走出困境的可行路徑。

截至2月19日,由債權人提出的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方正集團是否進入重整程序,尚存在不確定性。待法院裁決後,方正集團將正式進入司法重整程序。

之所以選擇司法程序,上述熟知企業破產程序的人士表示,因為方正集團股權涉及民營和國有問題,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合適的,走司法程序才能確保公開透明。

而且,相比於“一對一”的庭外債務重組,司法重整具有時間短、效率高的明顯優勢,有利於保護債權人權益,維持職工穩定和資產完整,實際上使得方正集團進入“保護期”。

之所以選擇重整,而非破產清算,與方正集團自身資質有關,也充分體現了高風險機構處置沒有固定範式,而是對症下藥、一司一策。

方正集團官網信息顯示,集團旗下有IT板塊、醫療板塊、產業金融板塊和產城融合板塊,是首批6家“全國技術創新試點企業”之一,基本資質良好。

3600多億最大校企要重整了?方正集團能否涅槃重生?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但具備重整價值和再生希望的,可以按照法律規定進行重整。

對於方正集團,此舉可以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幫助方正集團甩掉歷史遺留問題,達到脫困重生的目的;而對於廣大債券持有人,此舉可以在較高的清償比例內,公平維護同類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而且,結合近年來的企業重整實例,重整失敗的案例較少。

不同於技術落後、產品滯銷的一般困難企業,方正集團有雄厚的技術積累、有優秀的員工隊伍、有合理的產業佈局,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和重整價值,有很大概率“浴火重生”。

上海證券報《方正集團被申請司法重整,央行牽頭成立工作組》、

騰訊潛望《3000億最大校企方正集團有望啟動破產重整 北京銀行“解局”》、

澎湃新聞《北京銀行申請重整方正集團:稱其未清償到期債務但有重整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