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對生活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以前只要能吃飽穿暖就行了,但現在吃的不僅要求吃飽,還要吃得有營養,所以很多城裡人平時都喜歡購買一些水果,豐富家人各方面的營養需求。不過現在一進城市各大超市,各類水果的價格卻是令人咂舌,動不動就是十幾塊錢一斤,就連平時我們常吃的水果如蘋果、橘子、梨子之類的價格也是不斷上漲,在一些大城市,有些水果的價格同比上漲了將近80%左右,讓不少城市居民喊貴叫苦,現在吃水果感覺比吃肉都還要貴了。

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按理來說,水果價格上漲對廣大農民來說是好事,因為按照這個售價起碼他們賣出的價格也能增加不少,這樣對於辛辛苦苦種地的果農們來說可謂是一件好事情,自己的辛勤付出總算有了回報,就等著果子豐收之後就能大賺一筆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城裡人覺得水果價格上漲,受益的肯定是種植果樹的農民,但果農們卻表示水果價格上漲和果農們關係並不大,對果農們來說他們並沒有享受到水果售價上漲的好處,水果的收購價格並沒有上漲。估計很多城裡人都不相信,但深入到果農中瞭解之後就會發現,這中間的差價確實不是果農們賺走了,這是為何呢?

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其實我們都知道從農產品收購再到超市上架售賣,中間一般都會經過好幾道環節,每一道環節都會有人從中賺取利益,這樣層層算下來,就無形中增加了水果的成本。為何農民們卻不能從中獲得利益呢?

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首先農民作為最基層的種植者,他們雖然為種植水果付出了非常多的勞動,但這些勞動卻無法很好地通過水果的價值來體現,除去種植的直接成本以及附加的體力勞動成本,其實農民們種植水果的收入已經很低了。水果販子們到農村去收購水果,都是一再壓低價格,農民們要想早點把水果都賣出去就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價格,否則的話就只能等著水果爛在樹上,最後變得一文不值。

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其次是水果都是同一時間段內集中上市。通過基本的市場需求理論我們就可以瞭解到,任何東西一旦供大於求,那麼勢必價格就會呈一定幅度的下降趨勢。果農們種植的水果基本上都是同一個時間段大量成熟上市,市場上同類型的水果太多,這樣就造成了供大於求,最後農民們不得不降價出售。為了不讓自己辛苦種植的水果爛掉,農民們都是含淚低價處理給收購攤販,所以即便果子豐收了農民們也很難賣出好的價錢。

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最後是多層渠道增加水果成本。水果從果農手中再到超市,中間會經過很多道環節,每一環節都會有中間商從中賺取一定的利潤,這樣層層累加起來,最後水果的價格就被抬高了,但是對農民們來說卻沒有享受到任何福利,差價都被中間商賺走了,所以也導致瞭如今水果價格高,果農們賣不出價錢的情況。


水果價格連連上漲,城裡人直呼買不起,農民們卻只能賤賣,為啥?

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哦,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